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百谷千工

作者:郁伟年著
出版社:宁波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8-01
开本: 24cm 页数: 230页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34.6(7.2折) 定价  ¥4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百谷千工 版权信息

  • ISBN:9787552629187
  • 条形码:9787552629187 ; 978-7-5526-2918-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百谷千工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关于老物件 (主要是传统农具) 的回忆与介绍的散文随笔集。作者分篇叙述了犁、草帽、竹垫、河泥篰、木拖、石磨、柴刀、蓑衣等物件, 配以精致的插图和友人的评论, 再现了宁波地区现当代农民的务农经历与浓浓乡愁。

百谷千工 目录


工匠之心
打水桶
大木桶
便桶
木甑
拗斗
木拖
谷橱
庎橱
长板凳
印糕板
白篮
竹篮
元宝篮
茶篓与蛇篓
刀笼篰
黄鳝笼

猪笼
土箕
草帽

针线盘
草鞋
席革扇
蓑衣
油布伞
弹花弓
铜火熄
竹垫
千工之巧
扳罾
赶罾
农用船
鸭船
石灰池
氨水池
抽水机和机埠
风车
晒谷场
营养钵
喷雾器
瓜舍
黑光灯
种田绳和埭头棒
杆秤
升子
算盘
□杆
泥马
梯子
土纺车
火铳
鸡笼
兔笼
缸灶
汤锅
烧火棍
灶台
酒埕
粥甏
倾力之韵
扁担
杠棍
稻桶

水田耙
水车
柴刀
沙锲
铡刀

河泥锹与滑铲
河泥篰
搓板
敕槌
手拉车
锄头与铁耙
吭锨
麦插孔
草包
石槽
石捣臼
石磨
后记
展开全部

百谷千工 节选

  《百谷千工》:  打水桶  打水桶,也叫吊梁桶,木板制作,是井中打水用的小水桶。桶口两侧的两块木板向上伸出,中间各有一卯口,横向榫进一木档,木档中间系一条麻绳。江南农村因为地下水位高,水井里的水比较满,一般不安装轱辘或压水器,而从井里直接提水。提水就要用到打水桶。  用打水桶提水,要掌握技巧,否则费时费力又提不上水。手握绳索,将打水桶放入井中,在桶底刚接触水面时,手要左右抖动绳索,使桶晃动,移动重心,桶身向单边倾斜,桶口顺势倒向水面,井水流入,并随着水量增加,桶体竖直下沉,直至灌满整个桶。然后,双手交叉提拉,打水桶便晃晃悠悠地上来了。提水的关键是巧用力气,让绳索调节好水桶的重心,使桶口刚好倾斜至能进水。外行的人从井里提水可吃力了,要么用力过大,桶撞在井壁上;要么将桶上下提拉,桶底碰水啪啪响,就是不倾斜;要么桶身底朝天,将绳索一拉,桶内进水不多,搞得肩膀酸痛,仍不得要领。好在井中提水只是一个小技巧,多练几次就会了。  当时,我们村庄只有一口井,离我家大概有一里地。天旱水缸没水了,要担着水桶带着打水桶到井口挑水。井里的水清澈见底,捧在手里,喝上一口甜丝丝的。走到井边,原本燥热的身体不知为什么也会很快冷静下来,心情就像井水一样安宁透亮。我们站在井边提上一桶水,用手将水泼在脸上,一种凉爽的感觉便传遍全身,挑起水桶担,脚步轻快了许多。  黎芗有语  想起了读过的一首诗《打水井的少年》:“绳子麻利地抓住水桶,抓住了一个晶亮的下午。手指松开,哐当——岁月离开了身体,它们摇晃着,下探到井部,井越深水越冰冷,退去的童年越漫长。我也想往井里跳,看看能否赶得上,一根绳子、一个水桶和一个打水少年!”因为冬暖夏凉,小时候我们都喜欢用井水洗洗涮涮。但这打井水却是个技术活,需要技巧。用长绳系在水桶提手上,慢慢放下井中。待快接触水面时,手轻轻一抖,桶会倾斜入水,打进小半桶水。这时把绳拉直,上下晃动,利用这小半桶水的重量沉入水中,打满之后慢慢上提。提上来些,绳子在井口边扣一下,歇歇力,而后再一点点往上提,这时大人们便会赞许地看着孩子晃悠悠地给他们倒井水。炎炎夏日里,清凉的水井简直成了唯一的寄托。暑假的下午孩子们会捧着大人买的西瓜或脆瓜,来到井边,把瓜放入网线袋,吊入井底,只等大人下班后一起分享夏日里*清凉的快乐时光。后来,木桶换成了铅桶,铅桶又换成了塑料桶,再后来,连老房子都拆了,哪里还会有当年的井水和吊梁桶?  大木桶  每个生产队都有一只大木桶,高约一米,直径有一米二,外面有两圈竹箍,底部一圈,离口子三十厘米处又是一圈。桶由箍匠打造,一般选择杉木作板材,桶的里里外外都会涂上一层清漆,防止渗水。  这么大的桶,平时放在生产队的仓库里,一年里面大概用到三次。一是早稻播种前,把秧子谷倒入木桶,再倒人河水,去除上浮的秕谷,这就是筛种;然后换水,让谷种在桶里浸泡两天,充分吸收水分,这叫浸种;两天后谷种就转移到仓库内铺有稻草和草包的地上,进行催芽了。二是作为越冬耕牛喂料喝水的器皿。冬季耕牛都关在牛栏里,每天有专人负责烧水喂养,一大镬的水烧开后,用大勺子舀到已经放了碎菜籽饼的大木桶里,用竹棍使劲搅拌,让菜饼溶化在水中,霎时,牛栏里充满了菜油的浓香。待水温适中,把牛牵过来让它喝,牛也是迫不及待,放开肚皮喝,一口气可以喝掉半桶水,这就是所谓的牛饮。三是杀猪煺毛时装热水的容器。由于猪身肥大,只有大木桶才能容得下,所以,农家过年杀猪一定要向生产队借木桶。猪放血后,主人把开水倒入桶,杀猪屠再掺些冷水,大概水位有半桶高,水温七十至八十摄氏度,“扑通”一声,把猪扔进桶里,转动猪身,并在其背上不停浇水,使之受热均匀。一刻钟后,大部分猪毛就脱落了。  简简单单的一个木桶,对农民来说,作用也真不小。不过现在,这种木桶已见不到了,耕牛不养了,养猪规模化了,早稻也基本不种了,这种桶也就没有用武之地了。  ……

百谷千工 作者简介

  郁伟年,一九五七年生,宁波慈城人。从事过的职业有农民、代课教师、科研人员、国家公务员。曾在农村、政策研究部门、党务部门及海关特殊监管区工作。现为宁波市政协副主席兼文联主席。著有《大道微言》《朝歌晚唱》。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