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2017-中国文化的多样性-第三极文化论丛

2017-中国文化的多样性-第三极文化论丛

作者:黄会林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11-01
开本: 32开 页数: 332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31.9(5.5折) 定价  ¥5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2017-中国文化的多样性-第三极文化论丛 版权信息

  • ISBN:9787303229994
  • 条形码:9787303229994 ; 978-7-303-22999-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2017-中国文化的多样性-第三极文化论丛 本书特色

本书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的年度论丛图书。全书以中国文化的多样性为年度讨论总主题,征集组织了中外各个专业的专家学者参与讨论,形成本书的主体内容。全书共五编内容,分别为:中国和瑞典专家关于中国文化多样性的论坛研讨,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交流,中国与世界的文化多样性,文化多样性与中国影视文化以及“看中国”论坛发言。涉及专业包括文学、电影、戏剧等,参与讨论的中外著名专家有黄会林、乐黛云、郭英德、张颐武、[美]安乐哲、[德]顾彬、[瑞典]罗多弼等。中外专家从不同角度就中国与世界的文化多样性及其交流展开丰富的讨论。

2017-中国文化的多样性-第三极文化论丛 内容简介

本书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的年度论丛图书。全书以中国文化的多样性为年度讨论总主题,征集组织了中外各个专业的专家学者参与讨论,形成本书的主体内容。全书共五编内容,分别为:中国和瑞典专家关于中国文化多样性的论坛研讨,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交流,中国与世界的文化多样性,文化多样性与中国影视文化以及“看中国”论坛发言。涉及专业包括文学、电影、戏剧等,参与讨论的中外著名专家有黄会林、乐黛云、郭英德、张颐武、[美]安乐哲、[德]顾彬、[瑞典]罗多弼等。中外专家从不同角度就中国与世界的文化多样性及其交流展开丰富的讨论。

2017-中国文化的多样性-第三极文化论丛 目录

**编 中瑞文化论坛 唯其多样化,才会充满活力! 家之寓言 中国文化在瑞典的接受情况 同归而殊途:浅谈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中国文化的多样性 新人文主义与多元和谐 第二编 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交流 漫谈苗族史诗《亚鲁王传》 从多种并存到多样共生:三极文化的未来 多样的统一:中华文化的当下性 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比较文化的研究 技术驱动下的活语权的表达与变迁 中华文化的多元性与中华美学精神的“现代转化” 《庖丁解牛》中的数理问题 从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品格理解中华美学精神的特质 中国、与代戏剧的英语译介 第三编 中国与世界的文化多样性 没有接触就没有文化:从文化沙漠到文化天堂 多样化格局与核心竞争力 多元之梦 人类学视野中的中国文化多样性 中国京剧流派多样性的文化价值 金丝楠在中国多样性传统文化中的瑰丽呈现 从《赵氏孤儿》的经久不衰到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 第四编 文化多样性与中国影视文化 以民族文化的主体智慧与世界对话 中国文化产品走出去的问题以及应对建议 文化多样性、中国梦和中国电影的当代发展 全球化纪录片的中国之路 中美医疗剧影像比较:形式与风格 书写青春记忆传播当代中国——“80后”导演影像中的话语建构 影像中的“东方情怀”——从中国选送奥斯卡*佳外语片作品看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 中国武侠电影对外交流中的历史脉络、内在逻辑与现实策略 第五编 “看中国”论坛 镜与灯:“看中国”纪录片之真和美 略论“看中国”活动的两个价值点 外国青年对中国东北地区民族文化的认知与影像化表达——“2016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吉林行 探究“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对其参与者的影响 “看中国”系列纪录片创作的世界眼光与家国情怀 短片影像中的中国文化——透过不同的分析线索和研究视角 外国青年讲述中国故事——“中国文化多样性:外国青年认知、构建与传播中国文化形象”研讨会会议综述 附录一:“三极文化”对话实录 附录二:文化传播与合拍纪录片 后记
展开全部

2017-中国文化的多样性-第三极文化论丛 作者简介

黄会林,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现任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首任院长,中国高校第一位电影学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高教学会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名誉理事长,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等社会职务。 多年致力于中国现代戏剧和中国民族化影视理论研究,在文化学术界开启了中国影视学派研究热潮。主编并参与撰写的《中国影视美学丛书》、《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影视艺术学科基础教程系列》、《影视受众研究丛书》陆续面世,成为当代中国影视研究与教育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发表影视、戏剧、文学、文化领域著作、文章约620万字;与绍武合作创作电影、话剧、小说、电视片、报告文学等约320万字;编集或主编出版1540余万字共约2480万字。承担国家级、省部级“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及各种横向科研项目十余项。主持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当代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生成研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艺术学科体系建设研究”,和全国艺术科学“十一五”重点项目“影视文化对未成年人成长的影响与对策研究”等。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获得国际、国内多项重要奖项。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