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地矿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及实践

地矿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及实践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10-01
开本: 32开 页数: 260
本类榜单:工业技术销量榜
中 图 价:¥58.8(6.0折) 定价  ¥9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地矿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及实践 版权信息

  • ISBN:9787030546265
  • 条形码:9787030546265 ; 978-7-03-054626-5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地矿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及实践 本书特色

《地矿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及实践》针对当前对创新型人才的巨大需求和人才培养的严重不足的现状,通过引入大工程观、CDIO、产学研合作教育等理念与理论,运用问卷调查、理论分析、实证研究等方法,开展了地矿类工程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以期构建地矿类专业工程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地矿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及实践》主要内容包括地矿类工程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分析及优化,创新人才的素质结构,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系、课程体系、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教学方法和保障机制等。

地矿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及实践 内容简介

杨玉中、景国勋、吴立云著的《地矿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及实践》针对当前对创新型人才的巨大需求和人才培养的严重不足的现状,通过引入大工程观、CDIO、产学研合作教育等理念与理论,运用问卷调查、理论分析、实证研究等方法,开展了地矿类工程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以期构建地矿类专业工程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地矿类工程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分析及优化,创新人才的素质结构,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系、课程体系、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教学方法和保障机制等。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地矿类专业师生和教育管理人员参考用书。

地矿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及实践 目录

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8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23
1.4 本章小结 25
第2章 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26
2.1 CDIO工程理论 26
2.2 大工程观教育理论 27
2.3 发展中学习理论 28
2.4 产学研合作教育 30
2.5 本章小结 47
第3章 地矿类工程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 48
3.1 地矿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调查 48
3.2 地矿类工程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53
3.3 地矿类创新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及其优化 59
3.4 本章小结 76
第4章 地矿类工程技术创新人才的素质结构 77
4.1 地矿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要求 77
4.2 地矿类工程技术创新人才的素质结构分析 80
4.3 本章小结 89
第5章 地矿类工程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系 90
5.1 工程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系分析 90
5.2 地矿类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体系的构建 93
5.3 地矿类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的构建 137
5.4 本章小结 148
第6章 地矿类工程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149
6.1 我国高校地矿类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149
6.2 国外地矿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经验及启示 152
6.3 地矿类工程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 156
6.4 本章小结 168
第7章 地矿类工程技术人才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 169
7.1 地矿类专业培养目标概述 169
7.2 专业教学内容体系的重构 171
7.3 校内外教学平台体系的构建 175
7.4 多元化教学方法与手段 180
7.5 全方位闭环式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181
7.6 “五机制相结合”的教学运行机制 183
7.7 本章小结 184
第8章 地矿类工程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 186
8.1 地矿类工程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型教学方法 186
8.2 地矿类工程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协作式教学方法 194
8.3 地矿类工程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项目导向教学方法 200
8.4 地矿类工程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案例式教学方法 202
8.5 本章小结 205
第9章 地矿类工程技术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206
9.1 地矿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206
9.2 地矿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 208
9.3 河南理工大学地矿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案例分析 221
9.4 本章小结 232
第10章 地矿类工程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 233
10.1 大工程的产学研合作教育环境 233
10.2 构建注重创新的产学研合作课程平台 237
10.3 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241
10.4 创造有利于人才创新的环境和条件 248
10.5 本章小结 254
参考文献 255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