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长江流域近代经济发展研究

中国长江流域近代经济发展研究

作者:张学恕著
出版社:山西经济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10-01
开本: 26cm 页数: 509页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72.0(7.2折) 定价  ¥10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长江流域近代经济发展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57702410
  • 条形码:9787557702410 ; 978-7-5577-0241-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长江流域近代经济发展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七章, 其主要内容包括: 长江流域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 长江流域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初步繁荣 ; 长江流域近代农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农业的兴起 ; 长江流域近代交通运输业和邮电业的兴起和发展等。

中国长江流域近代经济发展研究 目录

**章 长江流域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节 外国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和长江流域被迫对外开放
一、鸦片战争和**个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二、各国侵略势力接踵而来和长江流域许多城市被迫对外开放
第二节 外国列强在长江流域创办近代工业的出现
一、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在长江流域首创近代工业
二、甲午战争后外国资本在长江流域工业投资的扩大
三、外国资本在长江流域创办近代工业的历史评价
第三节 长江流域中国资本近代工业产生的社会条件
一、长江流域出现近代工业的社会条件
二、长江流域出现近代工业的起因
第四节 洋务派在长沙流域创办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一、近代军事工业的产生及其性质和作用
二、近代民用工业的发轫和评价
第五节 长江流域民族资本近代工业的崛起和初步发展
一、民族资本近代工业产生的途径和概况
二、民族资本近代各类工业的初步发展
三、早期民族资本近代工业的特点

第二章 长江流域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初步繁荣
**节 长江流域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的条件和原因
一、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的客观条件
二、辛亥革命和南京临时政府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三、孙中山提出《实业计划》和对长江流域经济建设的构想为民族工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四、各地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成为推动民族工业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
五、北京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颁发若干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法规和政策措施
第二节 长江流域民族工业进一步迅速发展
一、轻纺工业部门三大支柱产业的崛起和迅猛发展
二、新建工业企业的增多和原有工业企业的扩大
三、新兴工业部门的出现和发展
四、重工业各部门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第三节 长江流域民族工业的资本集中趋势和产业资本集团的形成与发展
一、民族工业的资本集中及其与金融资本相互渗透
二、规模庞大的跨地区跨行业的产业资本集团的形成与繁荣
三、同行业著名大企业和企业集团的形成与发展
第四节 长江流域民族工业的特点和生产经营的经验
一、长江流域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的特点
二、长江流域民族工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基本经验

第三章 长江流域近代农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农业的兴起
**节 长江流域封建土地制度的延续和传统农业的发展
一、封建土地制度和地租剥削的延续
二、传统农业的发展和农村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第二节 长江流域近代农业的兴起和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一、新式农业机械的推广和使用
二、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三、农业生产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第三节 长江流域农村经济商品化的进一步发展
一、农村经济商品化进一步发展的客观条件
二、农村经济商品化进一步发展的概况和标志
三、农村经济商品化进一步发展的特点和影响
第四节 长江流域资本主义农业的兴起和发展
一、富农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二、农牧垦殖公司——近代大农业的兴起和发展

第四章 长江流域近代交通运输业和邮电业的兴起和发展
**节 长江流域轮船航运业的发轫和蓬勃发展
一、外国轮船首先在长江出现及其在长江航运中的垄断地位
二、中国*早的民用轮船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局的创立和发展
三、民族资本轮船航运业的产生和发展
四、以民生轮船公司为代表的大型轮运企业和企业集团的崛起
第二节 长江流域铁路运输业的产生和发展
一、近代中国**条铁路——淞沪铁路的出现
二、近代长江流域铁路建设出现两次高潮和有关铁路干线的修建
三、近代长江流域兴建铁路的作用和影响
第三节 长江流域公路运输业的兴起和发展
一、张謇对公路建设的杰出贡献
二、长江流域公路建设的兴起
三、长江流域公路建设的蓬勃发展
第四节 长江流域民用航空业的起步和发展
一、长江流域民用航空的出现
二、长江流域民用航空的发展
第五节 长江流域近代邮电通信业的兴起和发展
一、长江流域近代邮政的产生和扩大
二、长江流域电信业的出现和发展

第五章 长江流域近代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兴起和繁荣
**节 长江流域新式商业的兴起和近代市场的形成
一、新式商业和近代市场产生与发展的客观条件
二、长江流域新式商业的兴起和繁荣
三、长江流域新式商业经营管理的主要经验
四、长江流域近代市场发育状况及其特点
第二节 长江流域近代对外贸易的兴起和发展
一、长江流域近代对外贸易兴起和迅速发展的原因
二、长江流域近代对外贸易兴起和蓬勃发展的概况与特点
三、长江流域近代对外贸易的意义和作用

第六章 长江流域近代金融业的兴起和发展
**节 长江流域外国银行的设立及其金融统治地位的确立
一、长江流域外国银行的设立及其活动
二、外国银行金融统治地位的确立
第二节 长江流域华资银行的建立和发展
一、中国**家华资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的创建和发展
二、长江流域各地华资银行的建立和发展
三、长江流域华资银行的资本集中趋势
四、长江流域华资银行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节 长江流域的钱庄逐步向资本主义转化
一、长江流域的钱庄向资本主义演变及其业务活动
二、长江流域近代钱庄的重要作用
第四节 长江流域近代金融市场的演变和近代上海金融中心的形成
一、近代金融市场的产生和发展
二、近代上海金融中心的形成

第七章 长江流域近代城市经济的兴起和发展
**节 中国近代*大的多功能经济中心——上海的崛起和繁荣
一、典型的近代崛起的中国**大城市和国际大都会
二、上海作为中国经济“四大中心”的形成和发展
三、上海对长江流域和全国近代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第二节 近代南京、武汉、重庆三大区域性经济中心的形成和发展
一、南京近代城市经济的发展和长江下游西部经济中心的形成
二、武汉近代城市经济的发展和长江中游经济中心的形成
三、重庆近代城市经济的发展和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形成
四、沪、宁、汉、渝四大中心城市近代经济的比较及其地位与作用
第三节 长江下游地区近代城市经济的兴起和蓬勃发展
一、苏、锡、常、通城市群近代经济的崛起和无锡、南通两个地区性经济中心的形成
二、镇江和扬州近代经济的兴起和发展
三、杭、嘉、湖城市群近代经济的崛起和杭州成为地区性经济中心
四、宁波、绍兴近代经济的兴起和宁波成为浙东地区经济中心
五、芜湖、安庆近代经济的兴起和芜湖成为皖南地区经济中心
第四节 长江中游地区近代城市经济的兴起和较快发展
一、宜昌、沙市近代经济的兴起和发展
二、长沙、岳阳近代经济的兴起和长沙成为地区性经济中心
三、九江近代经济的兴起和江西物资集散中心的形成
四、瓷都景德镇和江南煤都萍乡
第五节 长江上游地区近代城市经济的兴起和发展
一、成都、昆明近代经济的兴起和发展
二、盐都自贡和酒城泸州
第六节 长江流域近代城市经济发展和市场发育的特点与经验
一、开放性:从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
二、进步性:出现了以机器大工业为重要标志的近代物质文明
三、广泛性:全方位迈开了经济近代化的步伐
四、不平衡性:近代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不平衡
五、多层次性:近代经济发展和市场发育呈现多层次状态
六、渐进性和长期性:由点到面逐步推进市场发育和经济近代化
后记
展开全部

中国长江流域近代经济发展研究 作者简介

  张学恕,1934年8月生.江苏省阜宁县人。1958年8月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历史系。江苏省委党校和江苏省行政学院经济学教授。1992年10月至今,长期享受中国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58年参加工作后,在皖、苏两省科研和经济部门工作,曾任安徽省经委综合处和教育处副处长、江苏省计经委干部教育处副处长。出版《职工思想政治教育概论》《中国长江下游经济发展史》等5部学术专著,发表350多篇论文,各种论著计约600万字,获江苏省政府和有关部门一、二等奖。退休后,著有《中国长江流域古代经济发展研究》《中国长江流域近代经济发展研究》《中国长江流域当代经济发展研究》三部学术著作。长期从著长江经济研究,有“长江立传第1人”之称。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