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第十五辑

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第十五辑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08-01
开本: 32开 页数: 280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33.3(7.4折) 定价  ¥4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第十五辑 版权信息

  • ISBN:9787301276969
  • 条形码:9787301276969 ; 978-7-301-27696-9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第十五辑 本书特色

《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第十五辑》为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师生及国内其他大学相关专业师生的研究论文集。内容主要包括文献学方向如文献整理、版本校勘,语言学方向如训诂、古文字,古代文学、历史、哲学方向等。既包括对中国古代经典文献的探讨,也有对学科前沿问题的介绍,还包括海外汉学的发展状态。如《从经学向文学》就介绍了日本著名汉学家吉川幸次郎的《论语》研究,《从古言征古义》则全面介绍了日本古文辞派诠释汉籍的理论和方法。而关于焦循《孟子注疏》、叶适《大学讲义》、梁益《诗传旁通》等古代著名经学文献的论文颇有新见。《为六书辩护》对文字学中流行的“四体二用”之说进行了辨正。此辑论文的次序,大体就按照这三大板块编排。每个板块之下,则先总论,后专题,各以讨论的对象所属时代为序编次。

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第十五辑 内容简介

《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第十五辑》为论文集,分为文献、文字、训诂、版本、校勘等部分,部分文章很有新意。如《从经学向文学》介绍分析了日本著名汉学家吉川幸次郎对于《论语》的读到见解;《叶适辑考》从卫湜《礼记集说》中辑录分析了不见于今的叶适《大学讲义》的部分;《为六书辩护》针对“六书”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于象形与会意的分别,对于转注、假借定义的分析尤其独到;《高似孙校注》商兑一文则对纬略一书整理校勘中出现的纰漏进行了大量的检讨分析。

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第十五辑 目录

《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第十五辑)目录



从经学向文学——一个中国文学研究者的《论语》阐释(刘萍)
焦循手批《孟子注疏》考述(王耐刚)
叶适《大学讲义》(外二种)辑考(桂枭)
论梁益《诗传旁通》之体例及诠释特色(付佳)
北京大学李盛铎旧藏之和刻本《诗经》类文献叙录(赵昱)

为六书辩护——兼论“四体二用”之说不可信(徐刚)
陈澧《切韵考》切上字校勘中的“同音”问题——兼论陈澧关于切上字的校勘模式(李林芳)
《燕行录》诸家释解汉语字词例析(50条)(漆永祥)
古籍整理研究中所需注意的方言口语问题——以许衡著作中“多咱”、“待见”两个词语的用法为例(许红霞)《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第十五辑)目录



从经学向文学——一个中国文学研究者的《论语》阐释(刘萍)
焦循手批《孟子注疏》考述(王耐刚)
叶适《大学讲义》(外二种)辑考(桂枭)
论梁益《诗传旁通》之体例及诠释特色(付佳)
北京大学李盛铎旧藏之和刻本《诗经》类文献叙录(赵昱)

为六书辩护——兼论“四体二用”之说不可信(徐刚)
陈澧《切韵考》切上字校勘中的“同音”问题——兼论陈澧关于切上字的校勘模式(李林芳)
《燕行录》诸家释解汉语字词例析(50条)(漆永祥)
古籍整理研究中所需注意的方言口语问题——以许衡著作中“多咱”、“待见”两个词语的用法为例(许红霞)

从清华简《系年》看卫国的初封与迁都(刘瑛)
以古言征古义——浅谈日本古文辞派诠释汉籍的理论及方法(杨海峥)
武英殿本《二十四史》翻刻翻印考述(张学谦)
《类说》与南宋坊本类书——兼议《类说》的工具性(李更)
《高似孙校注》商兑(胡双宝)

胡寅《斐然集》编纂与刊刻略考(陈晓兰)
中华书局本《五峰集》再商榷(班龙门)
林之奇生平交游考(俞盺雯)
范成大《张公挽词》为张宗元作(任群)
江湖派诗人小集的编刊(一)(王岚)
《平妖传》二十回本与四十回本关系再探——以俗字、语法与插图为中心(林莹)
论明刊《西厢记》文本体制的传奇化(陈旭耀)
信息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