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读成语 识天下:一走进中国传统文化 时机篇1

读成语 识天下:一走进中国传统文化 时机篇1

作者:王俊
出版社:开明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1-01
开本: 16开 页数: 122
本类榜单:少儿销量榜
中 图 价:¥14.2(4.9折) 定价  ¥2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读成语 识天下:一走进中国传统文化 时机篇1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3119559
  • 条形码:9787513119559 ; 978-7-5131-1955-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读成语 识天下:一走进中国传统文化 时机篇1 本书特色

  《读成语·识天下:走进中国传统文化(时机篇1)》遍搜中国浩如烟海的历史文化典籍及相关成语故事集而成,条目海量,蔚为大观。读者可以追本溯源,从生动有趣的故事入手,去体味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可将其作为工具书查阅。可谓一册在手,中华成语故事全掌握。

读成语 识天下:一走进中国传统文化 时机篇1 内容简介

  《读成语·识天下:走进中国传统文化(时机篇1)》以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为主旨,以广大中学生和汉语语言文化爱好者为该者对象,着力选编有语言交流实用价值和文化传承积极意义的汉语成语系列图书,以增进他们对汉语语言知识的学习和提高,对中国汉语语言文化的了解和热爱,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传播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

读成语 识天下:一走进中国传统文化 时机篇1 目录

白首为郎
背水一战
不觉技痒
不违农时
趁火打劫
趁热打铁
乘风破浪
乘其不备
乘人之危
乘胜逐北
乘虚而入
成语小游戏
彼一时,此一时
待时而动
当机立断
倒持泰阿
风云际会
凤鸣朝阳
蝮蛇螫手,壮士解腕
古调不弹
瓜熟蒂落
机不可失
及锋而试
成语小游戏
急流勇退
急人之困
见机行事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蛟龙得水
柳暗花明
毛遂自荐
面折廷争
宁戚叩牛
奇货可居
千金买骨
成语小游戏
展开全部

读成语 识天下:一走进中国传统文化 时机篇1 节选

  《读成语·识天下:走进中国传统文化(时机篇1)》:  “趁火打劫”这个成语引自《三十六计》,语源于南北朝刘宋檀道济,成书于明清时期。  春秋时期,吴国与越国争霸,战事非常频繁。历经长期争战,越国*后被吴国打败,不得不俯首称臣。越王勾践被扣押在吴国,丧失行动自由。勾践立下誓愿复国,历经十年,卧薪尝胆,表面上对吴王夫差百依百顺,*终骗得夫差的信任,得以回到越国。返回越国之后,勾践仍旧表面上假装臣服吴国,每年进献财宝,借以麻痹夫差。而在国内采取了许许多多富国强兵的有效措施,以积蓄复国力量。几年后,越国实力大幅提升,人丁兴旺,物资富足,人心稳定。  吴王夫差却被勾践的假象迷惑,被以前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丝毫没把越国放在眼里。他凶残骄纵,拒绝纳谏,杀害了一代名将忠臣伍子胥,起用奸臣,堵塞言路自由。生活奢侈淫靡,大兴土木,弄得天怒人怨。公元前473年,吴国更是颗粒无收,民怨沸腾。越王勾践趁着吴王夫差北上与中原诸侯黄池会盟的绝佳时机,大举进犯吴国,吴国由于国库空虚,没有丝毫还击之力,很快便被越国击破灭亡。勾践*终的胜利,正是乘敌之危,就势取胜的典型事例。   《三十六计》第五计为“趁火打劫”,书中有载:“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趁火打劫”这个成语便引于此。  趁:利用,乘机。劫:抢劫。“趁火打劫”即指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人家的东西。比喻趁别人处在危难时刻从中捞一把或趁机害人。  “趁火打劫”的近义词有“浑水摸鱼”“顺手牵羊”等。  “浑水摸鱼”的意思是乘混乱的时候从中捞取利益。“顺手牵羊”的意思是顺手把人家的羊牵走,比喻趁势将敌手捉住或乘机利用别人,现比喻乘机拿走别人的东西。“趁火打劫”“浑水摸鱼”“顺手牵羊”三个词都含有“趁混乱时机捞一把”的意义。但“趁火打劫”语义重,含有乘人之危的意思;“浑水摸鱼”有时指故意制造混乱;“顺手牵羊”专指趁机捞取其他好处,语义较轻。  “趁火打劫”的反义词有“雪中送炭”等。  “雪中送炭”的意思是在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以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  明代吴承恩《西游记》:“正是财动人心,他也不救火,他也不水,拿着那袈裟,趁火打劫,拽回云步,经转山洞而去。”清代徐珂《清稗类钞之盗贼类之趁火打劫》:“有所谓趁火打劫者,临时之盗也。遇有人家失火,即约一二伴侣,飞奔入内,见物即取,或持之,或负之,或扛之。主人加以诃斥,则日:将为汝寄顿于吾家也。盖仓卒起意,利人之危而乘之也。”清代颐琐《黄绣球》:“这一天见来的很是不少,黄通理更代为踌躇,怕的是越来越多,容不下去,而且难免有趁火打劫,顺手牵羊的事。”  “趁火打劫”这个成语含贬义。多用于趁别人有危险的时候去捞好处。一般作谓语。结构是偏正式。也作“乘火打劫”。  你明明知道他们家现在的困境,竟然还想趁火打劫,捞上一笔,真是不应该。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