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论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论

作者:徐万刚著
出版社: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04-01
开本: 其它 页数: 242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61.6(7.0折) 定价  ¥8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论 版权信息

  • ISBN:9787550423855
  • 条形码:9787550423855 ; 978-7-5504-2385-5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论 本书特色

徐万刚编著的《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论》力图在分析我国传统二元土地制度利弊的基础上,在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通过构建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微观主体、市场运行机制及宏观调控保障,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对土地资源的基础配置功能。在国家宏观规划的前提下,通过政府组建的建设用地市场交易平台,充分发挥供求机制、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的相互作用,促进城乡建设用地资源的自由流转;在所有者权能清晰的基础上,使城乡建设用地所有者和国家土地终极所有者代表(土资委)根据所有权的份额享有对建设用地出让和转让等收益处置的权利,从而突破地方政府的垄断征地行为,形成市场主体清晰、竞争有序、权益平等、持续循环、城乡一体的建设用地市场流转机制。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论 内容简介

   徐万刚编*的《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论》力图在分析我国传统二元土地制度利弊的基础上,在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通过构建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微观主体、市场运行机制及宏观调控保障,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对土地资源的基础配置功能。在国家宏观规划的前提下,通过政府组建的建设用地市场交易平台,充分发挥供求机制、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的相互作用,促进城乡建设用地资源的自由流转;在所有者权能清晰的基础上,使城乡建设用地所有者和国家土地终*所有者代表(土资委)根据所有权的份额享有对建设用地出让和转让等收益处置的权利,从而突破地方政府的垄断征地行为,形成市场主体清晰、竞争有序、权益平等、持续循环、城乡一体的建设用地市场流转机制。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论 目录

1 导论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 研究背景1.1.2 研究意义1.2 基本概念的界定1.2.1 建设用地1.2.2 建设用地市场1.3 研究结构、内容和方法1.3.1 研究结构1.3.2 研究内容1.3.3 研究方法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1.4.1 可能的创新之处1.4.2 主要的不足之处 2 理论基础:相关研究回顾2.1 地租理论2.1.1 古典地租理论简述2.1.2 马克思的地租理论2.1.3 社会主义城市地租2.2 二元经济理论2.2.1 刘易斯模型2.2.2 费一拉模型2.2.3 乔根森模型2.2.4 托达罗模型2.2.5 钱纳里模型2.3 城乡一体化理论2.3.1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对城乡一体化的相关论述2.3.2 资本主义田园城市学派的相关论述2.3.3 资本主义区域经济学者的相关论述2.4 土地市场理论2.4.1 土地市场运行机制论述2.4.2 土地市场规范系统研究2.4.3 土地市场相关问题研究2.5 结论与启示 3 历史变迁:新中国建设用地制度的历程回顾与绩效分析3.1 新中国建设用地制度的历程回顾3.1.1 新中国建设用地国家所有制的建立和发展3.1.2 新中国城市建设用地使用制度的发展历程3.1.3 我国农村建设用地制度的历程变迁3.2 新中国建设用地制度的绩效分析3.2.1 1978年前的土地制度评价3.2.2 1978年后的土地制度评价3.3 结论与启示 4 客观必然: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构建的外在要求和内在必要4.1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构建的外在要求4.1.1 城市化发展的需要4.1.2 工业化发展的需要4.1.3 新农村建设的需要4.1.4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4.1.5 城乡统筹的需要4.1.6 小结4.2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构建的内在必要4.2.1 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分析4.2.2 我国农地城市转用流转的关系分析4.2.3 我国二元土地市场分割的宏观影响4.2.4 小结 5 框架构建: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构建的基本内容5.1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构建的宗旨与原则5.1.1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构建的宗旨5.1.2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构建的原则5.2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构建的思路与模式5.2.1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构建的基本思路5.2.2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构建的主要模式5.3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构建的路径与手段5.3.1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建构的路径解析5.3.2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建构的基本手段5.4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指标评价体系5.4.1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5.4.2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指标评价体系的构成框架5.4.3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指标评价体系的应用分析 6 微观基础: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主体的微观建构6.1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微观主体的建构解析6.1.1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微观主体的相关界定6.1.2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微观主体的建构框架6.1.3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微观主体的框架解析6.2 我国现行建设用地市场微观主体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6.2.1 城市土地市场:卖方垄断主体6.2.2 农村土地市场:供方残缺主体6.3 完善我国现行建设用地市场微观主体建构的对策研究6.3.1 清晰界定土地产权6.3.2 成立市场主体代表6.3.3 放开建设用地市场6.3.4 规范主体收益途径6.3.5 转变地方政府职能 7 市场运行: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运行的机制建构7.1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运行机制的建构分析7.1.1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运行机制的相关界定7.1.2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运行机制的创新框架7.1.3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运行机制的内容解析7.2 我国现行建设用地市场运行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7.2.1 我国城乡二元土地市场割裂的模型分析7.2.2 我国城乡二元土地市场扭曲的运行机制7.3 完善我国现行建设用地市场运行机制的对策研究7.3.1 拓展土地市场要素7.3.2 放大市场竞争效应7.3.3 发挥价格调控功能7.3.4 推动循环持续流转7.3.5 加强市场制度建设 8 宏观保障: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调控的体系构建8.1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宏观调控体系的基本内容8.1.1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宏观调控体系的相关界定8.1.2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宏观调控体系的创新框架8.1.3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宏观调控体系的内容解析8.2 我国现行土地宏观调控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8.2.1 土地规划多极化8.2.2 调控主体地方化8.2.3 调控市场封闭化8.2.4 核心障碍:土地财政8.3 完善我国现行土地宏观调控体系的对策研究8.3.1 建立科学的宏观规划体系8.3.2 构建统一的市场规范体系8.3.3 培育有力的监督保障机制8.3.4 弱化“土地财政”的羁绊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