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公共文化政策:理论与实践

公共文化政策:理论与实践

作者:王琳琳著
出版社: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11-01
开本: 24cm 页数: 286页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23.7(5.5折) 定价  ¥43.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公共文化政策:理论与实践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4379023
  • 条形码:9787504379023 ; 978-7-5043-7902-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公共文化政策:理论与实践 内容简介

本书试图将公共文化政策纳入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分析框架, 以公共政策的价值基点为导向, 以政策系统构成要素为脉络, 探讨中国公共文化政策体系。鉴于公共文化的理论性与实践性, 本书除理论研究外, 每章均附有典型案例, 帮助读者理解中国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过程和实际情况。同时, 为拓宽读者视野、进行国际比较, 选择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和韩国等国家的公共文化法律政策作为参考。

公共文化政策:理论与实践 目录

引论 公共政策与公共文化政策
**节 公共政策概述
第二节 公共文化政策的内涵、范围及特征
第三节 公共文化立法的软法特征:以全民阅读立法为例
案例分析 图书馆外包服务的实践与探索

**章 文化权利与公共文化政策
**节 文化权利的内涵及特征
第二节 公共文化政策与文化权利的实现
第三节 公共文化政策中的公民参与
第四节 文化权视角下的公共文化政策:以《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为例
案例分析 基层治理中的文化力量:北京市朝阳区文化居委会的探索实践

第二章 公共文化政策法规体系
**节 公共文化政策法规体系的演进
第二节 公共文化政策法规体系的构成
第三节 当前公共文化政策法规体系的困境与完善
案例分析 美国文化立法的思考——以图书馆法为例

第三章 公共文化服务的政府供给
**节 公共文化服务政府供给概述
第二节 公共文化服务政府供给的角色与方式
第三节 公共文化服务政府供给的标准
第四节 国外政府供给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模式
第五节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政府供给的路径
案例分析 政府推进全民阅读工程研究——以书香朝阳自助图书馆为例

第四章 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节 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概述
第二节 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
第三节 国外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模式
第四节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多元主体合作供给
案例分析 广东汕头:众筹“亲子约”童书吧——社会力量融入公共文化服务的新模式

第五章 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节 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概述
第二节 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发展现状及困境
第三节 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路径
案例分析 探索文化共享工程的发展——以新疆为例

第六章 公共文化政策评估
**节 公共文化政策评估概述
第二节 公共文化政策评估指标
第三节 公共文化政策评估存在的困境与完善路径
案例分析 杭州图书馆绩效评估体系
附录 国内外公共文化相关法律政策
后记
展开全部

公共文化政策:理论与实践 节选

  《公共文化政策理论与实践》:  公共政策是政府控制、引导、分配的工具,特别是解决“谁受益”及“受益多少”等价值性、权威性分配的有效途径。自由市场经济环境下,市场规律分配社会经济资源。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后,凯恩斯主义盛行,政府从“守夜人”到“干预者”,产生行政国家现象,在公共服务、公共职能等方面作用不断加强。囿于公共财政资源有限,公共政策的导向性决定公共资源的配置和途径。公民文化权利的实现,电视台、广播台、文化站、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都需要国家提供经济支持。在生存权尚难保障的社会,难以延伸到文化权和社会权。《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意见》等政策出台后,国家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高度重视。2012年,全国文化事业费为480.10亿元,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为0.38%。2016年,全国文化事业费为770.69亿元,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达到0.41%。十八大以后,全国文化事业费增速每年均超过10%。  当然,文化权利支出除政府财政支出外,还有公民个体支出,但两者在权利实现主体和领域上有所差别。政府财政支出保障集体性、兜底性的文化权利,例如建设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文化广场等,帮助实现公民*基本的公共文化需求。要求提供均等化、基础性的公共文化服务。公民个体支出,则主要满足个体文化权利的需求,根据个人偏好选择观看何种电视节目、舞台演出等。  三、文化权利实现的社会路径  20世纪80年代,英国掀起的新公共管理改革,重新反思凯恩斯主义倡导的全能政府定位,思辨政府“掌舵”还是“划桨”,提出“政府再造”的十项策略,打造高效的“企业家政府”。在政府再造战略中,明确指出打造社区拥有的政府(Community-owned Govemment)和顾客驱使的政府(Customer-driven Govemment)。通过对社区、社会授权将服务控制权放在社区手中,更富有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减少依附性。同时将公众视为顾客,一切以公众需求为导向,制定顾客服务标准,倾听顾客心声,为顾客提供*大价值。  新公共管理改革的取向与治理( Govemance)和善治(Good Governance)的观点异曲同工,强调政府不再是唯一的权力核心和权威,应鼓励多元参与、共同协作。《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和《公共图书馆法》(草案)中也提出,以“政府为主导,鼓励社会参与”的方式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实现公民文化权利。政府不保证公共物品,但政府要保证公共物品被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方式多元,例如本章案例中提及的北京市朝阳区文化居委会,都是公民参与公共文化管理的有益尝试。社会组织、商业企业、个体公民都可以成为实现公民文化权利的有效途径,利用民用化、合同外包、特许经营、用者付费等工具,提供更为灵活、更适应公众需求、具有更高服务效能的社会服务路径。  《关于做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意见》中明确,建立健全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可针对公益性文化体育产品的创作与传播,公益性文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承办,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的保护、传承与展示,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运营和管理,以及民办文化体育机构提供的免费或低收费服务等,采用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竞争性磋商、单一来源等确定承接主体,采取购买,委托、租赁、特许经营、战略合作等各种合同方式购买。同时,制定完善的项目选定、信息发布、绩效评价等机制,完善规范化购买流程。  ……

公共文化政策:理论与实践 作者简介

  王琳琳,管理学博士,中国传媒大学经管学部讲师,毕业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研究方向为法律与管理、行政管理理论、公共文化。在《图书馆论坛》《现代日本经济》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文章十余篇,参著《公共行政学》(第四版)、《人力资源管理案例》等多本教材,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等多个课题。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