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竞争性行政区别经济与区域合作模式重构-基于长三角地区别的实践和探索

竞争性行政区别经济与区域合作模式重构-基于长三角地区别的实践和探索

作者:苏斯彬著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08-01
开本: 32开 页数: 500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32.4(7.2折) 定价  ¥4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竞争性行政区别经济与区域合作模式重构-基于长三角地区别的实践和探索 版权信息

  • ISBN:9787308162630
  • 条形码:9787308162630 ; 978-7-308-16263-0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竞争性行政区别经济与区域合作模式重构-基于长三角地区别的实践和探索 本书特色

区域合作是某一区域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和政治利益,实现专业化分工和进行产品交换而采取共同的经济政策,实行某种形式的经济联合或组成区域性经济团体。苏斯彬著的《竞争性行政区经济与区域合作模式重构--基于长三角地区的实践和探索》针对地方政府竞争性行政区经济导致区域经济实质合作受限的体制现实,借鉴国内外区域政府问经济合作的经验,探索地方政府问跨区域经济合作的内在规律性,分析地方政府“理性经济人”行为诉求的制度性原因,研究提出获取共赢条件下“合作剩余”的区域竞合模式。以长三角区域为样本,从*城市群构建、区域港口战略合作、全球科技创中心建设、区域能源保障、区域生态环境共保、区域信用体系建设、区域民生福祉合作等角度提出合作重点和路径,从利益诱导、行政推动、企业主导和法律保障等方面提出区域合作制度安排,实现从区域“共竞”到“共建”,助推长三角三省一市地方政府、市场主体通过合作解决共同面临的区域经济发展问题。

竞争性行政区别经济与区域合作模式重构-基于长三角地区别的实践和探索 内容简介

区域合作是某一区域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和政治利益,实现专业化分工和进行产品交换而采取共同的经济政策,实行某种形式的经济联合或组成区域性经济团体。苏斯彬著的《竞争性行政区经济与区域合作模式重构--基于长三角地区的实践和探索》针对地方政府竞争性行政区经济导致区域经济实质合作受限的体制现实,借鉴国内外区域政府问经济合作的经验,探索地方政府问跨区域经济合作的内在规律性,分析地方政府“理性经济人”行为诉求的制度性原因,研究提出获取共赢条件下“合作剩余”的区域竞合模式。以长三角区域为样本,从*城市群构建、区域港口战略合作、全球科技创中心建设、区域能源保障、区域生态环境共保、区域信用体系建设、区域民生福祉合作等角度提出合作重点和路径,从利益诱导、行政推动、企业主导和法律保障等方面提出区域合作制度安排,实现从区域“共竞”到“共建”,助推长三角三省一市地方政府、市场主体通过合作解决共同面临的区域经济发展问题。

竞争性行政区别经济与区域合作模式重构-基于长三角地区别的实践和探索 目录

**章 竞争性行政区经济概念和模式
**节 竞争性行政区经济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地方政府的行为诉求及竞争策略
第三节 地方政府竞争的正面效应剖析
第四节 地方政府竞争的负面效应剖析
第五节 地方政府竞争的内生动力
第六节 地方政府从“竞争”到“竞合”的制度设计
第二章 区域合作模式与机制研究
**节 区域合作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区域合作的基本原则和重要意义
第三节 区域合作的障碍与制度成本
第四节 区域合作模式的比较与评价
第五节 区域合作的利益分享机制
第六节 区域合作趋势的几点思考**章 竞争性行政区经济概念和模式
**节 竞争性行政区经济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地方政府的行为诉求及竞争策略
第三节 地方政府竞争的正面效应剖析
第四节 地方政府竞争的负面效应剖析
第五节 地方政府竞争的内生动力
第六节 地方政府从“竞争”到“竞合”的制度设计
第二章 区域合作模式与机制研究
**节 区域合作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区域合作的基本原则和重要意义
第三节 区域合作的障碍与制度成本
第四节 区域合作模式的比较与评价
第五节 区域合作的利益分享机制
第六节 区域合作趋势的几点思考
第三章 国内外区域经济合作案例及启示
**节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合作
第二节 欧洲莱茵河流域合作
第三节 日本东京湾区域合作
第四节 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合作
第五节 环渤海地区区域合作
第六节 关于区域合作案例的几点启示
第四章 长三角区域合作的特点和成因
**节 长三角区域合作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 新世纪长三角合作负重前行
第三节 长三角区域合作的内生动力
第四节 长三角区域合作的外在形势
第五章 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构建的战略思考
**节 城市群比较研究
第二节 长三角城市群发展阶段评析
第三节 产业集群——长三角城市群能级提升的突破口
第四节 城市间合作——长三角区域合作的主阵地
第五节 突出极核——建设以上海为核心的都市经济圈
第六章 长三角区域港口合作重大战略和举措
**节 区域港口发展评价
第二节 港口转型发展的趋势研判
第三节 浙沪洋山深水港战略合作机制及模式设想
第四节 建设面向世界的区域江海联运服务中心
第五节 深化长三角港口群竞合发展的模式设想
第七章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与区域科技一体化
**节 区域科技合作意义和内涵
第二节 长三角区域科技水平及合作基础
第三节 区域科技创新集群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第四节 以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第八章 区域能源保障的合作思路及政策取向
**节 长三角能源供需面临的挑战
第二节 区域能源保障合作成效评价
第三节 区域能源保障合作的重点领域
第四节 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能源保障合作机制
第九章 区域生态环境风险及治理保护一体化
**节 区域生态环境风险
第二节 共同推进太湖的多元治理
第三节 共同推进新安江上游流域保护
第四节 共塑区域大气协同治理新格局
第五节 关于跨区域环境共保机制的几点思考
第十章 区域性信用体系和信息共享模式
**节 社会信用体系的概念
第二节 社会信用体系的意义
第三节 长三角信用体系建设的现实基础
第四节 关于共建区域社会信用系统的几点建议
第十一章 区域民生福祉合作的重要领域
**节 搭建区域教育与人力资源共享平台
第二节 共建区域医疗服务一体化平台
第三节 推进区域公共交通卡互联互通
第十二章 区域合作新机制构建的共赢之路
**节 以利益为纽带推进区域合作
第二节 以企业为主体强化区域合作
第三节 以园区为平台支撑区域合作
第四节 以规则为基础协调区域合作
第五节 以法律为准绳保障区域合作
参考文献
索引信息
展开全部

竞争性行政区别经济与区域合作模式重构-基于长三角地区别的实践和探索 作者简介

苏斯彬,男,高级经济师,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现任职于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从事产业经济和区域规划研究10余年来,以第一作者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国城市化》《浙江经济》《农业经济》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近20篇,主持承担省部级纵向课题10余项。参加了“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的省市县各级政府的五年规划思路研究及纲要编制工作,参与省市级重大发展规划、课题研究50余项,多项成果成为省政府、省发改委公共政策的重要参考,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0余项。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