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产业结构对长期贸易失衡影响机制研究

产业结构对长期贸易失衡影响机制研究

作者:刘茜著
出版社:天津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12-01
开本: 32开 页数: 232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27.2(6.8折) 定价  ¥4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产业结构对长期贸易失衡影响机制研究 版权信息

产业结构对长期贸易失衡影响机制研究 本书特色

由刘茜*的《产业结构对长期贸易失衡影响机制研究》根据现实情况对传统贸易均衡理论提出了质疑;根据事实数据表现,无论美国、英国等贸易逆差国家还是德国、日本等贸易顺差国家,无论在固定汇率制度时期还是在浮动汇率制度时期,既不曾自动实现过贸易均衡,也不曾将“贸易均衡”当作制定贸易政策的目标。因此,本书在系统梳理该领域国内外研究文献(**、2章)以及贸易失衡格局演变的基础上(第3 、4章)概括出其间的因果关系作用和作用机制间逻辑关系(第5章),在此基础上本书首先界定了经常账户的形成,然后利用新凯恩斯主义在货币经济学中使用的DSGE模型,引入货币和利息率,摆脱了货币中性对利用该模型研究货币问题的束缚,在区分高端服务业与实体经济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从产业结构说明贸易状态的数学模型(第6章),并利用计量经济学对该理论进行经验检验(第7章),*后本文对产业结构决定贸易状态的理论进行了案例分析(第8章),并提供了其基本政策含义的诠释(第9章)。

产业结构对长期贸易失衡影响机制研究 内容简介

由刘茜著的《产业结构对长期贸易失衡影响机制研究》根据现实情况对传统贸易均衡理论提出了质疑;根据事实数据表现,无论美国、英国等贸易逆差国家还是德国、日本等贸易顺差国家,无论在固定汇率制度时期还是在浮动汇率制度时期,既不曾自动实现过贸易均衡,也不曾将“贸易均衡”当作制定贸易政策的目标。因此,本书在系统梳理该领域国内外研究文献(第1、2章)以及贸易失衡格局演变的基础上(第3、4章)概括出其间的因果关系作用和作用机制间逻辑关系(第5章),在此基础上本书首先界定了经常账户的形成,然后利用新凯恩斯主义在货币经济学中使用的DSGE模型,引入货币和利息率,摆脱了货币中性对利用该模型研究货币问题的束缚,在区分高端服务业与实体经济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从产业结构说明贸易状态的数学模型(第6章),并利用计量经济学对该理论进行经验检验(第7章),*后本文对产业结构决定贸易状态的理论进行了案例分析(第8章),并提供了其基本政策含义的诠释(第9章)。

产业结构对长期贸易失衡影响机制研究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思路 1.1.1 选题背景 1 1.2 研究思路 1.2 研究方法、创新及不足之处 1.2.1 研究方法 1.2.2 创新 1.2.3 不足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政策对全球贸易失衡的影响研究综述 2.1.1 汇率变动对贸易失衡的影响研究综述 2.1.2 “双赤字”假说 2.2 金融发展对全球经济失衡的影响研究综述 2.2.1 “全球储蓄过剩”假说 2.2.2 金融深化对贸易的影响综述 2.2.3 “新国际分工论” 2.3 经济内部视角对全球贸易失衡的影响研究综述 2.3.1 人口年龄结构对贸易的影响 2.3.2 产业结构变动对贸易的影响 2.4 其他因素对全球贸易失衡的影响研究综述 2.4.1 制度差异对贸易的影响 2.4.2 生产率的冲击对贸易的影响 2.5 全球失衡的持续性文献综述 2.5.1 全球失衡可持续 2.5.2 全球失衡不可持续 第2章 贸易失衡格局的演变及模型的现实基础 3.1 贸易失衡格局的变迁 3.1.1 金本位时期的贸易失衡(1870一1914年) 3.1.2 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的贸易失衡(1945—1973年) 3.1.3 两次“石油冲击”时期的贸易失衡(1974—1979年) 3.1.4 20世纪s0年代的贸易失衡(1980—1989年) 3.1.5 20世纪90年代的贸易失衡(1990—1999年) 1.1.6 21世纪以来的贸易失衡(2000年至今) 3.2 模型的现实基础——不同经济体的产业结构的变迁 3.2.1 主要经济体非工业化的演进 1.2.2 主要经济体经济虚拟化的演进 第4章 产业结构与贸易失衡的国别分析 4.1 美国产业结构的长期变化与贸易状态 4.1.1 产业结构的分类 4.1.2 美国产业结构的长期趋势. 4.1.3 美国贸易状态的长期演变趋势 4 2 其他典型国家的例证 4.2.1 典型的例证之一:英国、日本、德国 4.2.2 典型的例证之二:意大利、法国、欧盟 4.2.3 典型的例证之三:中国、俄罗斯、南非、印度 第5章 产业结构与贸易失衡之间的逻辑关系 5.1 经济增长支柱的变化与产业结构变动 5.1.l 真实财富与实际GDP 5.1.2 高端服务业的GDP创造与货币 5.1.3 自我膨胀的高端服务业 5.1.4 金融创新对GDP的贡献 5.2 产业结构演变与贸易状态的关系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产业结构与贸易状态的理论模型 6.1 经常账户的决定 6.2 货币非中性的理论框架 6.2.1 家庭的均衡 6.2 2 厂商的均衡 6.2.3 一般均衡 6.3 产业差异与贸易状态差异的DSGE模型 6.3.1 模型设定 6.3.2 均衡条件 6.3.3 稳态 6.4 经济虚拟化与经常账户的关系:投资.储蓄视角 6.4.1 经济虚拟化对国民收入及各组成部分的影响 6.4.2 经济虚拟化对经常账户的影响 6.5 产业结构变动与经常账户的关系:净出口视角 6.5.1 模型基本假设 6.5.2 模型分析 第7章 产业结构变动与贸易失衡关系的计量分析 7.1 汇率变动与产业结构对贸易失衡的影响的实证分析 7.1.1 统计性分析. 7.1.2 计量研究 7.1.3 结论 7.2 产业结构变动对贸易失衡的短期效应实证分析 7.2.1 模型设定 7.2.2 实证分析 7.2.3 稳健性检验 7.3 产业结构变动对贸易失衡的中长期效应实证分析 7.3.1 模型设定 7.3.2 实证分析 7.3.3 稳健性检验 7.4 经常账户与产业结构的关系:双向影响 7.4.1 面板vAR模型设定 7.4.2 实证分析 7.4.3 结论 7.5 经常账户与经济虚拟化的”介稳性”关系 7.5.1 面板门限模型设定 7 5.2 实证分析 7.5.3 结论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经常账户与产业结构之间关系的案例分析 8.1 经常账户与产业结构的关系:以美国为案例 8.1.1 经验观察与统计性分析 8.1.2 实证分析 8.1.3 结论 8.2 经常账户与产业结构的关系:以新兴市场国家为案例 8 2.1 实证分析 8.2.2 结论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9.l 贸易失衡的风险 9.1.1 硬着陆风险 9.1.2 过度风险投资 9.1.3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9.2 贸易失衡的对策 9.2.1 国际层面 9.2.2 国家层面 9.3 理论上的主要结沦与政策含义 9.3.l 理论结论意义 9.3.2 理论政策含义 9.4 中国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及应对对策 9.4.1 中国面临的风险和挑战 9.4.2 中国的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