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与主要经济体发展道路比较研究

中国与主要经济体发展道路比较研究

作者:涂勤等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03-01
开本: 32开 页数: 181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24.8(5.5折) 定价  ¥4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与主要经济体发展道路比较研究 版权信息

中国与主要经济体发展道路比较研究 本书特色

涂勤、田丰、田慧芳、宋锦、毛日昇所*的《中国与主要经济体发展道路比较研究/智库丛书》主要归纳和总结中国的经济发展道路,并借鉴主要经济体的发展道路,为中国今后的发展提供初步建议,并对中国发展道路进行简要概括,简述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经济成果,并分析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经济今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进行了简要分析。

中国与主要经济体发展道路比较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归纳和总结中国的经济发展道路,并借鉴主要经济体的发展道路,为中国今后的发展提供初步建议。本书分为5章:**章对发展道路的内涵进行概述,并对中国发展道路进行简要概括。第二章是简述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经济成果,并分析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第三章对八个世界主要国家(美国、德国、英国、印度、俄罗斯、巴西、日本、韩国)的发展道路进行归纳分析,为中国今后的发展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第四章对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并对中国经济今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进行了简要分析。第五章结合国家开发银行的定位和职能,对国开行在今后国家发展过程中能起到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中国与主要经济体发展道路比较研究 目录

**章 发展道路的内涵一发展道路的界定(一)概述(二)1949年以来的中国发展道路二关于中国发展道路的主要观点(一)概述(二)关于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主要争议和疑虑(三)华盛顿共识和北京共识三本书对中国发展道路的定义 第二章 中国改革开放35年来的发展成就及其基本经验一中国改革开放35年来的经济成就二主要生产要素的作用(一)劳动要素供给和“人口红利”的作用(二)物质资本投入的作用(三)技术进步、人力资本和生产效率提升的作用(四)对外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三制度创新与中国经济发展(一)一般性解释(二)中国的特殊性——有效激励(三)有效激励一:财政激励(四)有效激励二:官员晋升四中国的基本经验(一)政治和社会稳定(二)诱致性制度变迁和渐进式改革(三)政府主导型的经济改革 第三章 世界主要国家发展道路分析一美国发展道路(一)美国经济发展历史简述(二)美国的发展道路和经验(三)美国发展道路对中国的启示二德国发展道路(一)德国经济发展史简述(二)德国快速工业化后期的发展道路和经验(三)德国发展道路对中国的启示三英国发展道路(一)英国的经济发展历史简述(二)英国快速工业化后期的发展道路和经验(三)英国发展道路对中国的启示四印度发展道路(一)印度经济发展历史简述(二)印度的发展道路和经验(三)印度发展道路对中国的启示五俄罗斯发展道路(一)俄罗斯的经济发展简史(二)俄罗斯工业化后期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三)俄罗斯发展道路对中国的启示六巴西发展道路(一)巴西的经济发展简史(二)巴西发展道路的经验与教训(1964—20l2年)(三)巴西发展道路对中国的启示七日本发展道路(一)日本经济发展历史简述(二)日本快速工业化后期的发展道路和经验(三)日本发展道路对中国的启示八韩国发展道路(一)韩国经济发展历史简述(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经验和教训(三)韩国发展道路对中国的启示 第四章 中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及路径一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一)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问题对经济持续增长的制约(二)中国经济发展面临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三)中国面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技术进步和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挑战(四)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道路面临着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瓶颈,生产要素的宏观配置隐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二中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及路径(一)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二)缩小收入、城乡、地区三大差距(三)鼓励科技创新,提高产业竞争力,走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四)走城镇化道路,提高城镇化率(五)全面提升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中国与主要经济体发展道路比较研究 作者简介

涂勤,经济学博士。中国社科院世界政治与经济研究所,经济发展研究室助理研究员。研究领域国际贸易、外商直接投资、技术进步与创新、汇率。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