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分子光谱分析-分析化学手册-3B-第三版

分子光谱分析-分析化学手册-3B-第三版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10-01
开本: 32开 页数: 1143
本类榜单:自然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195.9(7.9折) 定价  ¥24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分子光谱分析-分析化学手册-3B-第三版 版权信息

  • ISBN:9787122254054
  • 条形码:9787122254054 ; 978-7-122-25405-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分子光谱分析-分析化学手册-3B-第三版 本书特色

《分析化学手册》第三版在第二版的基础上作了较大幅度的增补和删减,保持原手册10分册的基础上,将其中3个分册拆分为6册,终形成13册。
本册共分三篇,有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法、红外与拉曼光谱分析法、发光分析法。分别收录了各种分析方法的基础理论、术语及定义、仪器介绍、方法应用、应用实例及数据资料与分析。适用于化学、化工、石油炼制、食品、农业、医药、材料、地质、生命科学等领域的分析工作者参考阅读。


分子光谱分析-分析化学手册-3B-第三版 内容简介

本套书于20世纪80年代面世距今已有30余年的历史,经过了几代人的努力,内容不断更新与完善,成为分析化学领域内公认的代表性工具书。该书曾荣获多项图书奖,受到读者的广泛认同。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注重技术与应用,兼顾数据查阅功能,特别是有很多数据是其他书中很难查阅到的。

分子光谱分析-分析化学手册-3B-第三版 目录

**篇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法
**章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原理及光谱数据 2
**节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基本原理 2
一、概述 2
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常用术语及有关定义、定律 3
第二节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数据 11
一、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图谱集 12
二、部分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数据 13
三、部分天然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数据 26
参考文献 55
第二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56
**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类与结构概述 56
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类 56
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结构概述 57
第二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
主要部件 59
一、光源 59
二、单色器 62
三、样品室 66
四、检测器 68
五、放大器系统 71
六、数据处理和打印输出系统 71
第三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安装与调试 71
一、安装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实验室环境和电源的要求 71
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性能测试 72
第四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技术性能指标评述 88
第五节 仪器的日常保养和维护及常见故障排除方法 90
一、仪器的日常保养和维护 90
二、仪器常见故障排除 90
参考文献 92
第三章 显色剂及其应用 93
**节 概述 93
一、光度分析对显色剂的要求 93
二、显色剂的发展概况 94
第二节 常用有机显色剂及其应用 95
一、变色酸偶氮类显色剂 95
二、吡啶偶氮类显色剂 106
三、噻唑偶氮类显色剂 115
四、荧光酮类显色剂 123
五、三氮烯类显色剂 138
六、卟啉类显色剂 152
七、安替比林甲烷类显色剂 155
参考文献 162
第四章 有机物的显色反应与生物大分子的光度分析 163
**节 有机物的显色反应 163
一、生成偶氮化合物的反应 163
二、缩合反应 167
三、荷移反应 173
四、离子缔合显色反应 186
五、与金属离子的配位显色反应 194
六、氧化还原显色反应 199
七、纳米材料显色剂 201
第二节 生物大分子的光度分析 203
一、蛋白质的光度分析 204
二、核酸的光度分析 212
三、多糖的光度分析 218
参考文献 225
第五章 紫外-可见定量分析方法 229
**节 常规法 229
一、单组分测定的常规法 229
二、多组分同时测定的常规法 231
第二节 差示分光光度法 232
一、差示分光光度法操作方法 232
二、差示分光光度法的应用 237
第三节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和三波长分光光度法 240
一、双波长分光光度法 240
二、三波长分光光度法 253
第四节 导数分光光度法 258
一、导数分光光度法的原理和特点 258
二、导数分光光度法测量参数的选择 259
三、导数光谱的几何测量法 262
四、导数光谱的应用 263
第五节 正交函数分光光度法 272
一、正交函数分光光度法原理概述 272
二、正交函数分光光度法实验参数的选择 273
三、正交函数法的几种常用方法 274
四、正交函数分光光度法的应用 275
第六节 褶合光谱分析法 276
一、褶合光谱分析法原理概述 276
二、褶合光谱仪的主要功能 277
三、褶合光谱分析法的应用 279
第七节 动力学光度法 281
一、催化动力学光度法 281
二、酶催化动力学光度法 305
三、速差动力学光度法 312
第八节 固相分光光度法 313
一、固相分光光度法测量原理 314
二、固相显色的方法 314
三、固相分光光度法测量方式和方法 315
四、固相分光光度法的应用 316
第九节 浮选光度法 319
一、沉淀浮选法 319
二、离子浮选法 320
三、溶剂浮选法 320
四、影响浮选分离的主要因素 320
五、浮选分光光度法的应用 321
第十节 热透镜光谱分析法 325
一、热透镜光谱分析法原理 325
二、热透镜光谱分析测量装置概述 326
三、热透镜光谱分析法的应用 328
第十一节 计量学分光光度法 329
一、多组分光度分析模型 329
二、直接校正方法 329
三、间接校正法 331
四、非线性体系校正方法 335
五、有偏估计方法 336
六、计量学分光光度法的应用 337
第十二节 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 342
一、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概述 342
二、流动注射分析仪简介 344
三、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的应用 345
参考文献 349
第六章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350
**节 不确定度评定基础 350
一、不确定度的基本术语及定义 351
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步骤 354
第二节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法中不确定度的评定步骤与实例 356
一、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法中不确定度的评定步骤 356
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法中不确定度的评定实例 360
第三节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法中不确定度的评定应用 364
参考文献 366


第二篇 红外与拉曼光谱分析法
第七章 红外吸收光谱基础知识 368
**节 红外吸收光谱的基本原理 368
一、红外吸收光谱的产生 368
二、简正振动和振动类型 369
三、振动频率理论和振动谱带强度理论简介 371
第二节 红外光谱分析常用数据 372
一、波长与波数的互换 372
二、红外光谱区的透光材料 374
三、红外光谱分析常用溶剂 380
第三节 红外光谱仪 387
一、红外光谱仪结构概述 387
二、红外光谱仪的基本部件 389
三、FTIR光谱仪检定规程 392
四、FTIR光谱仪分类和主要功能 396
五、FTIR光谱仪的*新进展 399
第四节 红外光谱的样品制备技术 400
一、气体样品的制样方法 400
二、固体样品的制样方法 401
三、液体样品的制样方法 403
四、微量样品的制样方法 405
参考文献 408
第八章 红外光谱新技术 409
**节 红外反射光谱技术 409
一、镜面反射 409
二、掠角反射 413
三、漫反射 416
四、衰减全内反射 423
第二节 表面增强红外吸收光谱 430
一、表面增强红外吸收光谱简介 430
二、表面增强红外吸收光谱的产生原理 431
三、表面增强红外吸收光谱的实现 432
四、表面增强红外吸收光谱的应用 433
第三节 偏振红外光谱法 435
一、偏振红外光谱法的基本原理 435
二、偏振红外光谱的测定 438
三、振动圆二色谱 439
四、偏振红外光谱法的应用 441
第四节 红外光声光谱 444
一、光声效应的发现 444
二、光声光谱的基本原理 445
三、红外光声光谱的采集模式 447
四、影响红外光声信号的因素 448
五、红外光声光谱的实验技术 449
六、红外光声光谱的应用实例 450
第五节 傅里叶变换红外显微成像 454
一、红外显微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 454
二、红外显微成像装置的结构 454
三、红外显微成像的采集模式 457
四、红外显微成像的数据处理方法 460
五、红外显微成像技术的应用 466
第六节 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技术 470
一、二维相关光谱的基本概念 470
二、二维相关光谱学的数学处理 472
三、二维相关光谱学的实验方法 473
四、二维红外相关谱的性质及读谱规则 473
五、二维红外相关光谱的应用 475
第七节 时间分辨红外光谱 479
一、时间分辨红外光谱的基本原理 479
二、时间分辨红外光谱的采集方式 480
三、时间分辨红外光谱的实验装置 483
四、时间分辨红外光谱的应用实例 485
第八节 红外光谱联用技术 490
一、气相色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联用技术(GC-FTIR) 490
二、高效液相色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联用技术(HPLC-FTIR) 492
三、超临界流体色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联用技术(SFC-FTIR) 495
四、流动注射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联用技术(FIA-FTIR) 496
五、热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联用技术(TA-FTIR) 497
六、红外光谱联用技术的应用 499
参考文献 506
第九章 化合物的特征红外频率和红外光谱图 512
**节 化合物的特征红外频率 512
一、一些小分子的基频振动频率 512
二、部分双原子分子和构成多原子分子及离子的双原子
单元的伸缩振动频率 514
三、无机化合物的特征红外频率 523
四、有机化合物官能团的特征红外吸收频率 529
五、有机化合物的远红外吸收频率 575
第二节 红外光谱图 578
一、典型无机化合物及矿物的红外光谱图 578
二、典型有机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图 585
三、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的红外光谱图 644
四、典型聚合物的红外光谱图 663
参考文献 703
第十章 红外光谱分析方法与应用 704
**节 红外光谱定性分析 704
一、红外光谱的初步解析方法 704
二、标准红外光谱谱图集和红外光谱索引书 710
三、萨特勒图谱集的索引及其使用 712
四、红外光谱数据库、红外检索系统及专家系统 715
五、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和增塑剂的红外光谱系统鉴定 718
六、染料与药物的红外光谱特征及鉴定 742
第二节 红外光谱的定量分析 748
一、红外光谱定量分析原理 748
二、定量分析测量和操作条件的选择 749
三、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方法 750
第三节 红外光谱法的应用 753
一、红外光谱法在天然产物、中药材及提取物分析中的应用 753
二、红外光谱法在药物及临床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759
三、红外光谱法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763
四、红外光谱法在聚合物分析中的应用 764
五、红外光谱法在石油化工及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767
六、红外光谱法在纺织、农业、林牧业领域的应用 768
参考文献 770
第十一章 近红外光谱分析法 771
**节 近红外光谱的基本原理 771
一、近红外光谱的产生 771
二、近红外光谱的测量原理 773
三、近红外光谱分析基础及分析流程 774
第二节 近红外光谱定量与定性分析 776
一、定量分析 776
二、定性分析 779
三、定量和定性分析举例 780
第三节 近红外光谱仪器 785
一、近红外光谱仪的基本组成 785
二、近红外光谱仪主要类型 787
三、色散型近红外光谱仪与傅里叶变换型近红外光谱仪的比较 790
四、近红外光谱仪测样附件 790
第四节 近红外光谱数据及近红外光谱图 793
一、化合物的近红外光谱特征频率 793
二、化合物的近红外光谱图 793
第五节 近红外光谱法的应用 850
一、近红外光谱法在石油化工、聚合物及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850
二、近红外光谱法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852
三、近红外光谱法在天然产物、中药材及提取物分析中的应用 861
四、近红外光谱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864
五、近红外光谱法在临床医学领域的应用 867
六、近红外光谱法在纤维、农业及林牧业领域的应用 869
参考文献 874
第十二章 拉曼光谱分析法 875
**节 拉曼光谱的基本原理 875
一、拉曼效应和拉曼位移 875
二、拉曼散射的经典理论处理简述 876
三、拉曼活性振动 877
四、退偏度 878
第二节 拉曼光谱仪 880
一、拉曼光谱仪结构概述 880
二、拉曼光谱仪的基本部件 882
三、激光拉曼光谱仪检定规程 885
第三节 拉曼光谱的取样技术 889
一、散射光收集方式 889
二、拉曼光谱的一般取样技术 889
三、拉曼光谱的特殊取样技术 892
第四节 拉曼光谱技术 893
一、共振拉曼光谱法 893
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 894
三、非线性拉曼光谱 895
第五节 特征拉曼频率 898
一、有机化合物的特征拉曼频率 898
二、无机化合物的特征拉曼频率 913
第六节 激光拉曼光谱的定量分析 922
一、激光拉曼光谱定量分析原理 922
二、激光拉曼光谱定量分析一般步骤 923
第七节 典型有机化合物拉曼光谱图 924
第八节 拉曼光谱法的应用 961
参考文献 979


第三篇 荧光、磷光及化学发光分析法
第十三章 荧光分析法 982
**节 光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982
一、荧光的产生 982
二、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 982
三、荧光量子产率 983
四、荧光的猝灭 983
五、荧光强度与荧光物质浓度的关系 984
六、环境因素对荧光光谱和荧光强度的影响 984
七、荧光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985
第二节 荧光分析仪 986
一、荧光分析仪的基本结构和组件 986
二、荧光光谱仪的主要技术指标及检定规程 987
三、常见的商品仪器及仪器发展现状 988
第三节 有机荧光试剂 989
第四节 荧光分析方法 992
一、常规的荧光分析法 992
二、同步荧光分析法 994
三、三维荧光光谱分析法 995
四、时间分辨和相分辨荧光分析法 1000
五、荧光偏振分析法 1002
六、低温荧光分析法 1003
七、固体表面荧光分析法 1005
八、动力学荧光分析法 1006
九、空间分辨荧光分析技术 1008
十、单分子荧光检测 1010
十一、荧光免疫分析法 1013
十二、导数荧光分析法 1015
参考文献 1018
第十四章 磷光分析法 1023
**节 磷光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1023
一、磷光的产生 1023
二、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 1023
三、磷光量子产率 1024
四、磷光寿命与应用 1025
五、环境因素和分子结构对磷光光谱和磷光强度的影响 1025
六、三重态的研究方法及相关过程的应用 1026
第二节 磷光仪器 1027
一、磷光测定的相关附件和商品仪器 1027
二、磷光测量技术与除氧技术 1029
第三节 磷光分析方法 1032
一、固体基质室温磷光 1032
二、表面活性剂有序介质增稳室温磷光 1035
三、环糊精诱导室温磷光 1038
四、敏化和猝灭流体室温磷光 1039
五、流体介质中的无保护和胶态纳米/微晶体自保护室温磷光 1042
六、室温磷光光化学传感器 1044
第四节 磷光分析的应用 1050
一、无机化合物的磷光分析 1050
二、有机化合物的磷光分析 1052
三、生物大分子的室温磷光研究与应用 1057
参考文献 1064
第十五章 化学发光分析 1066
**节 化学发光分析基础知识 1066
一、化学发光基本概念 1066
二、化学发光机理 1067
三、常见的化学发光体系 1068
第二节 化学发光的应用 1074
一、化学发光在环境中的应用 1074
二、化学发光在临床上的应用 1081
三、化学发光在药物上的应用 1090
四、化学发光在食品方面的应用 1097
第三节 化学发光分析仪 1108
一、化学发光分析仪的分类及其组成部件 1108
二、化学发光分析仪的发展及展望 1109
参考文献 1110


主题词索引 1116
表索引 1127
化合物谱图索引 1135
展开全部

分子光谱分析-分析化学手册-3B-第三版 作者简介

柯以侃,北京化工大学,教授,从事分析化学教学工作40余年,承担本科和研究生课程10门,曾任北京化工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主要获奖成果: 1. 异相(负-正型)重氮感光撕膜片及正-正型多色重氮拷贝片的研制,1990年10月获国家测绘局(部级)科技成果二等奖; 2.阴图型快速打样技术的研究,1995年2月获国家测绘局(部级)科技成果二等奖; 3.舰用涂料基料的检测方法研究,2002年9月获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军队科技进步壹等奖。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