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大夏书系·让教育带着温度落地

大夏书系·让教育带着温度落地

作者:姚跃林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1-01
开本: 32开 页数: 248
中 图 价:¥25.2(7.0折) 定价  ¥3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大夏书系·让教育带着温度落地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7558854
  • 条形码:9787567558854 ; 978-7-5675-5885-4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大夏书系·让教育带着温度落地 本书特色

入选2017年中国教育报“教师喜爱的100本书”! 《让教育带着温度落地》分为三编:理想的温度、生命的温度、理性的温度,分别体现了作者对理想教育的呼吁、在教学及管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以及直面教育现场的理性思考。正如作者所言:在我的“教育理想国”里,有真实的故事,有对现实的理性反思,有充满矛盾的妥协,有理想化的探索。 推荐篇目: 序一 教育信念温暖理想之花 001 办一所学生喜欢的学校 003 教育无非服务 017 舒乐和她的爸爸 075

大夏书系·让教育带着温度落地 内容简介

《让教育带着温度落地》分为三编:理想的温度、生命的温度、理性的温度,作者立足教育现场,从一个个鲜活的个案入手,深入浅出,娓娓道来,充分展示了他对人性美、批判思维、个性化教育的呼吁与追求,立足服务的理念, 致力用合适的教育办学生喜欢的学校。不乏诗意的理性反思,也有作者眷注生命的深情叙写,处处彰显教育之美,人性之美。

大夏书系·让教育带着温度落地 目录

序一 教育信念温暖理想之花 001
序二 西西弗斯的执著 005、

上编 理想的温度
办一所学生喜欢的学校 003
校园文化建设三题 005
校长要做“真实”的人 013
教育无非服务 017
将真诚奉献给你 025
将自由成长的空间还给孩子 032

中编 生命的温度
文化建设离不开讲好“附中故事” 039
真的要向学生道歉 042
你不能跳楼! 045
我送你到医院 049
我的课余随闻录 052
欢迎你“告状” 056
蔡“教授”上课 060
你们都是VIP 063
带你去郊游 066
我尊重你的“背叛” 070
舒乐和她的爸爸 075
我陪你吃饭 078
官僚主义离我们有多远 082
谢谢你来听课 089
请尊重体力劳动者 092
我愿意带去掌声和赞赏的目光 096
学校请你吃饭 100
和你一起学数学 103
一万次的回眸 107
我也来“喊楼” 110
揪心的120 113
我帮你断案 115
我们站在一起 118
一个偏离工作计划的上午 121
马上就办! 125
给未来的你们留下什么样的记忆 128

下编 理性的温度
高考改革要找准逻辑原点 139
导师应是学生*亲密的朋友 141
归于平淡的“黄冈教育”也许才是真正的教育 143
分班:事关公平的“技术活” 145
挂牌督学要做深入学校的“片儿警” 147
*严校规减少成长机会 149
学校教育切勿“绑架”家长 151
海外名校录取率不该成学校兴奋点 153
端正大学学风究竟靠谁 155
“培训”搅局考验自主招生命题能力 157
依法治校离不开德先生和赛先生 159
戒除“补课瘾”还需下猛药 161
在职教师营业性家教需立法禁止 163
自主招生要算好四笔账 165
给高考让路不要“让原则” 167
公办学校切莫染指游学“市场” 169
学校行政科学化是“去行政化”的前提 171
低龄学生使用手机需约束引导 173
家长接送孩子何须立法强制 175
“候鸟儿童”南飞非理想的教育 177
骨干教师非正常流动是“劫贫济富” 179
大学岂可自视为“象牙塔” 181
百万年薪聘校长未必靠“谱” 183
搜索引擎进考场何妨乐见之 185
个性化教育要依法依理而行 187
“超越因材施教”无非因材施教 189
提高教师职业吸引力也要向“钱”看 191
要让“红线”真正成为“高压线” 193
安全教育要实做更要善做 195
补习班里“补”不出优秀学生 197
让职称回归职业能力 199
职称评定少一点“一票否决” 201
寄宿制高中不能一“圈”了之 203
“中国好作业”给教育提了一个醒 205
要为校长治校做“减法” 207
教师要“写”有用的教案 209
班费收取还是“一事一议”好 211
学校为改革而改革就是折腾 213
思政课要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215
应对“女教师二孩”需要创新用人机制 217
谁动了学生的“现实快乐”? 219
假如*“好”的学校招*“差”的学生 221
治理校园欺凌教育预防为上策 223
哪有放之四海皆准的“模式” 225

后记 我的教育理想国 227
展开全部

大夏书系·让教育带着温度落地 节选

办一所学生喜欢的学校 如果七年前有人问我为什么要当校长,我必定会说“组织上让我当我就当呗”。我本非特别“要求进步”,更无当校长的理想。认真,谦和,随缘,我就那么不由自主地走上了校长岗位。十九年来我从未想过为什么要当校长。 七年前的初夏,我从媒体上得知厦门大学在漳州校区与漳州招商局经济开发区联合筹办史上**所中学的消息。从未想过“跳槽”的我,**次认真地看完了一所学校的招聘启事。“创校”,瞬间点燃了我心中朦胧的教育理想。我一直希望在一所风光旖旎的寄宿制学校里教书育人,朝看学生读书,夕观学生运动,夜览星空下水晶般的教学楼,满眼尘世喧嚣被隔离后洋溢在师生脸上浓稠的甜蜜……一种属于孩子与学校的特有的色彩和旋律,我称之为“稍稍有一点诗意地栖息”。这一点“诗意”,“诱惑”我开始了一段冒险之旅。 离开工作了二十三年的知名重点中学,我有太多的不舍。我在那里成长,见证了她的辉煌,也为她的再出发奠定了平稳基础。但闹市中局促的校园无法放飞我的理想。早晨,学生拥在校门口等待开门;傍晚,单调无情的广播催促学生离开校园;夜晚来临,校园是那样的静寂……一种因时时妥协、处处遗憾而潜滋暗长的教育理想,似乎一直在等待放飞的天空。2007年9月3日,我抛家别子,走进了只有我一个人的“学校”。等待我的,是一座滨海荒山和一卷蓝图。 今天,若要问我为什么要当厦大附中的校长,我会平静地说:为了教育理想!难道还有什么其他理由可以解释? 一切从零开始。在办学定位受到质疑、学校发展面临困境的2009年春天,我常常夜不能寐,心力交瘁。每一个早晨都在心脏的隐痛中醒来,每一个晚上都在醒不过来的担忧中入睡。我一方面下定决心,即使不能实现既定定位也决不离开“学校”;另一方面也做了*坏打算,立下两份遗嘱以备不测。幸运的是,我们用自己的努力赢得了信任和发展机遇。 学校因学生而存在,有学生学校就有价值。没有优质生源,也许难有好的升学成绩,但完全可以建成好学校,关键在教师。我们确立了“培育和提升一流的教育服务品质,用合适的教育办学生喜欢的学校”的办学思路,将师资作为“服务品质”的核心,视“一流教育服务品质”为*高质量。真心服务学生成长,办学生喜欢的学校,这既是我们的理想,也是切合实际的发展路径。之于学校,还有比“学生喜欢”更高的评价吗? 激发教师的智慧比制度建设还重要,而制度正是用来保障教师的教学自主权。用一个模式来定义一所学校的课堂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我们倡导教学民主,不搞“明星制”,珍视批判精神,直面教育本质,绝不做明天后悔的事。从互信和唯美的视角来建构多维关系,在单纯和谐的人际交往中,享受专业化的生活乐趣。规划基于终身从教的专业发展,将*好的论文写在课堂上,在实践中获得专业成长。努力保持人格独立和精神超越,办有尊严的教育。 教师生活在学生中,使厦大附中教师成为当今社会*专注于自己专业的人。学校突出服务,使资源和课程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自主创造,以“我即文化”的命题,引领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不追求“高效课堂”,强调师生相伴共处的意义。尊重学生的客观差异和选择权,从关注学生的现实快乐出发,提高教学有效性。反对“为了考试”的课堂,在尊重普遍价值观的前提下努力实现教育对人的起码尊重,实施“人道的应试教育”。承认生命的固有价值,提倡适度教育,勉励学生做幸福的平凡人。 回望来路,我很庆幸自己在职业生涯的后半程,能有一件自己喜欢的事可做。虽然我深知办一所不一样的学校无比艰难,但与学校相守,与师生相伴,我的内心充满阳光。七年来,校园赐予我不竭的思想快乐,我以笔谈的方式予以记录,在个人博客“理想国”里写了近500篇、120多万字的文章。我为我的同事和学生而写,向其倾诉,与其对话。校长要做“真实”的人,要用教育信仰和人格魅力在思想的平等碰撞中领导学校。当孩子们享受着免费教育、同事们沉浸于职业幸福时,当他们感念快乐的校园生活而由衷地喜欢附中时,当学校办学质量快速提升从而具有较大区域影响力时,我才真正体会到“校长”的职业价值,感悟到坚持的意义,才发现我的梦正是大家的梦。 (《人民教育》2015年第7期)

大夏书系·让教育带着温度落地 作者简介

姚跃林,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校长,中学语文教师。1984年至2007年任教于安徽省示范高中蚌埠铁路中学,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并先后担任班主任、教研组长、教务副主任、副校长、校长等职。其间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安徽省特级教师等称号。2007年9月到漳州招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参与创办厦大附中。在《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人民教育》《福建教育》《教师月刊》等报刊上发表文章近200篇。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