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资产证券化操作手册-(上下册)-(第二版)

中国资产证券化操作手册-(上下册)-(第二版)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06-01
开本: 16开 页数: 800
本类榜单:个人理财销量榜
中 图 价:¥65.4(4.3折) 定价  ¥152.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资产证券化操作手册-(上下册)-(第二版)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8660585
  • 条形码:9787508660585 ; 978-7-5086-6058-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资产证券化操作手册-(上下册)-(第二版) 本书特色

《中国资产证券化操作手册》为中国资产证券化**操作指南。第二版新增案例、保险资产支持计划、证券化建模等。《中国资产证券化操作手册》从资产证券化参与机构的角度,对业务操作的完整流程进行了详细叙述。         《中国资产证券化操作手册》由一线专家,结合多年实战经验,通过信贷资产证券化在美国的成功实践与在中国的应用进行对比,结合国务院频发有关资产证券化改革制度和发展展望,总结资产证券化操作的中国模式,一步步指导中国资产证券化操作实务。 第二版进行了重要的结构调整、案例与数据内容更新。*重要的变化在于,考虑到近年来保险业进入更高水平的快速发展通道,作为保险业自主拓展的资产管理产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资产支持计划日益受到业内的广泛重视,单独增加了一章保险业资产支持计划的内容,专门针对我国保监会口径下的资产证券化业务背景与现实状况做了详细介绍;考虑到之前介绍spv时仅仅侧重了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工作与内容,还重写了第五章,以全面介绍资产证券化中的受托机构;在第十章中增加了报价系统的发行、登记、托管、结算相关流程与工作内容。*后还新增了一个附录,用实例介绍了资产证券化的数据分析与模型构建。

中国资产证券化操作手册-(上下册)-(第二版) 内容简介

1.业内一线从业者实践著作,中国资产证券化**操作指南。 2.第二版增加新案例,保险资产支持计划,以及证券化建模功能。新增案例均为近两年中国abs落地产品,本书更具实操性。 3.**本中国本土化资产证券化落地操作手册。 4.**本从资产证券化参与机构的角度对业务操作的完整流程进行详细叙述的专著。 5.蔡鄂生、金中夏、洪磊作序推荐。 6.一本书系统了解中国资产证券化全过程。 7.一本书指导中国资产化证券化全程操作。 8.资产证券化从业者**的人手一册的工具书。 9.个人或机构投资者**的操作指导。 10.大众读者快速、全面了解资产证券化的专业读物。 

中国资产证券化操作手册-(上下册)-(第二版) 目录

总目 上册**章资产证券化概述1第二章资产证券化操作流程41第三章资产证券化发起人89第四章资产证券化交易协调人(券商)151第五章资产证券化的受托机构233第六章资产证券化业务法律操作实务309  下册第七章保险业资产支持计划397第八章资产证券化信用评级441第九章资产证券化会计与税务529第十章资产支持证券的发行登记、托管、结算与支付567第十一章中国资产支持证券投资管理595第十二章美国资产支持证券投资管理673第十三章资产证券化未来展望729附录763参考文献789作者简介793  目录·上 序一?序二ⅹⅴ序三ⅹⅸ第二版前言ⅹⅹⅲ**版前言ⅹⅹⅴ **章资产证券化概述1**节资产证券化基本概念和主要分类2一、基本概念2二、主要分类3第二节资产证券化基本操作流程6一、资产证券化操作的参与者6二、资产证券化操作的基本流程11第三节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现状14一、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现状14二、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环境20第四节美国资产证券化经验借鉴24一、美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情况25二、美国资产证券化的经验借鉴31第二章资产证券化操作流程41**节信贷资产证券化操作流程42一、监管审核流程42二、具体操作流程46第二节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操作流程58一、监管审核流程58二、具体操作流程60第三节资产支持票据操作流程69一、资产支持票据与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的比较69二、监管审核流程70三、具体操作流程72第四节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操作流程75一、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产品简介75二、监管审核流程80三、具体操作流程80第三章资产证券化发起人89**节发起人及其资产证券化动机90一、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起人90二、企业资产证券化发起人94第二节不同资产类别发起人的工作内容97一、信贷资产98二、企业资产102三、不动产资产103第三节与投资人沟通以及管理中介机构的策略105一、与投资人沟通的策略105二、管理中介机构的策略109第四节资产证券化发起人案例分析113一、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案例——邮储银行113二、汽车贷款证券化案例——上汽通用汽车金融121三、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案例——远东租赁129四、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案例——五矿发展136五、小额贷款资产证券化案例——镇江优选小贷143第四章资产证券化交易协调人(券商)151**节券商的作用和责任152一、产品设计152二、销售与发行156三、流动性安排165第二节资产证券化交易协调人案例分析174一、信贷资产证券化174二、资产支持专项计划183三、资产支持票据207四、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217第五章资产证券化的受托机构233**节spv和受托机构235一、spv的作用235二、不同spv的特点236三、受托机构/管理人242第二节信贷资产证券化中受托机构的工作流程243一、特定目的信托设立阶段244二、特定目的信托运营管理阶段256三、特定目的信托终止与清算271四、资产支持证券持有人大会272第三节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中计划管理人的工作流程273第四节spv的创新运用模式276一、构建基础资产276二、简化交易结构285第五节受托机构在资产证券化业务中的突破和创新290一、受托机构在资产证券化业务中面临的困境290二、受托机构在资产证券化服务中的突破和创新293三、受托机构利用资产证券化转变经营模式301第六章资产证券化业务法律操作实务309**节资产证券化业务的法律分析311一、资产证券化的法律定义311二、资产证券化的法律本质312三、资产证券化的主要法律关系314第二节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的法律现状318一、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主要法律规定319二、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主要法律障碍323第三节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法律操作实务329一、尽职调查329二、确定基础资产336三、构建特殊目的载体345四、基础资产转让350五、信用增级353六、设立与发行356七、维护与偿还362八、产品的清算364第四节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中的主要法律问题与对策366一、我国现有法律与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冲突367二、关于基础资产转让的法律问题370三、我国资产证券化的立法建议375第五节一、某飞机租赁资产证券化案例分析378二、奥克斯租赁一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382三、津桥学院资产支持专项计划386四、方发资管·民生银行安驰1~10号汇富资产支持专项计划390 目录·下 第七章保险业资产支持计划395**节保险业资产支持计划的发展背景396一、保险业发展前景396二、保险资金运用市场化改革399三、保险资金配置情况403第二节保险业资产管理产品体系介绍408一、制度建设408二、产品发起设立情况411三、产品特点417第三节保险业资产支持计划政策解读418一、起草背景418二、试点业务情况419三、主要内容420第四节保险业资产支持计划典型案例介绍421一、新华—东方一号项目资产支持计划421二、平安—江苏金融租赁项目资产支持计划425三、民生通惠—远东租赁1号资产支持计划428第五节保险业资产支持计划业务的挑战与展望431一、发展前景431二、主要挑战432三、未来构想433四、构建以受托人为核心的spv治理结构434五、政策建议436第八章资产证券化信用评级439**节信用评级在资产证券化中的重要作用440一、帮助发行人识别资产证券化的信用风险441二、向投资人揭示资产证券化产品的信用风险441三、协助监管机构监督资产证券化产品的信用风险442第二节资产证券化信用评级操作流程443一、前期准备443二、尽职调查446三、信用分析447四、信息披露 449五、后续跟踪451第三节资产证券化信用评级的关注要点452一、原始权益人及基础资产信用质量分析452二、交易结构风险分析455三、现金流分析与压力测试462四、主要参与机构分析470五、法律因素分析470第四节资产证券化信用评级案例分析471一、小额贷款证券化评级的经典案例——金通小贷 471二、互联网应收账款债权资产证券化评级案例——京东白条494三、企业收益权资产证券化评级案例——嘉兴天然气508第九章资产证券化会计与税务527**节会计师在资产证券化中的角色和职责528一、我国资产证券化的信息披露以及会计师的职责528二、美国资产证券化的信息披露以及会计师的职责529三、中美两国资产证券化的信息披露以及会计师职责的对比530第二节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处理533一、会计准则对资产证券化会计处理的相关规定533二、金融资产终止确认的决策流程及具体分析535三、终止确认会计准则在实务中的应用545第三节资产证券化的税收处理及问题548一、资产证券化相关税收环境548二、证券化交易具体税收处理551三、证券化交易中的主要税收问题558四、营改增对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影响562第十章资产支持证券的发行登记、托管、结算与支付565**节登记、托管、结算的概念与基础设施566一、登记、托管、结算的概念566二、银行间市场资产支持证券登记与托管、结算的基础设施568三、交易所市场资产支持证券登记与托管、结算的基础设施570第二节银行间市场资产支持证券的登记结算流程573一、上海清算所登记结算流程574二、中央结算公司登记结算流程578第三节交易所市场资产支持证券的登记结算流程581一、上海证券交易所登记结算流程582二、深圳证券交易所登记结算流程584第四节私募产品报价与服务系统登记结算流程588一、机构间报价系统登记结算流程588第十一章中国资产支持证券投资管理593一、2015年资产证券化投资市场蓬勃发展594二、投资视角的资产证券化分类谱系逐步清晰595三、商业银行积极参与推动买方前置的机构投资者市场趋势596四、资产支持证券信用分析具有广阔市场前景597五、交易型资产证券化业务是abs市场发展的重要方向597**节我国资产证券化投资市场现状598一、2015年资产支持证券发行市场爆发式扩容598二、资产支持证券二级交易市场仍非常清淡599三、资产支持证券收益率显著下行,相较于同评级债券品种仍存在可观利率升水601第二节我国资产证券化投资困局606一、资产支持证券投资的复杂性尚待投资者逐步适应606二、投资者群体相对单一,缺乏风险收益层次性607三、资产支持证券的信息披露体系有待完善608四、市场中介机构公信力与透明度有待提高608第三节机构投资者分析609一、商业银行及银行理财产品609二、我国非银行金融机构614三、境外投资机构——qfii与rqfii等海外投资者618四、其他投资机构619第四节资产支持证券投资模式621一、以买入并持有模式为主导的资产支持证券投资622二、资产支持证券的套利交易策略623三、资产证券化产品投资与资产管理、银行理财等业务相互促进624四、资产证券化有望为投资银行资本中介业务助力625五、交易型资产证券化会成为未来市场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627第五节资产支持证券投资分析与决策627一、资产支持证券投资的决策原则627二、资产支持证券分析的关键环节628三、资产支持证券的投资分析流程631四、现阶段常见资产证券化产品投资规则示意633第六节资产支持证券投资交易规则639一、银行间市场资产支持证券投资交易规则639二、证券交易所资产支持证券投资交易规则640第七节资产支持证券投资风险分析643一、原始权益人及基础资产信用风险分析643二、受托人或计划管理人风险分析646三、交易结构风险分析647四、早偿风险分析649五、利率风险分析649六、流动性风险分析650第八节资产支持证券定价分析651一、资产支持证券定价的基础思路651二、我国资产支持证券定价现状652三、我国资产支持证券的常见定价步骤653四、利差定价模型在资产支持证券领域的应用659第九节资产支持证券投后会计处理662一、资产支持证券会计处理方法662二、资产支持证券会计处理案例分析664三、将资产支持证券划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669第十二章美国资产支持证券投资管理671**节资产支持证券交易分析流程673一、风险导向的投资分析673二、交易结构674三、产品分析与定价678四、资产支持证券的日常管理683第二节美国资产支持证券投资管理案例分析688一、汽车贷款mtbat 2013688二、advanta的孤儿703第十三章资产证券化未来展望727**节我国资产证券化未来展望728一、存在大规模亟待盘活的存量资产728二、资产证券化潜在规模总计731第二节当前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731一、投资人与发行人动力不足732二、信贷资产证券化中的主要问题734三、企业资产证券化中遇到的主要问题738四、非银行金融机构面临的困难743第三节发展资产证券化的政策建议746一、基础设施层面746二、税收层面751三、基础资产选择和产品设计层面752四、投资者层面755五、信用评级和信息披露层面757附录761一、资产端数据分析762二、证券端模型构建768三、模型测算779参考文献783作者简介787
展开全部

中国资产证券化操作手册-(上下册)-(第二版) 相关资料

    邢早忠/中国资产证券化研究院理事长   这两年来,在政策的大力推动下,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利率市场化推进的大背景下,为积极推进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与创新,应深入研究我国资产证券化行业发展趋势及行业政策,多方位、多角度开展有效专业活动,为政府决策和专业问题解决,提供科学、合理、有说服力的建议,促进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健康、长远发展。 霍学文/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党组书记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银行资产负债表左右两端将被重构。未来的银行既要重视资产持有(资金来源),也必须重视资产管理(资金运用)。这是金融发展的规律。以资产证券化为融资工具的资产管理银行通过贷款形成资产,将资产出售进行融资,把资产留在表外,而把利差记在表内,资产证券化是其商业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非一个简单的结构化债券产品。本书用直观的语言阐述了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实务运作流程、方法,可以作为资产证券化的操作指南,对构建新型资产管理业务有重要意义。 贾 康/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   资产证券化是一项重大的金融创新,能够很好地落实国务院“盘活存量”的指导思想,对于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建设和实体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书结合我国最新政策与市场动态,对信贷资产证券化和企业资产证券化的具体操作实务进行了系统介绍,非常具有时效性和代表性。 杨再平/中国银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   资产证券化对银行业而言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创新业务,一方面可以优化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利率传导机制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最近,备案制管理办法的推出,为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环境。如何在有利政策的背景下更好地开展业务,交易筹划、产品设计、证券销售和后续管理都至关重要,本书作为一本系统而务实的资产证券化工作手册,值得推荐给所有相关的从业人员。 黄世忠/厦门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   本书是关于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最全面的操作手册。资产证券化将会成为我国银行与企业盘活存量、做大增量、拓宽融资渠道和提高运营效率的有效手段,也将成为我国机构投资者有效资产配置的得力工具。本书涵盖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原理、产品设计及组合、评级以及会计处理等内容,有助于读者在当今资产证券化大潮中成为投融资专家。 汤进喜/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副会长   投资人队伍的壮大对于中国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本书对投资人群体、投资评价体系、产品定价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将发起人、中介机构和投资机构的工作流程进行了有机结合,是一本难得的佳作。 曹 彤/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行长   互联网 金融在中国正如火如荼地开展,而资产证券化则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助推剂。互联网金融公司借助资产证券化可以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资本利用效率;同时,互联网金融公司在大数据和信息技术方面的优势,也将进一步推动证券化业务的精细化和专业化发展。本书从实务的角度对资产证券化进行了全面、翔实的介绍,推荐此书作为资产证券化和互联网金融从业人员的参考资料。 张志军/联合信用评级有限公司总经理   资产证券化有利于有效盘活经济存量,拓宽企业融资途径,提高经济整体运行效率,是我国新常态下缓解经济增速下滑、缓解金融机构与企业财务风险、提高直接融资占比和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有效工具。结合当下的资产证券化浪潮,我们更需要多方位深度剖析与研究市场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指导未来更好地促进中国资产证券化的创新与发展。 邵 平/平安银行行长   资产证券化的专著并不少见,但本书仍让读者叹为观止。大多数图书都是从证券化产品的角度进行论述,由于资产证券化行业涉及众多领域,很少有著者熟悉和了解各个部分和流程。本书从整个行业的角度给出了全面的论述,对行业的发展进行了非常具有前瞻性的探讨。 极力向希望和正在从事资产证券化业务的机构和从业人员推荐此书,这是一本资产证券化的必读论著。本书对于政策制定者而言,也具有相当高的参考价值。 阎 焱/赛富亚洲投资基金管理公司首席合伙人   本书除了讲解资产证券化的前沿理论和原理外,也很务实地介绍了资产证券化技术的实务应用。本书是了解我国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最佳学习手册,也是投资者理解和参与资产证券化市场投资的理想工具书。 唐 斌/兴业银行董事会秘书   本书是业界第一本从资产证券化参与机构的角度对业务操作的完整流程进行详细叙述的专著。本书对基础理论、操作实务、业务创新、案例分析等内容的编排堪称完美,就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而言,同类论著无出其右者。本书对于已开展和将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的机构及从业人员都有很大的帮助。 王贵亚/万达集团高级副总裁   本书展现了林华教授及各位作者对于国内外资产证券化业务的深刻理解与丰富经验,恰逢我国资产证券化蓬勃发展之际,本书对于各类参与中国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企业、律师、会计师、评级机构乃至监管机构,都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张 克/美国亚洲金融协会董事会主席 中国的资产证券化业务正蓬勃发展,从业人员亟须一本实务教材。本书以资产证券化的不同业务环节作为章节的划分依据,对每个环节的实际操作流程进行了详细叙述,可谓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经典实操手册。本书还对资产证券化业务开展过程中存在的挑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并辅以大量案例介绍了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创新历程。希望本书能为资产证券化从业人员、投资者、研究人员及相关专业学生带来巨大的帮助。

中国资产证券化操作手册-(上下册)-(第二版) 作者简介

主编:林华 特许金融分析师、美国注册会计师、注册风险管理师。 现任中国资产证券化分析网(CN-abs.com)董事长,中国资产证券化研究院院长,兴业银行独立董事,南开大学与西南财经大学兼职教授,厦门国家会计学院客座教授,央行《金融会计》编委。 在美期间任职于毕马威结构金融部,先后为GE资本、摩根大通银行、世界银行及汇丰银行设计ABS、CLO、 MBS、CMBS等信贷资产证券化模型,并负责此类产品的定价和会计处理。归国后曾任中国广东核电集团资本运营部投资总监,厦门市创业投资公司、金圆资本管理(厦门)有限公司总经理,被深圳市政府认定为深圳市领军人才。 著有《金融新格局:资产证券化的突破与创新》、《中国资产证券化操作手册》、《PPP与资产证券化》,译有《全球REITs投资手册》。 副主编: 许余洁 现任联合信用评级有限公司研究总监,中国资产证券化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西南财经大学特聘研究员。2013年7月起供职于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2015年更名为中证金融研究院),暨证监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联合培养博士后。2014年从事明斯基《稳定不稳定的经济》一书中文版的翻译校稿。近年来,在《人民日报》、《金融法苑》、《中国金融》、《工业技术经济》、《中国经济报告》、《中国证券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30余篇,并以笔名“余吉力”在财新博客上坚持撰写100篇读书心得,广为转载。 作者: 黄长清 中国资产证券化研究院首席研究员,中国资产证券化分析网专家顾问,现任嘉兴天风兰馨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曾供职于中信证券、一创摩根和恒泰证券,首次在合资券商中牵头建立了资产证券化和私募结构化融资的双重业务流程,负责完成了国内多个首单创新型基础资产的资产证券化和类REITs项目,已完成或正在执行的各类资产证券化项目超过50单。拥有北京大学金融学硕士和南开大学会计学学士学位。 罗桂连 现任陕西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挂职),清华大学管理学博士,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访问学者,中国资产证券化研究院专家。2000年以来一直在基础设施项目融资及资产证券化领域从事实务、研究与政策制定工作。近年在保监会资金部工作,牵头制订资产支持计划监管政策,研究制定保险资金信用风险监管规则。 李耀光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经济学硕士,特许金融分析师(CFA),中国注册会计师(CPA)。现就职于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担任结构融资总监,负责境内资产证券化、REITs及结构化金融产品的设计与发行,并参与跨境证券化产品的研究或顾问工作,成功完成或执行的资产类型覆盖商业与工业地产、应收账款、银行信贷、消费金融、租赁资产、公共事业收费等。在此之前,曾就职于某行业领先的内资证券公司资产管理部、四大国有银行总行,长期从事理财与资金池投资管理、结构化投融资相关工作,并担任中国资产证券化研究院研究员、中国资产证券化论坛理事及教育委员会委员。 常丽娟 管理学博士,联合信用评级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合规总监,联合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博士后工作站站长,9年评级从业经验,参与了近20单资产证券化评级项目的报告审核工作,连续4年参与并组织撰写了《中国证券市场发展报告》(资信评级部分)。 周琼 经济学博士。曾任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信贷业务部副总经理,金融同业部副总经理(主持工作),资产管理部总经理,现任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战略发展部总经理。发表多篇关于资产管理、资产证券化、普惠金融等方面的文章。 刘洪光 上海大学法学硕士,中国资产证券化研究院研究员,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主要业务方向为IPO、资产证券化、资产管理等资本市场法律事务。资产证券化领域的主要操作案例有中航租赁资产证券化、唐山路桥收费收益权资产证券化、河北金融租赁资产证券化、中国飞机租赁资产证券化(第1期、第2期、第3期)、金坤小贷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蚂蚁微贷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某城商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奥克斯融资租赁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第1期、第2期、第3期)、北京文科租赁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某国家级AAAAA自然旅游景区资产证券化、先锋国际租赁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华中租赁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某供水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某城商行信托受益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等几十个资产证券化项目。 洪浩 现任职于中泰证券债券与结构金融部,负责信贷资产证券化和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曾任职于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在信托公司建立了全流程的服务体系。负责或参与十余单公募、私募资产证券化项目。北京大学理学博士,中国资产证券化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任远 滑铁卢大学硕士和清华大学学士学位,特许金融分析师(CFA)和注册管理会计师(CMA)持证人。曾供职于Magnetar Capital,领导MBS和ABS分析部门。参与了很多欧美和中国的公开与非公开市场的结构化交易,包括近年来最大的电影支持证券。 万华伟 经济学硕士,联合信用评级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评级总监,中国证券业协会资信评级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联合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后专家导师,万先生有10年以上的评级从业经验。 王冠 资立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法学硕士,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硕士。曾任海投金融联合创始人、中国区总裁,先后任职于新华社、法国桦榭出版集团,在《21世纪经济报道》任金融行业高级媒介顾问及金融记者,并在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担任秘书长助理,长期关注创新资产管理及国际金融市场。 张武 普华永道中国金融机构服务部合伙人,专注于金融企业的审计和会计咨询服务,以及企业结构化融资(如资产证券化、优先股等)会计服务,主要客户包括商业银行、融资租赁公司、私募股权基金和投资公司等。负责过诸多资产证券化会计服务项目,在结构设计、会计处理、服务商运营和内部控制设计和评价等方面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务经验。 彭琨 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学历,中国资产证券化研究院研究员,现任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助理;曾任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北京分行小企业金融部总经理、邮储银行总行金融同业部总经理助理。参与过多期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起,并投资资产证券化产品;在《中国金融》、《银行家》、《中国经济周刊》等杂志发表多篇关于资产证券化文章,对资产证券化业务有一定认识。 葛乾达 毕马威上海办公室税务总监,中国注册会计师和中国注册税务师。拥有超过11年的中国税务专业服务经验。目前是毕马威上海金融行业税务服务组的核心成员,在金融行业税收领域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刻、创新性的认识。 张连娜 金融工程硕士学历,现任联合评级结构融资部经理、高级分析师,曾负责远东三期、大成西黄河大桥、海南航空BSP票款等数十单资产证券化评级业务。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