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撒马尔罕

撒马尔罕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7-01
开本: 32开 页数: 312
读者评分:5分1条评论
本类榜单:小说销量榜
中 图 价:¥47.6(7.0折) 定价  ¥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撒马尔罕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3914802
  • 条形码:9787513914802 ; 978-7-5139-1480-2
  • 装帧:8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撒马尔罕 本书特色

  世界知名历史学家,龚古尔大奖得主,法兰西学院院士黎巴嫩裔法国作家   阿敏·马卢夫历史小说三部曲:《非洲人莱昂的旅程》、《撒马尔罕》和《阿拉伯人眼中的十字军东征》   世界知名历史学家、龚古尔大奖得主、法兰西学院院士黎巴嫩裔法国作家阿敏·马卢夫作品《阿拉伯人眼中的十字军东征》、《撒马尔罕》、《非洲人莱昂的旅途》中文简体版首次经红点智慧公司引进国内,近日由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此类用小说形式呈现中东及中亚地区历史文化的题材,目前在国内尚属空白。   阿敏·马卢夫的作品被翻译成二十七种语言,引进到四十余国,此次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引进出版的三部作品是马卢夫非常重要的代表作,出版三十余年来累计销量逾千万册。中国此前曾出版《阿拉伯人眼中的十字军东征》维吾尔语版,中文简体版出版尚属首次。配合目前国内提倡一带一路的背景,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读者更加关注中亚及中东地区的历史文化。   作家马卢夫原籍黎巴嫩,因祖国内战,携家人远走法国,自1983年他的成名作《阿拉伯人眼中的十字军东征》问世后,佳作不断,斩获各项重要国际文学奖项。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始终能感受到那种身为“异者”的感觉,这或许与作家多元化的家庭背景有关,马卢夫被称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阿拉伯与穆斯林文化作家,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他独特的东方背景。   作为西方世界里的阿拉伯人,阿拉伯世界里的基督徒,他的作品有独特的历史意识,至始至终都在追寻伊斯兰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和平共处这一命题,他在向世界介绍伊斯兰世界与伊斯兰文化,也企图通过作品寻找当今世界面临一系列宗教民族问题的历史根源,在小说家的身份之外,他更是一位深邃的历史探究者。   马卢夫擅长用历史学家翻检故纸堆的耐心寻找文学创作的灵感。比如说,《非洲人莱昂的旅程》是他从一本不知什么书中的脚注里发现的线索。而他与奥马尔·卡亚姆的结缘,则要归功于法国女作家玛格丽特·尤瑟纳尔的《哈德良回忆录》。在这本书的结尾部分,马卢夫发现了几行有关这位波斯诗人的评语,赞誉之高不仅令他怦然心动。于是他顺藤摸瓜,凭借自己细腻的叙事天赋,将这位波斯诗人的传奇变成了一部伟大的命运之书。   “故事里的一切并非空穴来风,”马卢夫解释说,“我的文学想象建立在真实事件的基础之上。即便‘泰坦尼克’号上载有手稿一事也是有据可依的。”   马卢夫具有高超的串连历史、铺陈故事的能力,他用绵密细腻的文字,成功地将两个相距遥远的时代编织在一起,呈现出那两个时代各自的繁盛和喧嚣。有法国评论家称,《撒马尔罕》“情节跌宕,历险迭起,不啻于凡尔纳的手笔”。   在《撒马尔罕》中,马卢夫将虚构与历史交织在一起,升华了人们对东方的想象。然而,作者所要传达的重要的信息则是相互矛盾、彼此对立的两个世界、两个时代的相遇和融合。这里的东方已经褪去了异国风情的浪漫面具,而这里的西方却设计出新的世界模式,这样的两个世界能否*终实现融合?   马卢夫自称深受托马斯·曼(德国)、阿尔贝·加缪(法国)、托尔斯泰(俄罗斯)、玛格丽特·尤瑟纳尔(法国)、狄更斯(英国)、茨威格(奥地利)等人的影响。无可否认,奥马尔?卡亚姆和阿拉伯诗歌也同样在他身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迹。

撒马尔罕 内容简介

  撒马尔罕,丝路上连接波斯、印度、中国三大古国的枢纽,中亚古老的城市之一。书中的故事发生在撒马尔罕,但又不局限于撒马尔罕;它更发生在伊朗文化圈,发生在整个河中地区。   河中地区,指的是中亚锡尔河和阿姆河流域以及泽拉夫尚河流域,自古即为商道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奥马尔·卡亚姆和他的《鲁拜集》的故事,就在这样一个舞台上徐徐展开。   一部鲁拜集,半部中亚史。   在卡亚姆生活的年代,突厥人取代波斯人和阿拉伯人成为中亚新霸主,东方穆斯林世界的真正统治者为正值鼎盛时期的大塞尔柱帝国。他和当时的权臣尼札姆是朋友,也无意中结识了阿煞星的创建者哈桑,宗教冲突交织着权力斗争,诗人、哲学家、科学家卡亚姆,该怎样选择他的人生道路?   透过本书,读者可以对中亚和伊朗在11、12世纪和19、20世纪的纷乱历史有所了解。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无论中世纪或是现代,可叹中亚始终摆脱不了宗教迫害和政治纷争的厄运。   马卢夫具有高超的串连历史、铺陈故事的能力,他用绵密细腻的文字,成功地将两个相距遥远的时代编织在一起,呈现出那两个时代各自的繁盛和喧嚣。   本书共分为四部分:前两部的时空背景是11到12世纪的中亚和波斯,当时伊斯兰世界已进入第二个世袭哈里发朝——阿拔斯时代,然而哈里发的势力已名存实亡,成为必须得到各地强权承认和保护才可生存的名义共主。当时东方穆斯林世界的真正统治者为正值鼎盛时期的大塞尔柱帝国,其领土东起阿富汗的喀布尔,西至小亚细亚,横跨大半的穆斯林世界;以及统治阿姆河以北之河中地区的黑汗王朝。这两个相互抗衡的强权皆为突厥人所建,这表明突厥人取代波斯人和阿拉伯人成为中亚新霸主之时代的来临。在政治上,波斯人对于必须听命于文明程度不如他们、且不重视文化发展的突厥统治者感到痛苦;在宗教上,新皈依伊斯兰的突厥统治者与伊斯兰宗教人士和各派间的依违、伊斯兰各教派间的正统之争和彼此倾轧(包括掌握主流优势的逊尼派人士对什叶派的挞伐与迫害,以及什叶派“异端”伊斯玛仪派藉由阿煞星所进行的反扑),更使当时的宗教冲突越演越烈。   而本书的后两部则将时空拉回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伊朗,当时的伊朗为卡札尔王朝的中后期。在政治上,王权在维新改革和英、俄强权的欺凌间摆荡,民主立宪人士与保守宗教势力相互对峙;在宗教上,伊朗已成为以什叶伊斯兰立国的国度,其政教合一的主流势力对新兴宗教(如巴孛教或巴哈伊教)强加迫害。   本书作者阿敏·马卢夫具有高超的串连历史和铺陈故事的能力,他以波斯天文学家、数学家、医生、哲学家及文学家——奥马尔·卡亚姆(OmarKhayam,1048-1131)的《鲁拜集》为主线,成功地将11、12世纪和19、20世纪这两个相距遥远的时代编织在一起,并呈现出那两个时代各自的繁盛和喧嚣。透过这本书,读者可以藉由一种观剧的方式,对于中亚和伊朗在那两个时代的纷乱历史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有心的读者也将不难发现,伊朗,或中亚地区,无论是在中世纪还是现代,始终都摆脱不了宗教迫害与政治纷争的厄运,难免令人为之唏嘘感叹。

撒马尔罕 作者简介

  阿敏·马卢夫 (Amin Maalouf)   黎巴嫩裔法国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历史学家,法兰西学院院士。1949年2月25日生于黎巴嫩贝鲁特,1976年移居法国。他曾周游世界六十余国,亲历了越南战争、伊朗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被公认为阿拉伯及中东世界专家。   这样一位原籍黎巴嫩的阿拉伯作家,他本人又出生于基督教家庭,父母都是基督教徒,少年时代就读于贝鲁特的耶稣会学校。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亲眼目睹了黎巴嫩内战之后,为了摆脱政治动乱与同胞相残的苦痛,他选择移居法国。独特的文化背景使阿敏·马卢夫对阿拉伯人深怀手足之情,对基督教又没有根深蒂固的偏见,因此,他的书多年来无论是在穆斯林世界,还是在西方读者群中,都经久不衰,新版本不断出现,并且被翻译成二十七种语言。他被誉为国际文坛中代表阿拉伯文化的主流声音。   1983年出版论文集《阿拉伯人眼中的十字军东征》,从此走上写作之路。其小说代表作包括《非洲人莱昂》、《撒马尔罕》、《光明花园》、《贝阿特莉斯之后的世纪》、《东方诸港》、《迷失的人》等。1993年,马卢夫凭借《塔尼奥斯的岩石》荣获法国高级别文学奖——龚古尔文学奖。2010年,马卢夫被授予著名的阿斯图里亚斯王子文学奖。

商品评论(1条)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