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1842-1997-荣归-香港回归的前前后后

1842-1997-荣归-香港回归的前前后后

“中国作协重点扶持作品”、 “2017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

作者:余玮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7-01
开本: 32开 页数: 409
读者评分:5分4条评论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22.4(3.8折) 定价  ¥5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1842-1997-荣归-香港回归的前前后后 版权信息

1842-1997-荣归-香港回归的前前后后 本书特色

该书系“中国作协重点扶持作品” “2017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
分为4个部分:世纪之痛、香江梦魇、唇枪舌剑、回归之旅,共36章。主要讲述了自古以来,香港就是中国的领土,由中国政府管辖。她经历了英国殖民统治,经历了抗日战争、十年内战,走过风风雨雨。新中国成立后,中英几次正面交锋谈判,双方终于在《联合声明》上签字。回归之旅历经坎坷,但因为中国政府的坚定与坚持,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家了,国旗、区旗、八一军旗交相辉映于香港上空。故事引人入胜,扣人心弦。

1842-1997-荣归-香港回归的前前后后 内容简介

该书系“中国作协重点扶持作品” “2017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
2017年7月1日正是香港回归20周年纪念日,这个重要时间节点推出本书意义重大。本书全方位解密:香港原本可提前50多年回归祖国的真相;香港回归中英的首次交锋内情;驻港部队组建的前前后后;政权交接仪式上升旗与降旗1秒之差的背后较量……
三个不平等条约的“有效论” “三脚凳” “经济牌” “民意牌”……与中国讨价还价,以撒切尔夫人为代表的英国极力阻挠香港回归进程,结果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本书有真相、有细节、有秘闻……

1842-1997-荣归-香港回归的前前后后 目录

目录一 世纪之痛
1. 秦始皇始,香港地区就一直在中国中央政府的管辖之内,直到英国侵占香港以前,从未间断过。有关“香港”地名的来历说法不一,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地名大致*早出现在明朝,且*初是指一个小港湾,后才扩大为对整个岛屿的称谓
2.“海岛和半岛收藏家”用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南大门,于是把侵略的魔掌伸向了中国香港。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终被革职、发配。子虚乌有的《穿鼻草约》,只不过是英国人的外交讹诈而已。国耻,自《南京条约》的签订开始
3. 渐渐地,香港有了一个完整的殖民地政府。世界上罕见的宏伟壮观的宫苑被“两个强盗”洗掠一空,化成一片焦土。强占—强租—割占,九龙在英国侵略者的阴谋与阳谋之中与亮闪闪的刺刀下“被迫”脱离中国的版图
4.“得陇望蜀”的英国并未放弃进一步占据中国领土的图谋,便开始策划新的拓界方案。李鸿章屈从于压力,代表无能的清政府与趁火打劫的英国佬签下了《专条》。米字旗在新界升起时,空中浓重的阴云如铅似墨
5. 义律首倡香港“自由港”化,历任港督都是在义律总体构想的框架下进行治港,并加以发挥的。香江怒潮之中,维多利亚港一度变成了“死港”,商业一落千丈。香港在“长大”与“繁荣”背后有着广为人知的血腥和残酷
6. 香港沧海变桑田的开山填海计划一波三折,历经数任港督,碰过N 次“钉子”,还走上过特别法庭。*终,乱石遍地的海滩一次次向外推进,一时弥解了港岛的地荒。“香港奇迹”的今天,凝聚有炎黄仔摸爬滚打的血与泪
二 香江梦魇
7. 这块土地曾是他革命思想的发轫之地,也是他革命活动发端之地。港英政府曾对他下达过驱逐令,港英当局曾在他就任“非常大总统”时无理干涉和禁止民众庆祝。*后一次离港时,他不禁双眼湿润……
8. 日机突然出现在九龙上空,启德机场的军用飞机与民航机化成一片残骸。于是,160 万香港人过了一个“黑色圣诞”,米字旗换成了太阳旗。在日治的3年多时间,香港沦为人间地狱。然而,不屈的中国人反日活动从无间断
9. 中华民国政府以“反法西斯战争同盟国”身份在“平等新约”外交谈判中,首次直接向英国正式提出“收回新界”的要求。在“倾斜的谈判桌”上进行的每一次收回主权的外交努力,*终成为“新的不平等”的耻辱
10. 有隐情的蒋介石根本就没有打算借日军投降之机,收回香港。而卖国贼一次次争取他名义上行使作为中国战区统帅在香港受降的权力。于是,曾经向日军屈膝投降的大不列颠帝国又恢复了在中国这块领土的横行时期
11. 新中国成立前夕,20 多批民主精英竟是在英、美和国民党特工人员眼皮监视下秘密离开香港,回归祖国怀抱的。势如破竹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至粤港边界后戛然而止,港督葛量洪一直悬着的心这时才暂时松懈下来
12.“两航”起义尽管惊心动魄,起义人员*终平安回到中国内地。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没有用军事手段“把红旗插上香港太平山”,在新的国际形势下考虑,作出了“暂时维持现状不变”以“长期打算、充分利用”的战略决策
13. 早在1950 年1 月英国承认中国是合法政府,但在22 年之后才与中国正式建立大使级关系。
本是一场简单的劳资纠纷,结果转化成香港左派和港英政府的政治斗争。一时间,整个香港地区街市萧条、繁华失色
14. 朝鲜战争改变了香港经济发展的轨道,使她踏上了工业化的道路。之后,香港经济一次次转型,成就国际经济大舞台的主角之一。一位位叱咤香港商界的风云人物横空出世,向世界显示港人的聪明才智和开拓精神
三 唇枪舌剑
15. 同希思谈到香港问题时,毛泽东用他那巨人般的手一挥,指着坐在不远处的邓小平等人说:“是他们的事情了。”经验丰富的邓小平对于英国方面以土地契约问题“偷步”香港九七前途问题的小动作十分敏感,明确地表示没有回旋余地
16. 英国工党领袖卡拉汉、外交大臣卡林顿、港督麦理浩、副外交大臣兼掌玺大臣阿特金斯、前首相希思……在近两年的时间内,英方一次次向中方探虚实。中国终于开始把解决香港前途问题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17. 中英两国领导人在解决香港问题上开始了**次正面交锋。面对以强硬著称的“铁娘子”的挑战,邓小平不急不躁、寸步不让。撒切尔夫人落寞地走出大会堂,神思恍惚的她高跟鞋与石阶相绊,使身体顿失平衡,栽倒在石阶下
18. **阶段谈判以撒切尔夫人在主权问题上作出有条件的让步,以及中国同意暂时搁置主权之争而结束。邓小平强调,第二阶段谈判日期要设限,以1984 年9 月为*后期限,不能任由英国人无限期地拖下去,否则单方面宣布方案
19. 三脚凳、经济牌、民意牌……一次次讨价还价,又一次次“流产”,*终还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谈判出现僵局,港人信心不足,股票、楼市大幅下跌,港元与美元的兑换率一路狂泻。港府不得不硬起头皮干预“金融风暴”
20. 谈判桌上进行紧张的秘密会谈,谈判桌下又骤起风波,中方强烈表示“香港不能有任何独立的声音”。杰弗里·豪访华后强调,“九七”后继续管治香港“不切实际”,认为“出卖”(香港)是错误的,表示届时不会把“烂摊子”交回中国
21. 五星红旗和八一军旗应该同时高高飘扬在香港岛的上空,缺一不可。中英谈判再度出现僵局时,杰弗里·豪风尘仆仆赶往北京。古稀的东方老人掐指而数五点希望,让伊文思心底暗暗佩服,更让尤德暗暗吃惊
22. 9 月26 日,他们起立交换文本的一刹那,大厅里响起雷鸣般的掌声。12 月19 日,他们代表各自政府在《联合声明》及其附件上郑重签字的一刹那,全场一片寂静,只有摄影机和照相机荧光频闪——世界外交史上的杰作由此诞生
四 回归之旅
23.“‘12 年大变,50 年不变’,我们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出现。”中方及时戳穿了英方按照自己的意愿对香港政制进行改造从而改变原有的政治生态的“小动作”。在一片政见不同的声浪中,中英双方的接触仍照常进行
24. 在特殊时期,英方开始竭力对中国施压,以促使中国政府按其意见修改基本法草案。几上几下,反复修改,字字千金的有“小宪法”之称的“一国两制”大法典终于问世。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区徽图案也获得通过
25.“玫瑰园计划”一提出,香港人士即提出质疑。中方对这项世界建筑史上罕见的规模空前、耗资巨大的“你请客,我埋单”的工程表示难以理解。经过长达11 个月的谈判,才得以正式签署有“第二个联合声明”之称的《谅解备忘录》
26. 彭定康在英国大选中惨遭冷遇,失去议员席位,就在他失意之时,梅杰决定把这位曾力保保守党江山不失的年轻政客派往香港担任末代港督,以感念他支持自己登上首相宝座有功。当天,荣幸的香港市民就握到了这位新到“平民港督”的手
27. 3 个月后,彭定康显现真面目,抛出政改方案,向中方发难。保守党“英国制造”,彭定康“香港加工”,两者合起来向“中国推销”的政改方案背后有图谋。英方早已拟好、港督执行导演的“剧本”才亮相,就激起中方强烈反应
28. 中国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临时加以修改,紧急改变有关措辞。旧香港到新香港的“直通车”因英方的破坏而“不通”,中方不得不“另起炉灶”,着手搭建未来香港特别行政区“炉灶”,筹划未来香港的蓝图
29. 筹委会的成立,宣告预委会的使命圆满完成,标志着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的工作进入具体落实阶段。香港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的产生,标志着英国在香港150 多年的殖民统治即将结束,香港新时代即将开始
30. 船王之子继承父业在航运界大展拳脚时,世界航运业明显出现过剩,“东方海外”像一艘搁浅的巨轮濒临瘫痪。他不敢相信这些冰冷陌生的面孔就是当年对父亲和自己热情有加的“朋友”和客户。“8 年抗战”后,起死回生
31. 对政治兴趣索然的“东方海外”主帅,开始亦政亦商的传奇生涯,在商界屡创奇迹,在政坛上亦平步青云。首任特首竞选场上,半路一次次杀出一个个“程咬金”,董建华这位没有引起多大注意的“黑马”*终把舵承载着650万港人的“大船”
32. 周南两度泪洒灵堂,江泽民哽咽致悼词。一位香港市民给治丧委员会寄来了一捧泥土,信中写道:“虽然邓先生不能于有生之时踏足香港的土地,还是希望在他去世之时能把香港的泥土放在他的脚下,让我们完成他遗愿。”
33. 全国“两会”上,回归成为*热门的话题。总理在报告中讲到香港回归时,万人大厅里掌声雷动。倒计时进入*后100 天,聚在天安门广场上的人们齐声呼唤:“香港,回家!”“香港,回家!”欢呼声、掌声久久回荡
34. 中英联合联络小组经过长达7 年的谈判,终于就军事用地移交达成全面协议。驻港英军开始逐步撤离香港,一些军事组织先后解散,一些军营或军事基地相继关闭。一流的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正式组建,《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驻军法》正式通过
35. 香港14 处军营同时升起五星红旗,陆、海、空三军兵分5 路冒雨进驻。虽然暴雨如注,可丝毫没有减弱香港同胞迎接解放军的热情,感人的场面使驻港部队官兵热泪盈眶。7 月1 日的香港,国旗、区旗、八一军旗交相辉映
36. 那面蓝底米字旗和绘有皇冠狮子、米字图案的港旗缓缓垂落,紫荆花区旗与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高高飘扬。为了这一刻,炎黄子孙等待了一个半世纪,多少人在此时热泪盈眶。政权交接仪式上,升降旗1 秒之差的背后有较量
展开全部

1842-1997-荣归-香港回归的前前后后 作者简介

余玮,红墙作家、红色文献研究专家、高端专访媒体人。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有《新闻老照片的背后——红墙摄影家镜头中的共和国往事》
《知情者细说*》 《红色书笺背后的周恩来》 《敦厚朱德》 《平民邓小平》 等,并有作品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文。曾获“全国优秀畅销图书奖”等奖项,多部作品被确定为中国作协重点扶持作品。

商品评论(4条)
  • 主题:回家真好。

    百年耻辱一朝雪!沧桑难掩中华志!

    2023/6/2 10:46:08
    读者:pen***(购买过本书)
  • 主题:

    这本书性价比很高啊,有一定厚度,开本也大,塑封完整成色很新。

    2023/3/4 8:42:12
    读者:ztw***(购买过本书)
  • 主题:

    很大很厚,全新带塑封,关于回归的前因后果、具体过程介绍得很翔实。

    2022/3/18 8:43:19
    读者:mor***(购买过本书)
  • 主题:

    品相完美,详述了香港回归前后的故事,很荣幸能生于香港回归之年

    2021/11/25 21:03:13
    读者:ztw***(购买过本书)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浏览历史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