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经济升级的大国思维

经济升级的大国思维

作者:黄志凌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09-01
开本: 32开 页数: 263页
读者评分:5分1条评论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15.0(3.0折) 定价  ¥5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经济升级的大国思维 版权信息

  • ISBN:9787010166964
  • 条形码:9787010166964 ; 978-7-01-016696-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经济升级的大国思维 本书特色

2012年以后,中国经济进入了改革开放以来复杂的时期。黄志凌首席基于自身的实践体会,客观解读中国经济的“变化”特征,揭示经济结构和质量升级趋势;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型经济体,观察和驾驭大型经济体必须培养“大国思维”习惯;中国经济正处在产业结构调整与消费升级衔接的交汇点上,经济战略重心必须聚焦于通过技术进步推动供给结构升级。实现经济升级,应该成为中国经济战略研究和政策制定的初衷。本书相关内容反映了一位大型银行经济经学家看待问题的新视角,力图引导读者用新的经济思维来观察和解决现实问题,对于智库研究人员、宏观决策者与政府公务员、大型银行和大型企业高管层、高等学校相关专业研究生、关心中国经济趋势的市场分析人士等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经济升级的大国思维 内容简介

2012年以后,中国经济进入了改革开放以来*为复杂的时期。黄志凌首席基于自身的实践体会,客观解读中国经济的“变化”特征,揭示经济结构和质量升级趋势;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型经济体,观察和驾驭大型经济体必须培养“大国思维”习惯;中国经济正处在产业结构调整与消费升级衔接的交汇点上,经济战略重心必须聚焦于通过技术进步推动供给结构升级。实现经济升级,应该成为中国经济战略研究和政策制定的初衷。本书相关内容反映了一位大型银行经济经学家看待问题的新视角,力图引导读者用新的经济思维来观察和解决现实问题,对于智库研究人员、宏观决策者与政府公务员、大型银行和大型企业高管层、高等学校相关专业研究生、关心中国经济趋势的市场分析人士等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经济升级的大国思维 目录

代序 战略重心应聚焦于经济升级
**章中国经济正在升级,观察思维也要转变
一、我们正处在一个地位转变和结构转换的特殊时期
二、中国经济正在发生质的变化,结构升级显而易见
三、经济升级之后应该培养 “大国经济 ”的思维习惯
附一:必须用大国经济思维理解亚投行
附二:全球能源互联网彰显大国思维

第二章大国经济必须重视经济战略纵深
一、经济战略纵深的内涵
二、经济战略纵深是大国经济特有的战略
三、中国国内潜在的经济战略纵深很大,这是首先要清醒认识并尽可能加以充分利用的战略意识
四、构建战略纵深还须主动增强中国经济的对外 “引力”,降低外部经济对抗的风险
附:仍然笼罩在危机阴影下的世界经济与中国对外经济战略选择代序 战略重心应聚焦于经济升级 **章中国经济正在升级,观察思维也要转变 一、我们正处在一个地位转变和结构转换的特殊时期 二、中国经济正在发生质的变化,结构升级显而易见 三、经济升级之后应该培养 “大国经济 ”的思维习惯 附一:必须用大国经济思维理解亚投行 附二:全球能源互联网彰显大国思维 第二章大国经济必须重视经济战略纵深 一、经济战略纵深的内涵 二、经济战略纵深是大国经济特有的战略 三、中国国内潜在的经济战略纵深很大,这是首先要清醒认识并尽可能加以充分利用的战略意识 四、构建战略纵深还须主动增强中国经济的对外 “引力 ”,降低外部经济对抗的风险 附:仍然笼罩在危机阴影下的世界经济与中国对外经济战略选择 第三章 经济基础的革命性突破将带来真正意义上的世界经济复苏与中国经济升级 一、历史性观察:经济革命与社会经济阶梯上行 二、着眼长远发展动力:世界经济期待四大标志性革命 三、启动三大战略性投资:兼顾即期稳定与长远发展的中国策略 附:启动装备升级战略的背景与意义 第四章跻身经济大国以后应重视金融强国战略研究 一、经济发展史表明,经济强国都离不开金融助推 二、中国偏弱的金融亟待改变 三、中国金融强国战略的核心是做强国内金融体系 四、银行业在全球化金融战略中扮演重要角色 五、人民币国际化在金融强国战略中居于重要地位 附:复杂环境考验银行的经营能力 第五章用大国经济思维来理解中国房地产问题 一、大型经济体房地产市场不易发生系统性风险 二、中国房地产市场要警惕三大风险 三、房地产行业发展既要 “正本清源 ”又要 “清热解毒 ” 第六章警惕货币政策 “钝化 ”落入流动性陷阱 一、流动性陷阱并不难理解,中国曾经不一样 二、货币政策 “钝化 ”日益明显,政策预期与政策效果逐渐背离 三、预算约束正在转向信用软约束,银行对企业怀疑加深 四、实际利率水平与基准利率的差距较大,货币转化为资本通道梗阻 五、调降存款准备金率意在降低市场利率 六、宏观政策困境呼唤理论研究突破 附:货币供应量 M1、M2谁更重要? 第七章通货紧缩的观察方法与政策思考 一、判断通货紧缩的方法充满着争议 二、与通货膨胀相比,通货紧缩的破坏性影响真的相对较小吗 三、中国通货紧缩已并非仅是潜在压力,去杠杆化应掌握时机 3四、识别通缩应有新方法,应对通货紧缩考验政策制定者的智慧 附:警惕通货紧缩须向市场发出明确信号 第八章经济运行步入新通道,战略布局应有新思维 一、观察中国经济必须把握 “变化 ”这一根本特征 二、6.5%— 8.5%的经济增长通道能否确认 三、努力使中国经济在既定轨道里运行更长时间是战略需求 四、中国经济增长的传统模式还有空间,不能放弃;消费驱动型经济模式的空间刚刚打开,应加速培养 附:中国经济结构性变化的数据解读与实证分析信息
展开全部

经济升级的大国思维 作者简介

黄志凌博士,中国建设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1年在原国家计委经济研究中心(现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从事宏观经济分析与货币政策研究、市场经济体制与金融改革研究。1995年至1998年在中国建设银行从事政策研究工作,重点关注国家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轨、国有商业银行发展战略、亚洲金融危机应对措施等重大金融问题。1999年参与中国第一家资产管理公司(信达)筹建工作。 2006年重新回到中国建设银行出任建行风险管理部总经理,组织推动风险管理体制改革(垂直管理与平行作业)、完善风险管理基础设施(风险偏好、政策与计量工具)、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强化风险内控体系建设,提升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和价值创造能力。2011年3月出任建行首席风险官。2013年9月出任建行首席经济学家。

商品评论(1条)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