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外交密档:第九卷:一:中德外交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外交密档:第九卷:一:中德外交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2-01
开本: 30cm 页数: 196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203.0(7.0折) 定价  ¥29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外交密档:第九卷:一:中德外交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1544667
  • 条形码:9787511544667 ; 978-7-5115-4466-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外交密档:第九卷:一:中德外交 本书特色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重点选题获2016年度国家出版基金收录了大量散佚在国外的珍贵的原始资料使中国共产党用外文对外进行新闻传播的历史提前到了1930年本套图书获得2016年国家出版基金。 本套图书入选2015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重点选题。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外交密档》系列丛书首次以“外交”的视角,搜集、整理了大量的一手资料,收录了以往很少被关注的德国、意大利、印度等国与中国的外交史料。客观真实地反映了二战中,中国与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印度等国的外交,为学者研究提供了宝贵可靠的研究资料。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外交密档:第九卷:一:中德外交 内容简介

本套书共分为十卷。系统、全面地对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外交密档进行了科学整理, 广泛辑录了抗战时期民国政府与英、美、法、德等国家官方交往的文件, 有政府声明、宣言、协定、照会、密函等档案文献, 其中有大量档案系首次公开发展, 也包含了大量翻译各国尚未公开的外交文件及档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外交密档:第九卷:一:中德外交 目录

人名索引
**章 南京国民政府与德国外交关系
一、蒋介石为全面加强中德合作致塞克特函稿
二、希特勒为发展对华合作事致蒋介石电
三、蒋介石为促进中德全面合作复希特勒函稿
四、蒋介石为答谢赠照致希特勒函稿
五、蒋介石为发展中德军事经济合作致柏龙白函稿
六、克兰报告与德方要员商谈中德关系事致蒋介石等电
七、翁文灏致塞克特贺寿电稿
八、塞克特为德方指派莱谢劳访华事致蒋介石函
九、柏龙白为莱谢劳访华及向蒋介石赠车事致蒋介石函三件
一〇、克兰转呈柏龙白贺蒋介石寿电致翁文灏函
一一、莱谢劳为蒋介石贺寿来往电
一二、蒋介石致柏龙白贺电稿
一三、国民政府向德方要员授勋草案
一四、托马斯为答谢中方授勋致蒋介石函
一五、克兰为确立“中德合作基础”致蒋介石报告主文
一六、徐道邻拟《促进中德邦交办法》
一七、德国远东经济考察团访华史料一组
一八、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德要员来往电
一九、驻德大使程天放欢迎孔祥熙访德致南京外交部电
二〇、财政部抄录齐峻关于中德关系现状之报告
二一、德国派员赴滇办理领事事务有关文件
二二、徐道邻著《德意志与中日两国之外交关系》
二三、徐道邻拟《德国在东三省之贸易》
二四、就日本军官参观德国莱因钢厂供华军械事中德交涉电
二五、关于德日签订反共协定及其对华影响问题中德来往电
二六、实业部抄送《日德防共协定**声》一文致外交部等公函
二七、德国驻华大使馆为德侨在牯岭被捕事致中国外交部函
二八、桂永清、陈介等为德国调停中日战争及拟承认汪伪事致蒋介石密电一组
二九、外交部通告对德意断交致财政部公函
三〇、行政院为对日德意三国断交并宣战事致财政部训令
三一、凌其瀚拟《德意驻渝大使馆人员撤退办法大纲》
三二、有关旅华德侨撤退回国文件一组
三三、齐悛关于中德断交后合步楼公司处理问题之签呈
三四、齐悛关于处理留渝德侨之签呈
三五、蒋介石为保护德方驻渝代表韦尔纳致翁文灏代电
三六、财政部为派员出席敌国侨民问题处理会议致外交部公函
三七、经济部暨资源委员会关于战后对德索赔问题核实有关数据文件一组
三八、外交部条约司拟《对德和平条约我国拟提条约草案》
三九、罗伯特·马丁著《德国纳粹集团势力在中国商界复兴》

第二章 德国军事、经济顾问在中国
一、外籍顾问延聘手续归由军政部统一办理文件
二、关于改进德籍军事顾问聘用方法文件一组
三、佛采尔拟聘任德籍顾问办法及其实施情况
四、克兰为聘用德籍技术顾问事致资源委员会函
五、列蒲山为愿来华担任顾问事致翁文灏报告
六、克兰为聘请德国参谋军官事致翁文灏函
七、军委会办公厅关于委任法肯豪森为军事总顾问致参谋本部公函
八、法肯豪森关于来华德籍顾问任用及管理问题致王文宣函
九、德国顾问在华工作分配统一览表
一〇、德国专家在华工作津贴办法
一一、军委会办公厅、军政部等关于抗战开始后可“照常信任”德国专家来往文电
一二、合步楼公司为派遣顾问指导供华火炮使用等问题致何应钦函
一三、佛采尔关于发展、整理中国军队致蒋介石建议书两件
一四、克兰为蒋介石筹划设立“实力中心点”组织之建议
一五、法肯豪森关于中国抗日战备之建议书两件
一六、列蒲山呈何应钦《关于国防经济研究委员会之建议》
一七、克兰拟《中国政府更新组织之商榷》
一八、克兰拟《发行建国公债之建议》
一九、法肯豪森拟《关于整理军平时驻地暨弹药补给准备之建议》
二〇、施太乃斯提议中国效仿德国组织“冲锋队”之建议
二一、列蒲山拟《国防经济及其使命》
出版后记
展开全部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外交密档:第九卷:一:中德外交 节选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外交密档(第9卷):中德外交1》:  1932年12月  (一)中德天然之友谊  我国之倡联德之说者,其*要之理由:谓德为工业国,②我为农业国。③我富原料,彼余机械,以此有余,济彼不足,故皆有利而无所害。然此仅诸理由之一端也,实不足以圆其说。盖如仅就经济言之,世界上工业国,除德国外尚甚多也,无不可以彼之所余,济我不足,而乐得我之原料为资源。然则我何故舍英美法日而必以德为可联者哉?试言其故。  1.德国非帝国主意国家  世界强国,盖无不为工业国,而亦无不有殖民地。有殖民地,而后帝国主义压迫侵略之势成。盖工业国而无殖民地,不过国际上一匠人耳,经营售授,不失平等。然一有殖民地,逐渐生奴主之势,而工业乃成一侵略工具,此不可不注意者一。当今列强,除日本外,皆在欧美,去我甚远,然一有殖民地,则渐与我壤地相接,而利害冲突,在所不免。故法之安南,英之印度,本非强邻,而一旦有事,皆成顾虑,此不可不注意者二。德国战后,殖民地尽失,虽以工业立国,不过国际间一制造家耳。又以条约关系,与我地位平等,无复压迫侵略之势,此我之宜联德者一。  反对帝国主义之共同立场  我国受条约之束缚,经济之侵略,极力思脱离帝国主义威势之束缚。德国战后,受条约之束缚,战债赔款之重负,军备军器之限制,其受帝国主义之压迫,有甚于我,其思脱离其威势,亦与我同。故德国战后,对中国向表好感,而其民族,尤渐知注意中国,而求相互了解,此亦同病相怜,使之然也。有此反对帝国主义之共同立场,此我之宜联德者二。  2.中俄德大陆同盟政策  欧洲各国*近外交情势:英国保守其传统政策,所谓“维持均势”者是也。战前联法以倾德,战后则袒德以抗法,近岁则与美渐近,而去法益远。英人之长,在头脑冷静,洞晓利害,注意事实,而不重情感,故能尽纵横捭阖之能。法国以历史关系,与强邻之德,结为世仇,相忌不下。故其外交上,除求保障本国之安全外,无复政策可言。盖苟欲自强,必先弱德,而凡足以害德者,皆法之利也。成见既形,故外交上尽为被动,而不能主动。德国外交政策,在俾斯麦当国时,在结俄亲奥,以抗英法,因之称雄一时。逮威廉二世亲故,一反哲谟,舍强大之帝俄,结颓败之奥匈。欧战一役,终至大败。战后虽渐与英结近,力谋自强,然固知英国之不易友也。英何以在战前反德,而战后袒德,其用心何在,德国固甚明了。然以利害之故,虽明知被动,而不能不与英周旋。而虽与之周旋,又无时不虑其反复。故德国一面欲脱离英国之牢笼,由被动者而为自动者,一面回想俾相之伟绩,知以地理之形势,及经济之相关,外交上必须恢复联俄,于是中俄德大陆同盟之说,乘机以起。  德国战后外交家,可分两派:一则趋西,一则东向。趋西者本欧洲国家之立场,思与法国尽弃前嫌,努力妥协,俾西境可相安一时。此外再与英谋一致行动,而成一英法德之协调,作欧洲之中坚,此派首领为已故之外交总长斯脱莱斯曼(Stresemann)。东向者知德法异种异族①之不可久合,平时未尝不可友好,一旦有事之秋,旧怨必不可忘。而英国以亚东属地之故,欧陆上之兴趣已微,且其外交上纵横之能,德国尝试已屡,则其交好亦祗可暂而不可常,故以为英法德协调之必不可能,而倡联英法不如联俄之说,不取欧洲立场,而取大陆立场,此派首领为已故之驻美大使马尔赞(Maltzan)。  ……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外交密档:第九卷:一:中德外交 作者简介

本书编委会,其成员由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多个科研院所的专家和学者组成。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