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绿色城镇化进程中经济财税人才培养的机制创新

绿色城镇化进程中经济财税人才培养的机制创新

作者:杨爱君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3-01
开本: 24cm 页数: 151页
本类榜单:教材销量榜
中 图 价:¥24.9(4.3折) 定价  ¥5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绿色城镇化进程中经济财税人才培养的机制创新 版权信息

绿色城镇化进程中经济财税人才培养的机制创新 内容简介

本书关注当前财经类高校经济财税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结合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实践, 对财经类高校经济财税人才培养进行分析, 探讨财经类高校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创新问题。

绿色城镇化进程中经济财税人才培养的机制创新 目录

**篇 理论基础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方案
1.3.1 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
1.3.2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本章小结
第2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回顾
2.1 绿色城镇化发展的理论综述
2.1.1 国外研究综述
2.1.2 国内研究综述
2.2 校企协同育人的理论综述
2.2.1 国外研究综述
2.2.2 国内研究综述
2.3 城镇化进程中经济财税人才培养的相关研究
本章小结
第3章 校企协同培育经济财税人才概述
3.1 校企协同育人的含义
3.1.1 校企协同育人的内涵及特点
3.1.2 校企协同育人对经济财税人才培养的作用
3.2 发达国家校企协同育人的模式
3.2.1 德国校企协同育人的模式及其特点
3.2.2 英国校企协同育人的模式及其特点
3.2.3 美国校企协同育人的模式及其特点
3.2.4 其他国家校企协同育人的模式及其特点
3.2.5 发达国家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经济财税人才培养的启示
3.3 我国校企协同育人的发展概况
3.3.1 我国校企协同育人的兴起
3.3.2 我国校企协同育人的现状
3.3.3 国内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及合作办学模式
本章小结
第4章 绿色城镇化发展对经济财税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4.1 绿色城镇化发展与高等教育的互动关系
4.1.1 绿色城镇化对高等教育发展的作用
4.1.2 高等教育是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引擎
4.2 绿色城镇化发展对财经类高校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4.2.1 绿色城镇化发展中财经类高校人才培养的新机遇
4.2.2 绿色城镇化发展中财经类高校人才培养的新挑战
4.2.3 绿色城镇化发展对经济财税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4.3 绿色城镇化进程中校企协同培育经济财税人才的必要性
4.3.1 校企协同培育经济财税人才有利于绿色城镇化发展
4.3.2 校企协同培育经济财税人才有利于财经类高校自身发展
本章小结
第5章 绿色城镇化进程中校企协同培育经济财税人才的现实困境
5.1 绿色城镇化发展情况分析
5.1.1 中国城镇化的发展阶段
5.1.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现状
5.2 绿色城镇化进程中经济财税人才供需状况分析
5.2.1 绿色城镇化进程中经济财税人才供需情况
5.2.2 经济财税人才供需结构问题
5.2.3 经济财税人才供需不协调原因探究
5.3 校企协同培育经济财税人才的现实困境
5.3.1 校企协同育人外部条件保障不完善
5.3.2 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章小结
第6章 绿色城镇化进程中校企协同培育经济财税人才机制创新的途径
6.1 校企协同培育经济财税人才的目标
6.1.1 经济财税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6.1.2 经济财税专业优秀人才培养的基本条件
6.1.3 经济财税优秀人才的分类及其基本培养标准
6.2 校企协同培育经济财税人才体系的构建
6.2.1 校企协同培育经济财税人才应当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6.2.2 构建校企协同培育经济财税人才体系
6.2.3 财经类高校校企协同培育经济财税人才的典型案例
6.3 校企协同培育经济财税人才机制创新的路径
6.3.1 创新校企协同育人的目标机制和规划机制
6.3.2 完善校企协同育人的动力机制和激励机制
6.3.3 健全校企协同育人过程控制机制和质量评估机制
6.3.4 构建通畅的校企沟通协调机制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语与展望
7.1 结语
7.2 展望

第二篇 实践探索
第8章 贵州财经大学经济财税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
8.1 贵州财经大学经济财税人才培养的定位
8.2 贵州财经大学经济财税人才培养的思路
8.3 贵州财经大学经济财税人才培养的基本情况
8.4 贵州财经大学经济财税人才培养的特色
本章小结
第9章 贵州财经大学经济财税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建设
9.1 课程体系建设
9.2 教材体系建设
9.3 第二课堂体系建设
9.4 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9.5 引导体系建设
本章小结
第10章 贵州财经大学校企协同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10.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校企协同培育经济财税人才的前提
10.2 贵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校企协同加强社会实践的做法
10.3 贵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校企协同加强社会实践的成果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绿色城镇化进程中经济财税人才培养的机制创新 节选

  《绿色城镇化进程中经济财税人才培养的机制创新》:  城镇化(urbanization)也称城市化,是一个历史范畴,也是一个非常综合的概念。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首次提出“要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正式采用了“城镇化”一词。关于城镇化的概念,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城镇化是由传统农业社会(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向现代文明社会(农业人口比重较小,非农业人口占多数)转变的历史过程。城镇化表现为因剩余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农村劳动力职业发生改变,而引起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改变;城镇人口和城市数量的增加,城市文明、城市生活方式的扩散和传播。  2.1 绿色城镇化发展的理论综述  2.1.1 国外研究综述  城镇化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既是物质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精神文明前进的动力。国外学者对城镇化及其模式的研究较早,并且进行了大量研究。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一个特征”。特别是工业革命以后,随着科技的发展、工业水平的提高,城市战胜了乡村,这也是*初英国等欧洲国家城镇化的开端。早在20世纪20年代以前,国外学者对城镇化的研究就很注重城市与环境的关系。学术界把这段时间看作绿色城镇化的萌芽期。英国学者埃比尼泽·霍华德(Ebenezer Howard)和苏格兰城市规划理论家帕特里克·格迪斯(PatrickGeddes)做出了杰出的贡献。1898年,霍华德(2000)在其著作《明日的田园城市》中提出了建设田园城市的设想。霍华德的《明日的田园城市》基于对城乡优缺点的分析,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城乡之间“有意义的组合”,提出了用城乡一体化这种新的社会结构形态来取代城乡分离的旧的社会结构形态,将生动活泼的城市生活优点和自然优美的乡村环境结合起来,从而建立田园城市的设想。“田园城市理论”对于世界各国的城市规划建设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被誉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开端”。格迪斯(2012)继承了霍华德的设想,在著作《进化中的城市——城市规划与城市研究导论》中提出城镇化要符合自然,应当依照生态原理实现城市的发展。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