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社会发展论

作者:刘敏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08-01
开本: 16开 页数: 293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15.3(4.3折)?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00:00:00
中 图 价:¥30.6(8.5折)定价  ¥3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社会发展论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6100677
  • 条形码:9787516100677 ; 978-7-5161-0067-7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社会发展论 本书特色

刘敏编写的《社会发展论》是一本有关社会发展研究的论文集。共收论文26篇,内容涉及:社会发展理论研究,农村和区域社会发展研究,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研究,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研究。这些研究内容对我国今后社会发展理论研究具有一定参考和借鉴价值。

社会发展论 内容简介

   《社会发展论》是作者有关社会发展研究的论文集。全书共收26篇文章,分4个部分。**篇社会发展理论研究,梳理了社会发展理论的生成、演进和主要理论形式,探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理论体系和解读框架;第二篇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研究,总结概括了党的社会发展理论探索过程,提炼了邓小平社会发展的理论支点、实践模式和思想特征;第三篇农村和区域社会发展研究,主要涉及中国西北不发达地区农村的社会结构调整、社会保障、反贫困、区域合作、社会建设和社会安全等问题;第四篇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研究,主要就我国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社会发展特征、社会稳定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建构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体系。社会发展研究是社会学研究的常新话题,也是世界现代化过程中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社会发展论》收入的文章,既是作者近几十年社会发展研究的成果,也是对近几十年来我国社会发展理论研究探索的回顾和总结,对我国今后社会发展理论研究具有一定参考和借鉴价值。

社会发展论 目录

我的人生:简单并快乐着(代序)**篇社会发展理论研究社会发展理论的演变走向及其特征一经典社会发展理论二发展理论三协调发展理论四以人的永续需要为中心的社会可持续发展理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发展理论体系一宏观层次――社会发展理论的构架及支点二中观层次――社会发展模式和战略三微观层次――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在改革中发展社会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定位与内涵一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党的*高纲领和*低纲领的契合点二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党的社会发展的转折点三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着眼点第二篇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研究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初探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发展理论的探索过程二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的科学体系三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的历史传承和本土化再造试论邓小平的社会发展思想及其特点一邓小平社会发展思想的理论支点二邓小平社会发展思想的实践模式三邓小平社会发展思想的特点论邓小平的协调发展思想一邓小平协调发展思想的缘起和形成过程二邓小平协调发展思想的内涵和理论体系三邓小平协调发展思想的理论和实践特色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方针是社会发展的保证和谐社会的实质是“三大关系”的和谐一人际关系的和谐二人群关系的和谐三人地关系的和谐第三篇农村和区域社会发展研究从发展战略看中国社会**问题一绝非臆构的“**问题”二“**问题”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三现代化过程中的“两翼”同步发展中国西北黄土高原山村社会结构调整与社会发展一问题的提出二框架与概念三研究方法和操作技术四个案概况五探索与讨论西北开发的历史教训与低代价开发理论建构一西北开发的历史反思二新一轮开发呼唤新理论的应对与支持三低代价开发的路径选择小农观念的调查与思考一正确估量小农观念的存在和影响二“治穷”必须“治愚”三告别“小农”,奔向“小康”不发达地区农村社会保障与社会整合一社会保障是社会整合的有效手段二培育和构造社会保障机制,促进社会保障和社会整合同步发展三重组保障纽带,强化功能中国西北扶贫的举措――开发型移民一扶贫开发型移民的动力源二扶贫开发型移民的特点三扶贫开发型移民的综合效益区域经济合作与社会发展一区域经济合作的动力源二中国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三区域经济合作与社会发展的耦合度甘肃省农村社会问题与社会发展调查报告一改革和变新是当今农村社会的主旋律二改革的强化与旧生产方式和社会意识的反冲,构成了当前农村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三坚持“四同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甘肃省社会发展的定量评估及问题分析一社会指标体系的内容及评估方法二甘肃社会发展水平的评估与比较三甘肃社会发展中有关问题的评估分析“入世”后陇东南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一“入世”对陇东南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二“入世”对陇东南社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三“入世”对政府的机遇与挑战社区建设中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一传统体制下“行政直线式”的社区管理模式二社会转型期发展现代社区的必要性三强政府―强社会模式下的社区建设风险社会及安全建构一风险社会的理论二风险社会的风险特征三我国社会风险的成因四我国社会风险的安全建构――基于一种分析视角第四篇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研究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特征与转型一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的一般特征二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结构性障碍三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和转型的未来趋向西部民族地区发展中有关问题的反思一民族地区贫困的实质二民族差别与民族意识三民族地区的人口问题四宗教与民族地区发展五民族关系的内涵与外延六竞争与民族差距的关系西北民族地区社会发展与稳定因素的凝聚和强化一经济发展强化了社会发展与稳定的内驱力二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多层次需要的满足强化了社会主体对发展与稳定的认同感和承受力三民族素质的提高强化了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凝聚力四宗教内部的变革强化了信教群众同发展与稳定的适应能力民族地区特殊的社会关系及其战略调整一社会关系的社会学定位二民族地区特殊的社会关系三特殊社会关系的战略调整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理性思考:论民族社会学一民族社会学的学科性质及研究对象二民族社会学的溯源及其发展三民族社会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四民族社会学的跨学科研究方法
展开全部

社会发展论 作者简介

刘敏,男,汉族,1946年7月生于甘肃省安定区。1970年毕业于今西北师范大学政教系,二级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任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现任中国社会学学会副会长,甘肃省社会学学会会长,西北师范大学社会学硕士生导师,兰州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兰州理工大学、甘肃政法学院和兰州城市学院兼职教授。1979年进入甘肃省社会科学院,主要从事农村社会学、民族社会学、社会问题与社会发展、城乡关系和毒品问题等领域的研究。30多年来,共主持和合作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项,国内外合作项目8项,省级项目16项。出版专著和合著20多部。发表论文和调研报告100多篇,其中有多篇在国外刊物、国际会议文集发表和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等权威刊物转载。有11项研究成果先后获省部级以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