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栎属植物毒理学

栎属植物毒理学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1-01
开本: 32开 页数: 191
本类榜单:农业/林业销量榜
中 图 价:¥31.9(5.5折) 定价  ¥5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栎属植物毒理学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1629630
  • 条形码:9787511629630 ; 978-7-5116-2963-0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栎属植物毒理学 本书特色

  史志诚、尉亚辉、李引乾编*的《栎属植物毒理 学》系统阐述了山毛榉科栎属植物的生物学特性、有 毒种及其分布与生境特点;栎属植物的有毒成分;栎 属植物中毒造成的经济损失;栎属植物毒理学研究简 史;栎属植物中毒的发病规律;栎丹宁的中毒机理, “栎丹宁生物活化假设”的提出及其证实与再证实, “水解丹宁生物活化理论”的实践应用;栎丹宁的比 较毒理学;栎丹宁中毒的解毒促排技术;牛、羊、鹿 、马等动物的栎属植物中毒及其防控技术;*后介绍 了栎属植物的利用与脱毒技术;栎丹宁和植物丹宁的 应用与安全评价。书后附有栎属重要有毒植物、栎属 植物毒理学研究和国际国内学术交流的近50多幅彩色 图片。

栎属植物毒理学 内容简介

该专著系统阐述了山毛榉科栎属植物的生物学特性、有毒种及其分布与生境特点;栎属植物的有毒成分;栎属植物中毒造成的经济损失;栎属植物毒理学研究简史;栎属植物中毒的发病规律;栎丹宁的中毒机理,“栎丹宁生物活化假设”的提出及其证实与再证实,“水解丹宁生物活化理论”的实践应用;栎丹宁的比较毒理学;栎丹宁中毒的解毒促排技术;牛、羊、鹿、马等动物的栎属植物中毒及其防控技术;*后介绍了栎属植物的利用与脱毒技术;栎丹宁和植物丹宁的应用与安全评价。书后附有栎属重要有毒植物、栎属植物毒理学研究和国际国内学术交流的近50多幅彩色图片。

栎属植物毒理学 目录

**章 栎属植物的生物学与有毒成分**节 山毛榉科的栎属植物一、山毛榉属植物的生物学特性二、山毛榉科植物的有毒种属第二节 栎属植物的生物学特征一、栎属植物的生物学特性二、栎属植物的两个亚属三、栎属有毒种的分布与生境特点 第二章 栎属植物毒理学研究简史**节 栎属植物中毒及其经济损失一、栎属植物引起动物中毒二、栎属植物中毒的危害与经济损失三、进入2l世纪,中国牛栎树叶中毒呈现零星散发态势第二节 中国栎属植物毒理学研究历程一、中国栎属植物毒理学研究的五个阶段二、中国栎属植物毒理学研究的主要成果三、中国防控牛栎树叶中毒取得的成效第三节 栎丹宁:栎属植物的有毒成分一、栎属植物的有毒成分二、栎属植物中栎丹宁的含量三、栎属有毒植物叶子结构与丹宁细胞 第三章 栎属植物中毒的发病规律**节 栎属植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一、引发动物栎属植物中毒的生物学因素二、地理分布及发病的季节 性特点三、引发动物栎树叶中毒的生态因素第二节 栎叶丹宁生态毒理系统的形成与消亡一、生态毒理系统的基本概念二、栎丹宁的生态毒理系统形成与消亡三、栎林区栎属植物毒性灾害的成因四、日粮控制法用于牛栎树叶中毒的防控 第四章 植物丹宁与栎丹宁的中毒机理**节 植物丹宁的化学结构与特性一、植物丹宁的化学结构与分类二、可水解丹宁三、缩合丹宁四、复合丹宁五、植物丹宁的特性第二节 栎丹宁的理化特性与毒性一、栎丹宁的理化性质与可水解特性二、栎丹宁及其水解产物的毒性第三节 “栎丹宁生物活化假设”的提出一、对栎属植物中毒机理的早期探索二、20世纪70年代的研究进展三、栎丹宁毒理研究的争论焦点四、提出“栎丹宁生物活化假设”的科学依据第四节 证实“栎丹宁生物活化假设”的十项实验一、栎叶丹宁含量的测定与栎叶中低分子酚类化合物的分析二、栎叶丹宁的提取、鉴定与鉴别三、在体外栎叶和栎叶丹宁在瘤胃液中发酵产酚试验四、病牛与健康牛血、尿及胃肠内容物挥发酚的测定五、病牛与健康牛血、尿及胃内容物中酚类化合物的气相色谱分析六、给牛口服一次栎叶后尿液中酚类化合物消长规律七、牛实验性栎叶丹宁中毒实验八、牛实验性连苯三酚中毒实验九、病牛尿液pH值、比重、尿蛋白与酚性物质排出的相关性十、供硫剂对缓解病牛临床症状与降低血酚含量的效果十一、实验结果与结论第五节 “栎丹宁生物活化假设”的再证实一、美国兽医学家的实验证实二、美国毒理学家的实验证实三、德国药理毒理学家的实验证实四、多酚化合物在单胃动物(家兔)体内生物活化的实验研究五、栎林区地表水中酚类化合物的监测六、栎叶丹宁在土壤中生物降解的实验研究第六节 证实“假设”的科学意义一、“假设”的证实阐明了栎属植物的中毒机理二、“假设”的证实为创建“水解丹宁生物活化理论”提供科学依据第七节 丹宁生物活化理论的实际应用一、对牛栎树叶中毒临床诊断与治疗技术的改进二、对牛栎树叶中毒综合防控技术的改进三、对研究相关多酚类化合物毒性机理的启示 第五章 栎丹宁的比较毒理学**节 植物丹宁的比较毒理学一、饲料中植物丹宁的毒性二、医用植物性丹宁制剂的毒性第二节 多酚类化合物的比较毒理学一、人工合成的酚类化合物及其毒性二、棉酚及其毒性三、萘酚的毒性第三节 栎丹宁中毒的解毒促排技术一、硫代硫酸钠解毒排酚原理二、硫代硫酸钠治疗初期病牛的疗效观察三、高锰酸钾对栎丹宁降解产物的氧化作用四、高锰酸钾对牛栎树叶中毒的预防效果五、应用氢氧化钙防治家兔中毒的试验效果 第六章 动物的栎属植物中毒及其防控技术**节 牛的栎属植物中毒一、中毒原因二、临床症状三、病理变化四、诊断五、治疗六、牛栎树叶中毒的防控技术附:牛栎树叶中毒诊断标准与防治原则(SB)第二节 羊的栎树叶中毒一、中毒原因二、临床症状三、病理变化四、诊断五、治疗六、预防第三节 鹿的栎属植物中毒一、长颈鹿饲喂柞树叶和壳斗中毒二、鹿橡子中毒第四节 马的栎属植物中毒一、马的栎属植物中毒二、马栎树叶中毒病例三、预防马橡子中毒的生态防治法第五节 其他动物的栎属植物中毒一、幼犬的橡子中毒病例二、槲树叶引起的长颈鹿中毒三、苏门羚疑似槲树叶中毒四、家兔栎叶丹宁的实验性中毒五、猪和松鼠对橡子的适应性 第七章 栎属植物的应用与脱毒技术**节 橡子资源利用的研究进展一、主要国家研究橡子的重点领域二、橡子淀粉及其制品研究第二节 橡子食用和饲用价值与脱毒利用一、橡子的营养成分二、橡子淀粉及其用途三、橡子的脱毒利用四、人食用橡子粉的安全评价第三节 橡子与栎叶的饲用价值与脱毒利用一、橡子的饲用价值二、栎叶的营养成分三、栎叶的饲用价值四、橡子和栎叶的脱毒利用第四节 橡树与木耳生产一、木耳及其种类二、橡树:生产木耳的重要原料第五节 栎属植物与柞蚕产业一、以柞树叶为食料的柞蚕二、柞蚕产业及其主要价值第六节 橡木与橡树皮的用途一、橡木的特点与用途二、橡木家具的优缺点三、橡树皮与软木加工业 第八章 栎丹宁和植物丹宁的应用与安全评价**节 栎丹宁与葡萄酒一、葡萄酒中所含的两类丹宁二、丹宁:红葡萄酒的灵魂第二节 植物丹宁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一、植物丹宁对食品的色与味的影响二、植物丹宁的抗氧化与自由基清除活性第三节 植物丹宁在日用化学品领域的应用一、植物丹宁在化妆品中的应用二、植物丹宁在其他日化领域的应用第四节 植物丹宁在医药领域的应用一、植物丹宁的抑菌和抗病毒作用二、植物丹宁抗癌变和抗肿瘤作用三、植物丹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四、丹宁对多种毒素的抑制作用第五节 植物丹宁在工业与环保领域的应用一、栲胶的生产与应用二、植物丹宁用于废水处理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栎属植物毒理学 作者简介

史志诚,教授,博士生导师,生于1941年,陕西榆林人。1981年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毕业,同年在东北农业大学获农学硕士学位。曾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第八届和第九届副理事长(1992—2001)、中国农学会第八届副理事长(1997—2002)、中国毒理学会第四届副理事长(2005—2008)、中国毒理学会毒理学史专业委员会主任(1995—2010),是中国**的在农学、畜牧兽医学和毒理学三个***学会任副理事长职务的学者。现任中国毒理学会荣誉理事长,陕西省毒理学会终身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会员,国际毒素学会(IST)会员,西北大学生态毒理研究所所长,陕西省应急管理专家,陕西省反恐怖专家咨询组成员。主要从事生态毒理学、食品安全与管理、毒性灾害、毒理科学发展史与毒物管理史研究。 曾长期从事农牧业生产管理、农业产业经济研究、农业教育、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工作,曾任陕西省农业厅厅长、农业部科技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兼农业与农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兼农业专家组组长。 *有《中国草地重要有毒植物》《植物毒素学》《动物毒物学》《生态毒理学概论》《毒物吉安市》《陕西农业五十年》和《畜产经济概论》等多部*作。曾先后获国家部委和省级科技进步与“丰收计划”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三项。1993年其*作《植物毒素学》获得国际哲数象基金会***作奖。2009年荣获中国畜牧兽医学会授予的“新中国60年畜牧兽医科技贡献奖(杰出人物)”。2013年获第九届国际有毒植物大会“终身成就奖”(The ISOPPLifetime Achieveinent Awards)。2013年获中国毒理学会“贡献奖”。 曾出访加拿大、美国、墨西哥、泰国、新加坡、日本、德国、法国、荷兰、丹麦、比利时、意大利、匈牙利、以色列、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学习考察。1991年在新加坡参加第十届世界毒素大会。他的事迹入编《1992年中国人物年鉴》《当代世界名人传(中国卷)》及《世界名人录》等辞书。 史志诚,教授,博士生导师,生于1941年,陕西榆林人。1981年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毕业,同年在东北农业大学获农学硕士学位。曾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第八届和第九届副理事长(1992—2001)、中国农学会第八届副理事长(1997—2002)、中国毒理学会第四届副理事长(2005—2008)、中国毒理学会毒理学史专业委员会主任(1995—2010),是中国**的在农学、畜牧兽医学和毒理学三个***学会任副理事长职务的学者。现任中国毒理学会荣誉理事长,陕西省毒理学会终身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会员,国际毒素学会(IST)会员,西北大学生态毒理研究所所长,陕西省应急管理专家,陕西省反恐怖专家咨询组成员。主要从事生态毒理学、食品安全与管理、毒性灾害、毒理科学发展史与毒物管理史研究。 曾长期从事农牧业生产管理、农业产业经济研究、农业教育、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工作,曾任陕西省农业厅厅长、农业部科技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兼农业与农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兼农业专家组组长。 *有《中国草地重要有毒植物》《植物毒素学》《动物毒物学》《生态毒理学概论》《毒物吉安市》《陕西农业五十年》和《畜产经济概论》等多部*作。曾先后获国家部委和省级科技进步与“丰收计划”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三项。1993年其*作《植物毒素学》获得国际哲数象基金会***作奖。2009年荣获中国畜牧兽医学会授予的“新中国60年畜牧兽医科技贡献奖(杰出人物)”。2013年获第九届国际有毒植物大会“终身成就奖”(The ISOPPLifetime Achieveinent Awards)。2013年获中国毒理学会“贡献奖”。 曾出访加拿大、美国、墨西哥、泰国、新加坡、日本、德国、法国、荷兰、丹麦、比利时、意大利、匈牙利、以色列、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学习考察。1991年在新加坡参加第十届世界毒素大会。他的事迹入编《1992年中国人物年鉴》《当代世界名人传(中国卷)》及《世界名人录》等辞书。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