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1918-1936-天津银行公会研究

1918-1936-天津银行公会研究

作者:张百顺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6-01
开本: 32开 页数: 261页
本类榜单:管理销量榜
中 图 价:¥51.0(7.5折) 定价  ¥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1918-1936-天津银行公会研究 版权信息

1918-1936-天津银行公会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详细探讨了天津银行公会诞生的社会与行业历史背景,其日常决策、财务管理和经费分担制度演进的过程,以及在便利会员营业、维护市场秩序、沟通银行与政府方面的业务活动;考察天津银行公会的外部联系情况,通过对政府借贷市场、检查准备金案和维持直隶省钞案等历史事实的考察,深入分析了天津银行公会与政府和其他商人组织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天津银行公会在稳定金融市场、构建市场运行基础和塑造金融制度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1918-1936-天津银行公会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的研究对象是1918-1936年的天津银行公会,研究目的是探讨天津银行公会诞生、存在与发展的规律及其外部联系,以为我们今天所面对的问题提供一些历史的借鉴。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聚焦于天津银行公会本身,详细探讨了天津银行公会诞生的社会与行业历史背景,其日常决策、财务管理和经费分担制度演进的过程,以及在便利会员营业、维护市场秩序、沟通银行与政府方面的业务活动。下篇考察天津银行公会的外部联系情况,通过对政府借贷市场、检查准备金案和维持直隶省钞案等历史事实的考察,深入分析了天津银行公会与政府和其他商人组织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天津银行公会在稳定金融市场、构建市场运行基础和塑造金融制度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本书的研究不仅丰富了近代中国行会史的研究成果,而且深化了我们对近代中国政府、商人组织与商人三者关系的认识,对于我国当前规范发展行业协会、商会,使其在现代市场体系中发挥积极作用,具有一定的历史借鉴意义。

1918-1936-天津银行公会研究 目录

导 论

上 篇
**章 天津银行公会诞生的历史背景
  **节 社会转型背景
  第二节 行业发展背景
  第三节 天津银行公会的创设及其主要会员
第二章 天津银行公会制度的制度演进
  **节 日常决策制度
  第二节 财务管理制度
  第三节 经费分担制度
  第四节 制度演进的内在逻辑
第三章 天津银行公会的业务活动
  **节 便利会员营业
  第二节 维护市场秩序
  第三节 沟通银行与政府

下 篇
第四章 天津银行公会与政府借贷市场
  **节 直隶省地方政府信用与政府借贷市场
  第二节 商人组织在解决政府承诺问题中的作用
  第三节 直隶省地方政府借贷市场中的银行公会
第五章 天津银行公会与金融制度塑造:检查准备金案
  **节 弱政府背景下的政策执行
  第二节 检查准备金案的经过
  第三节 天津银行公会行为的内在机理
第六章 天津银行公会与货币信用维护:维持直隶省钞案
  **节 20世纪20年代直隶省银行挤兑风潮
  第二节 政府与商人组织共同维持省钞
  第三节 维持省钞失败的原因
结 语
附 录Ⅰ 天津银行公会存在与发展的内在逻辑探析(1918-1936)
附 录Ⅱ
参考文献
后 记
展开全部

1918-1936-天津银行公会研究 作者简介

张百顺,男,1985年生,河南淮阳人。2011年6月毕业于兰州大学经济学院,获经济学硕士学位,专业为政治经济学;2015年6月,毕业于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获经济学博士学位,专业为经济史。研究领域为货币金融理论、近代中国金融史等。现任山西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经济系主任。在《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城市史研究》等期刊上发表过数篇论文。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