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我国文化事业财政投入研究

我国文化事业财政投入研究

作者:赵颖著
出版社: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07-01
开本: 24cm 页数: 191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27.4(7.2折) 定价  ¥3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我国文化事业财政投入研究 版权信息

我国文化事业财政投入研究 本书特色

文化事业是典型的中国特色术语。新中国成立伊始,中国的制度设计秉持的是苏联模式,理论指针是阶级斗争思想,文化被当做意识形态斗争工具,完全由国家办、国家管。在这样的制度背景下,有了文化事业,并且也只有文化事业,根本不存在营利性的、遵循市场规律的文化产业。改革开放以后,文化市场逐渐成长壮大,中国才有了文化产业。中国的文化产业总体来源于两股源流:一是新生于文化市场的文化产业;二是脱胎于文化事业的文化产业。当下的我国,文化事业将大部分文化职能让位于文化产业,财政不再需要大包大揽,这个过程目前还远没有结束。同时,政府重新进行职能定位,明确其新的职能范围为公益性文化事业,财政保证这些公益性文化事业的资金投入。从这个意义上说,研究我国文化事业财政投入是一个极为有意义的课题。 从国际视角考察,一国的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途径。“软实力”的概念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在20个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指一国文化被普遍认同的程度。他指出,一个国家有“硬实力”和“软实力”,前者包括诸如基本资源(如土地面积、人口、自然资源等)、军事力量、经济力量和科技力量等;后者则体现为国家的“吸引力”和“效仿力”,可以超越时空,产生巨大的影响力。他认为,美国在几十年中利用“软实力”成功地获得了很大的国际影响力,但后来越来越多地使用“硬实力”,影响力反倒日趋式微。奈的观点一经问世便迅速成为理论界和民间共同认可的战略决策依据。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事业具有一定的国家战略意义,因为,文化事业对打造一国的文化软实力有着非常必要的基础性作用。 文化事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主要从其间接效益中体现出来。间接效益来自于依托文化事业的相关产业,如文化旅游业、网络文化业、动漫产业、音像产业、影视产业、其他版权产业、艺术品市场等。上述产业在培育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带动现代服务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良性增长,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文化事业的兴办有赖于公共资金,在当下的我国主要来源于政府的财政投入。为使我国的文化事业适应上述社会需要,研究文化事业的财政投入成为有意义的课题。 本书布局具有一定的逻辑递进关系: 首先,对文化事业及其财政投入进行基本的理论分析与界定,奠定本书的研究基础。这包括两部分:一是政府介入文化事业的理论依据;二是我国文化事业及其财政投入的基本分析。 其次,进行现实分析。分析角度有两个:一是我国文化事业财政投入的现实状况;二是其他若干典型国家的文化事业财政投入经验与做法。本部分以实证分析为下文的构想与建议奠定基础。 *后,展开构想,提出建议。本书的构想包括三个方面,为实现此构想,本书又提出了众多具体建议。

我国文化事业财政投入研究 内容简介

“十二五”辽宁省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我国文化事业财政投入研究 目录

1 导论 1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3 逻辑安排与框架结构 1.3.1 逻辑安排1.3.2 框架结构 1.4 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与不足 2 政府介入文化事业的理论依据 2.1 文化事业的理论阐释2.1.1 文化事业相关术语的界定 2.1.2 文化事业的公共产品属性 2.1.3 文化事业中的市场失灵分析 2.1.4 文化事业中的政府失灵辨析 2.2 文化事业发展中的政府责任界说 2.2.1 政府责任定位的理论归纳 2.2.2 政府责任边界的提出 3 我国文化事业及其财政投入的基本分析 3.1 对我国文化事业的再认识 3.1.1 我国文化事业体系构成——广义文化视角的架构 3.1.2 广义文化事业的视角选择合理性 3.2 我国文化事业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 3.2.1 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与外延 3.2.2 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原则 3.2.3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内容 3.3 我国文化事业财政投入的基本范畴阐析 3.3.1 投入方式分析 3.3.2 基本投入项目分析 4 我国文化事业财政投入的现实考察 4.1 我国文化事业财政投入的总体分析 4.1.1 文化事业的财政投入制度与政策 4.1.2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成就综述 4.1.3 文化事业财政投入的全景量化分析 4.2 我国文化和文物事业财政投入的现实分析 4.2.1 文化和文物事业体制变革和财政投入范围再认识4.2.2 文化和文物事业财政投入剖析 4.2.3 文化和文物事业财政投入的评价 4.3 我国新闻出版广电事业财政投入的现实分析 4.3.1 新闻出版广电事业体制变革和财政投入范围重新归纳 4.3.2 新闻出版广电事业财政投入剖析 4.3.3 新闻出版广电事业财政投入的评价 5 文化事业财政投入的国际经验与借鉴 5.1 典型国家的经验与做法 5.1.1 欧美典型国家的经验分析 5.1.2 亚洲典型国家的经验分析 5.2 对我国的启示与镜鉴 5.2.1 明确划分文化事业的公益性与非公益性 5.2.2 充分尊重文化事业的自身规律 5.2.3 文化事业主体的广纳与互动 5.2.4 文化事业资金来源渠道的多元化 5.2.5 各级政府的分权与合作 5.2.6 公共广播电视的体制共性与个性选择 5.2.7 发挥文化事业对文化产业的促进作用 5.2.8 完善的法律制度作为文化事业的制度保障 6 促进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财政投入:构想与建议6.1 确立公共财政框架下文化事业的“广义视角”原则 6.1.1 纵向与横向视角的统一 6.1.2 适应广义视角的财政投入创新要求 6.2构建与完善文化事业发展的财政投入机制6.2.1 进一步明确政府职责范围 6.2.2 优化财政投入结构 6.2.3 科学设置资金投入方式 6.2.4 规范财政专项资金用途 6.2.5 促进文化事业资源配置主体的多元化6.2.6 构建公共文化需求表达机制6.3 建立与健全文化事业发展的财政资金保障机制 6.3.1 完善持续增长的经费保障机制 6.3.2 规范中央与地方的权责关系6.3.3 进一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6.3.4 设立并健全相关配套制度 1396.3.5 持续与加强文化体制改革的财政支持 参考文献 后    记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