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有色冶炼镉污染控制

有色冶炼镉污染控制

出版社:中南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6-01
开本: 25cm 页数: 250页
本类榜单:工业技术销量榜
中 图 价:¥56.0(7.0折) 定价  ¥8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有色冶炼镉污染控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48727217
  • 条形码:9787548727217 ; 978-7-5487-2721-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有色冶炼镉污染控制 本书特色

书以锌冶炼过程镉的源头减排和污染控制关键技术为主线,结合多年在镉污染防治领域的研究成果,重点介绍镉污染防治现状、锌冶炼过程镉富集与减排技术与基础、含镉料渣清洁利用技术、矿冶区镉污染土壤化学生物联合修复技术,并介绍了成果转化过程中铜镉渣强化浸出与高效提镉、镉污染土壤化学-植物修复的工程应用案例,形成了镉污染源头减排和镉污染土壤修复等完整的污染控制体系。

有色冶炼镉污染控制 内容简介

本书以锌冶炼过程镉的源头减排和污染控制关键技术为主线, 结合多年在镉污染防治领域的研究成果, 重点介绍镉污染防治现状、锌冶炼过程镉富集与减排技术与基础、含镉料渣清洁利用技术、矿冶区镉污染土壤化学生物联合修复技术, 并介绍了成果转化过程中铜镉渣强化浸出与高效提镉、镉污染土壤化学-植物修复的工程应用案例, 形成了镉污染源头减排和镉污染土壤修复等完整的污染控制体系。

有色冶炼镉污染控制 目录

**章 镉污染特征及控制技术现状 1.1 镉资源分布 1.2 镉污染源及形态分布 1.2.1 镉污染源 1.2.2 镉污染分布 1.2.3 镉污染特征 1.2.4 镉形态转化 1.3 锌冶炼过程镉的存在形态 1.3.1 焙烧阶段镉存在形态 1.3.2 常规中性浸出阶段镉存在形态 1.3.3 热酸浸出阶段镉存在形态 1.4 锌冶炼过程镉源头减排与污染控制技术现状 1.4.1 锌冶炼过程镉富集与减排研究现状 1.4.2 含镉料渣清洁利用技术研究现状 1.4.3 镉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现状第二章 锌冶炼渣强化浸出动力学 2.1 锌冶炼中浸渣矿物学特征与浸出特性 2.1.1 锌焙砂矿物学及理化特征 2.1.2 中浸渣矿物学及理化特征 2.1.3 中浸渣浸出特性 2.2 铁酸锌镉二氧化硫还原分解机制及动力学 2.2.1 铁酸锌镉的理化性质 2.2.2 铁酸锌镉二氧化硫还原浸出理论 2.2.3 铁酸锌镉浸出过程特征 2.3 中浸渣还原浸出特征及镉浸出动力学 2.3.1 中浸渣还原浸出工艺特征 2.3.2 中浸渣还原浸出过程特征 2.3.3 中浸渣镉还原浸出动力学 2.3.4 还原浸出渣理化特征 2.4 中浸渣活化强化浸出及沉铁 2.4.1 球磨活化对中浸渣理化特征的影响 2.4.2 机械活化渣还原浸出过程特征 2.4.3 还原浸出液沉铁过程特征第三章 含镉料渣清洁利用技术 3.1 含镉料渣强化浸出过程特征 3.1.1 含镉料渣表面复合膜层破坏机制 3.1.2 多金属含镉物料强化浸出 3.2 富镉液非均匀电场高效提镉技术 3.2.1 富镉液非均匀电场提镉工艺基础 3.2.2 非均匀电场高效提镉工艺 3.2.3 非均匀电场高效提镉工业应用 3.2.4 提镉装置的工业化设计与运行 3.2.5 含镉料渣清洁处理与资源利用工程案例第四章 矿冶区镉污染土壤化学生物联合修复技术 4.1 水口山矿冶区土壤镉污染边界及其功能定位 4.1.1 示范研究区概况 4.1.2 布点采样 4.1.3 分析测试与评价方法 4.1.4 矿区土壤中镉污染边界 4.1.5 典型区域镉结合形态分布特征 4.2 土壤中镉的化学阻隔材料 4.2.1 土壤中镉化学固定材料的筛选、改性与复配 4.2.2 土壤中镉化学固定技术参数 4.2.3 土壤铅镉固定剂一多羟基磷酸铁的制备及改性 4.2.4 化学固定技术对土壤镉化学形态转化的影响 4.2.5 化学固定技术对土壤中镉稳定性效果评价 4.2.6 模拟酸雨条件下土壤铅镉的释放特征 4.3 矿冶区镉污染土壤化学一植物联合生态修复新技术 4.3.1 化学固定修复工艺 4.3.2 镉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技术 4.3.3 化学强化作用下镉污染土壤植物组合修复技术 4.4 矿冶区镉污染土壤化学一植物联合生态修复工程案例 4.4.1 工程基本概况 4.4.2 工程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 4.4.3 工程建设技术方案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有色冶炼镉污染控制 作者简介

闵小波,男,1973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研究领域为有色重金属的污染防治,包括了从重金属冶炼过程源头减排到废水回用、废渣资源化的全过程。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环境保护有色金属工业污染控制工程中心副主任、环境工程研究所所长。人选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湖南省高校学科带头人”第十届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科技工作者。主持国家“863计划”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环保公益性科研专项、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等1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6项,发表论文100余篇;申请专利60余项。 柴立元,男,1966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主题专家。长期致力于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的开发、团队建设以及产业化。主持完成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国家重大专项子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国家环保公益科研专项、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基金、教育部科研重大项目、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等科研课题50余项。以第1完成人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何梁何利基金科技创新奖1项。发表SCI/EI收录论文200多篇;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66项,出版教材专著4部、国际会议论文集2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