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童年写作的重量

作者:方卫平著
出版社: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12-01
开本: 24cm 页数: 432
读者评分:5分2条评论
本类榜单:少儿销量榜
中 图 价:¥17.2(4.3折) 定价  ¥4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童年写作的重量 版权信息

童年写作的重量 本书特色

本书是方卫平教授近年来在儿童文学、儿童文化等方面发表的学术论文、评论文章、序文、对话等文字的结集。这些文章发表在《文艺争鸣》《南方文坛》《中国儿童文学》《人民教育》《学前教育研究》《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图书城堡》(德国慕尼黑青少年图书馆馆刊)等刊物和《中国教育报》《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华读书报》《文汇读书周报》《文艺报》《文学报》等报纸上,反映了作者近年来在相关领域的独特观察和思考,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一些文章发表后产生过很大影响,如发表于《文艺争鸣》2012年第10期的《童年写作的厚度与重量——当代儿童文学的文化问题》一文被《新华文摘》2013年第4期全文摘转,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3年第2期“论点摘编”。

童年写作的重量 内容简介

本书收入作者2011-2014年间发表的有关儿童文学、儿童文化、儿童阅读等方面的论文、评论、序文、对话方字。根据内容, 分为“写作的重量”、“童年更深处”、“文本赏读”、“洞悉儿童文化”、“对话与思考”五个小辑?

童年写作的重量 目录

写作的重量童年写作的厚度与重量——当代儿童文学的文化问题/3儿童文学作家的思想与文化视野建构——关于当下儿童文学创作的一种思考/20视像文化对儿童文学的多维影响/30自由与责任/37从“事件的历史”到“述说的历史”——关于重新发现中国儿童文学的一点思考/42中国儿童文学三十年——一种历史概貌的考察/51短篇的艺术可能——评“周庄杯”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获奖作品/642013年短篇儿童文学创作:历史与现实经验的当下叙事/71香港儿童文学的多元书写——读“第十二届香港中文文学双年奖”参评作品/78第十二届香港中文文学双年奖儿童少年文学组总评/87少儿期刊:历史与未来/89亲爱的世界——谈儿歌与日常生活的艺术联系/98“教”的文学:幼儿文学的认知性/106“玩”的文学:幼儿文学的游戏性/117“超文本”的文学——论幼儿文学的综合性特征/127让童年“看见”什么——《中国新闻出版报》2014年6月优秀畅销书榜评/134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中国新闻出版报》2014年8月优秀畅销书榜评/137一场身体和心灵的探险——《中国新闻出版报》2014年10月优秀畅书榜评/140语录、连环画、小说的童年阅读史/143祝福新春,祝福儿童文学/145童年更深处走向经典——“国际安徒生奖大奖书系”总序/149从世界中来,到世界里去——谈“国际安徒生奖大奖书系”的编选与出版/152一个世纪的想象与飞翔——韩文版“中国儿童文学丛书”总序/157向“批评”致敬——《红楼儿童文学对话》序/160年轻的姿态及其意义——“红楼书系”第三辑总序/164“红楼书系”第四辑总序/169我们所不知道的童年更深处——《班马文集》总序/173海峡那边的风景——“海岸线书系”总序/185《谢采筏先生儿歌集》序/188和孩子的相遇,一生一次——保冬妮童诗集《从前有个小小妖精》序/191自然、乡愁与童年——“薛涛心灵成长小说系列”序/195一种童诗写作的境界——《林焕彰诗集》序/200“汤汤灵动系列”序/203诗是灵魂的事情——顾军编选《漫游诗歌花园》序/206分享阅读的快乐和幸福——“小麻烦人儿由由系列”序/210走不出的故乡——《爷爷的故乡》序/212《真正的陪伴:爸爸教育孩子的9个关键词》序/216少年写作*富价值的内涵——《窗外飘过两朵蝴蝶云》序/219文本赏读雅诺什:一个有思想的名字/225“爱之阅读”图画书:诠释“人”之意义/229空箱子里的现代性沉思——读张之路的短篇小说《空箱子》/234童年时光的魅影——读陆梅长篇儿童小说《格子的时光书》/237雨林“寻父”:找寻远去的生命家园/248“我说出来,就拯救了自己的灵魂”——作为儿童文学评论家与编辑家的周晓先生/251《驯龙记》中的“刘氏幽默”/255每一个人都需要成长,都能成长——读周锐散文新作/258简平:为少年而歌/261浅语中的智慧——读“林良美文书坊”/264和世界在一起——读法国系列图画书“动物变形记”/267童话里的“后现代”游戏——读图画书《童话里的爱丽丝》/270我读图画书《羽毛》/273木鱼声里的生活禅意——读图画书《神奇的木鱼声》/275“屁股”意象与幼儿文学创作——读图画书《小老虎的大屁股》/277小故事里的艺术思虑——读《会动的房子》/279游戏是孩子的一种生活——读《只吃星星一角》/281我会陪着你——读《爷爷是我的抱抱熊》/283“不可以”和“可以”的教育智慧——读《小熊的巴掌》/285等待羞怯的心灵打开——读《宁宁是一棵树》/287真正的朋友——读《蜜糖和冰棒》/289透过诗的眼睛——读《很多加很多等于几》/291表达和倾听的另一种方式——读《不爱说话的小熊》/293“胆小”父亲无言的爱——读《爸爸真胆小》/295永远的幼儿园——读《幼儿园,我来啦!》/297作为一种教育中介的故事——读《嘟嘟的耳朵生气了》/299洞悉儿童文化《中国儿童文化研究年度报告》编撰自述:一个学科建设的“野心”/303耕耘在儿童文化研究的学术园地——访《中国儿童文化研究年度报告》主编方卫平/311做一个洞悉儿童文化的教育者/315谁能读懂童年的秘密/321接收来自童年的讯息/324为孩子保存热爱阅读的火种/327教师指导儿童阅读遭遇难题/330展示、传递当代语文的面貌和气息——关于《二十一世纪新语文》的编写/336珍惜与孩子的共读时光——关于《*佳幼儿文学读本》的选评/339系统性、应用性与当代性——谈高教版《幼儿文学教程》的编写/343对话与思考重新呈现中国儿童文学的美学版图——2011年4月2日答《文学报》记者陆梅问/349儿童文学,成人也要读读——2011年4月28日答《温州都市报》记者李跃问/355儿童文学与儿童课外阅读——2011年10月15日答《教育信息报》记者张莺问/358少儿图书市场·出版方·经销商——2012年2月24日答《出版参考》编者问/363童年情怀·儿童阅读·底层推广——2012年2月25日答《图文信息》编者王晓敏问/365原创图画书如何超越“学步期”?——2012年4月19日答《中华读书报》记者陈香问/368关于儿童学学科建设——2013年5月28日答《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毛莉问/376我看儿童分级阅读——2013年9月10日答新华社记者璩静问/379把*好的书奉献给孩子——2013年10月5日答《中国教育报》记者却咏梅问/381孩子该读什么书——2013年10月10日答《光明日报》记者杜羽问/391关于第三届丰子恺图画书奖——2013年11月4日答《中华读书报》实习记者白彬问/393“处境不利儿童”及其研究现状——2013年11月11日答《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张清俐问/396方卫平:呼唤独立、纯粹的批评精神——2014年4月8日答《文艺报》记者李墨波问/398关于“新少年作文大赛”中“忧伤苦闷“写作现象的思考——2014年4月9日答《钱江晚报》记者朱平问/408网络时代对儿童文学的冲击——2014年4月21日答《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刘凯佳问/410世界童书出版的多元风景——2014年4月21日答《文汇读书周报》记者顾军问/412方卫平:在“红楼”,直面批评——2014年8月25日答《文学报》记者金莹问/416关于语文教材的答问——2014年9月11日答《文艺报》记者李墨波问/422后记/425
展开全部

童年写作的重量 作者简介

方卫平,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院长、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主任、浙江省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主要学术著作有《中国儿童文学理论批评史》等。

商品评论(2条)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