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白话精华二十四史:隋书(二)

白话精华二十四史:隋书(二)

作者:(唐)魏徵
出版社:现代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08-30
开本: 16开 页数: 279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12.7(4.9折) 定价  ¥2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白话精华二十四史:隋书(二)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0603969
  • 条形码:9787510603969 ; 978-7-5106-0396-9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白话精华二十四史:隋书(二) 本书特色

《隋书》的记事起于文帝开皇元年(581年)止于恭帝义宁二年(618年)。由于修史时距离隋亡不久,很多史料和当事者尚在,因此《隋书》的编撰可以得到许多一手史料,其所叙史实也较为准确。而《隋书》的编撰者也几乎集中了当时大部分有名之士,孔颖达、许敬宗、于志宁均名列贞观时期著名的“十八学士”,颜师古是著名的经史大师,李淳风是唐代著名天文学家,《隋书》的编撰队伍也体现了当时*高的修史水平。

白话精华二十四史:隋书(二) 内容简介

  《隋书》*早刻于北宋天圣年间,北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由张观等人奉旨勘校,并在天圣三年十月完成刻版,现已失传。另有南宋嘉定间刻本残卷六十五卷及南宋刊十行本传世。传世元刻本有元朝大德年间饶州路儒学刻本、以饶州路本为底本翻刻的元至顺三年瑞州路儒学刻本。清乾隆年间的武英殿刊本是较为流行的版本。1973年中华书局依据以上数种版本校勘整理而成标点本,是目前*好的通行本。《隋书》选译即以中华书局标点本为依据。

白话精华二十四史:隋书(二) 目录

卷六十 列传第二十五
崔仲方
于仲文
兄 颉
从父 弟玺
段文振

卷六十一 列传第二十六
宇文述
云定兴
郭衍

卷六十二 列传第二十七
王韶
元岩
刘行本
梁毗
柳或
赵绰
裴肃

卷六十三 列传第二十八
樊子盖
史祥
元寿
杨义臣
卫玄
刘权

卷六十四 列传第二十九
李圆通
陈茂
张定和
张奫
麦铁杖
沈光
来护儿
鱼俱罗
陈棱
王辩
斛斯万善

卷六十六 列传第三十一
李谔
鲍宏
裴政
柳庄
源师
朗茂
高构
张虔威
荣毗
兄 建绪
陆知命
房彦谦

卷六十七 列传第三十二
虞世基
裴蕴
裴矩

卷六十八 列传第三十三
宇文恺
阎毗
何稠
刘龙
黄亘亘弟衮

卷六十九 列传第三十四
王劭
袁充

卷七十 列传第三十五
杨玄感
李子雄
赵元淑
斛斯政
刘元进
李密
裴仁基

卷七十一 列传第三十六
诚节
刘弘
皇甫诞
子 无逸
陶模
敬钊
游元
冯慈明
张须陁
杨善会
独孤盛
元文都
卢楚
刘子翊
尧君素
陈孝意
张季珣
松赟

卷七十二 列传第三十七
孝义
陆彦师
田德懋
薛溶
王颁
杨庆
郭儁
田翼
纽回
刘士侑
郎方贵
翟普林
李德饶
华秋
徐孝肃

卷七十三 列传第三十八
循吏
梁彦光
樊叔略
赵轨
房恭懿
公孙景茏
辛公义
柳俭
郭洵
敬肃
刘旷
王伽
魏德深

卷七十四 列传第三十九
酷吏
厍狄士文
田式
燕荣
赵仲卿
崔弘度
弟弘异
元弘嗣
王文同

卷七十五 列传第四十
儒林
元善
辛彦之
何妥
萧该
包恺
房晖远
马光
刘焯
刘炫
褚辉
顾彪
鲁世达
张冲
王孝籍

卷七十六 列传第四十一
文学
刘臻
王颊
崔德
诸葛颍
孙万寿
王贞
虞绰
辛大德
王胄
庾自直
潘徽
杜正玄
弟正藏
常得志
尹式
刘善经
祖君彦
孔德绍
刘斌

卷七十七 列传第四十二
隐逸
李士谦
崔廓
子 赜
徐则
张文诩

卷七十九 列传第四十四
外戚
高祖外家吕氏
独孤罗
弟陁
萧岿
子 琮
琮弟璩

卷八十 列传第四十五
列女
兰陵公主
南阳公主
襄城王恪妃
华阳王楷妃
谯国夫人
郑善果母
孝女王舜
韩凯妻
陆让母
刘昶女
钟士雄母
孝妇覃氏
元务光母
裴伦妻
赵元楷妻

卷八十五 列传第五十
宇文化及
弟智及
司马德戡
裴虔通
王充
段达
展开全部

白话精华二十四史:隋书(二) 节选

  于仲文字次武,是建平公于义兄长的儿子。父亲于宜,北周的大左辅、燕国公。于仲文少时聪明敏捷,童年时从师学习,读书不知疲倦。他的父亲认为他很奇特,说:“这个孩子一定会振兴我们宗族。”九岁时,曾经在云阳宫拜见周太祖,太祖问他说:“听说你喜好读书,书中有什么呢?”于仲文回答说:“协助父亲事奉君主,忠和孝而已。”太祖很是为他感叹。这之后跟随博士李祥学习《周易》、《三礼》,逐渐通晓其中的大义。等到长大以后,洒脱而有雄心壮志,气概风度英武挺拔,当时被称为名公子。一开始出仕担任赵王的属下,不久升任安固太守。有姓任和姓杜的两家都分别丢失了牛,后来找到了一头牛,任杜两家都认为是自家的牛,州郡的长官很久不能判决。益州长史韩伯侑说:“于仲文小时候就很聪明明察,可以让他来判决这件事。”于仲文说:“这容易解决。”于是命令两家各自驱赶自家的牛群过来,就放开那一头两家都相认的牛,这头牛于是就走向任家的牛群中。又暗中派人轻微地弄伤那头牛,任家的人感叹惋惜,而杜家的人神色如常。于仲文于是就呵斥责问姓杜的人家,杜姓人家服罪而离开了。始州刺史屈突尚,是字文护的人,之前因事获罪被关到监狱,没有谁敢对他执法。于仲文到郡以后彻底查办,于是*终判决了这桩案件。蜀中的人因此为他这么说:“明断无双有于公,不避强暴有次武。”没多久,于仲文就被征召担任御正下大夫,封为延寿郡公,食邑三千五百户。多次跟从出征,累积功勋授官仪同三司。宣帝的时候,担任东郡太守。  高祖担任丞相,尉迟迥反叛,派遣将领檀让收取黄河以南的土地。又派人利诱招纳于仲文,于仲文拒绝了他。尉迟迥恼怒于仲文不依附,派遣仪同宇文威攻打于仲文。于仲文迎击,大败宇文威的部队,斩首级五百多。因为功劳拜任开府。尉迟迥又派遣他的部将宇文胄渡过石济,宇文威、邹绍从白马,两路军马一起推进,再来攻打于仲文。敌方的兵势更加强盛,人们非常惧怕,郡人赫连僧伽、敬子哲率领部属响应尉迟迥。于仲文自己揣度不能支持下去,于是抛下妻子儿女,带领六十多个骑兵,打开城西大门,冲出包围溃散逃走。被敌军追赶,边战边逃,所跟随的骑兵战死的有十分之七八。于仲文仅能脱身获免,到达京城。尉迟迥于是杀掉了于仲文的三个儿子一个女儿。高祖见了于仲文以后,带他进人寝室,为他流下了眼泪。赐给于仲文五百段绸缎,二百两黄金,进位为大将军,兼任河南道行军总管。又赐给乐队,策马疾驰传令洛阳发兵,来讨伐檀让。  当时韦孝宽在永桥抵御尉迟迥,于仲文前往韦孝宽处进行商议。当时总管宇文忻很有疑虑之心,于是对于仲文说:“您是新近从京城来,您看朝廷掌权者的意思是什么?尉迟迥确实不用担心平定,只是担心叛乱平定以后,再会有弃而不用的顾虑。”于仲文担心宇文忻发生变化,于是对他说:“丞相宽厚仁慈,豁达大度,万事都能明察,如果能够竭尽诚心,一定没有二心。仲文在京三天,常见丞相有三大美德。由此看来,不是寻常之人。”宇文忻说:“是哪三大美德呢?”于仲文说:“有一个叫陈万敌的人,刚才从敌方中跑回,丞相就派他的弟弟陈难敌招募乡里兵丁,跟随军队攻打贼军。这是他的**种美德即有大度。上士宋谦,奉命稽查,宋谦趁此时机又再搜求其它方面的罪行。丞相责备他说:‘触犯了法令的人自可以追查他的罪行,有什么还要另行探寻,而损坏大体。这是他的第二种美德即不搜寻别人隐私。一说到仲文的妻儿子女,没有不流下怜惜之泪。这是他的第三种美德即有仁心。”宇文忻从此安心。  于仲文的军队到达汴州的东倪坞,与尉迟迥部将刘子昂、刘浴德等人相遇,进攻打败了他们。部队驻扎在蓼堤,距离梁郡七里远,檀让拥兵几万,于仲文率领疲弱的部队向他挑战。檀让带领全部的军力来拒守,于仲文假装战败逃亡,檀让军队很是骄傲。于是于仲文派遣精兵从左右两边攻打他们,大败檀让的军队,活捉五千多人,斩首级七百多个。进军攻打梁郡,尉迟迥守将刘子宽弃城逃走。于仲文率兵追击,擒获斩首几千人,刘子宽仅仅得以只身逃走。起初,于仲文在蓼堤时,各位将领都说:“军队从远地来,士兵战马都很疲乏,不能决战。”于仲文下令三军快速吃完饭,布阵大战。等到攻破贼军,各位将领都请教说:“先头部队疲乏难以交战,竟然能够取胜,这是什么计谋呢?”于仲文笑着说:“我们所统率的将士都是太行山以东地区的人,适宜速进取胜,不宜于相持很久。乘着有利形势攻打敌军,所以能够取得胜利。”各位将领都自认不如于仲文。进军攻打曹州,抓获尉迟迥所任命的刺史李仲康和上仪同房劲。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