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美美与共:渝东南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美美与共:渝东南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12-01
开本: 16开 页数: 561
本类榜单:政治军事销量榜
中 图 价:¥44.8(3.5折) 定价  ¥12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美美与共:渝东南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010156330
  • 条形码:9787010156330 ; 978-7-01-015633-0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美美与共:渝东南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本书特色

生态文明建设是党的十八大做出的战略决策,也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 要一环。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西部地区、民族地区 是重点也是难点。渝东南民族地区既是武陵山区的重 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确定的首批连片特困地区,* 是中西部地区**的直辖市——重庆市主要的少数民 族聚居区。在重庆市的五大功能划分中,将渝东南地 区定位为生态保护发展区,并被批准为国家生态文化 保护实验区。因此,做好渝东南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 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既是国家扶贫攻坚政策的重 要措施,也是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实现各民族共 同繁荣,共同发展的重要基础。    在此背景下,由田阡、魏锦编*的《美美与共— —渝东南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综合运用民族 学、人类学、生态学、经济学等学科理论,从物质文 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生态农业发展、 民族生态旅游发展等方面对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建 设进行深入地调查研究,系统阐述了如何推动渝东南 民族地区高效、有序的科学发展,为助推渝东南生态 保护区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建议。

美美与共:渝东南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内容简介

生态文明建设是党的十八大做出的战略决策,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一环。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西部地区、民族地区是重点也是难点。渝东南民族地区既是武陵山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确定的首批连片特困地区,更是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重庆市主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在重庆市的五大功能划分中,将渝东南地区定位为生态保护发展区,并被批准为国家生态文化保护实验区。因此,做好渝东南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既是国家扶贫攻坚政策的重要措施,也是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发展的重要基础。 在此背景下,本书综合运用民族学、人类学、生态学、经济学等学科理论,从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生态农业发展、民族生态旅游发展等方面对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建设进行深入地调查研究,系统阐述了如何推动渝东南民族地区高效、有序的科学发展,为助推渝东南生态保护区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建议。

美美与共:渝东南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目录

绪论    **节  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建设    第二节  生态文明、生态文化与文化生态    第三节  民族地区的文化生态与生态文明建设    第四节  渝东南民族地区的文化生态分析    第五节  渝东南民族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上篇  文化生态保护区  **章  从文化遗产保护到文化生态保护区    **节  全球化发展的反思与《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    第二节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三节  各具特色的文化遗产保护    第四节  整体性保护与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  第二章  渝东南民族地区的物质文化遗产    **节  渝东南民族地区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别与生成    第二节  渝东南民族地区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价值与功能    第三节  渝东南民族地区的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第三章  渝东南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节  渝东南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与类型    第二节  与渝东南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自然环境、物质文化遗产、社会空间    第三节  渝东南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总体特征与价值体现    第四节  渝东南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第四章  武陵山区(渝东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节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的经验与困扰    第二节  武陵山区(渝东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的现实条件    第三节  武陵山区(渝东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第四节  武陵山区(渝东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的意义中篇  生态农业  第五章  从传统农业到生态农业    **节  全球生态危机与生态农业的兴起    第二节  生态农业的内涵与特征  第六章  渝东南民族地区生态农业发展的外部条件    **节  渝东南民族地区生态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第二节  渝东南民族地区生态农业发展的社会条件  第七章  渝东南民族地区生态农业的类型    **节  渝东南民族地区的生态种植    第二节  渝东南民族地区的生态养殖    第三节  渝东南民族地区的生态农业产品  第八章  发展渝东南民族地区生态农业    **节  渝东南民族地区发展生态农业的可行性分析    第二节  渝东南民族地区生态农业发展规划设计    第三节  渝东南民族地区生态农业发展保障体系下篇  生态旅游  第九章  从传统旅游到生态旅游    **节  生态旅游的兴起    第二节  生态旅游的功能与效益    第三节  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  第十章  渝东南民族地区生态旅游资源    **节  渝东南民族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现状    第二节  渝东南民族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征    第三节  渝东南民族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第十一章  渝东南民族地区生态旅游环境    **节  渝东南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构成    第二节  渝东南民族地区生态旅游环境容量    第三节  渝东南民族地区生态旅游中的环境问题  第十二章  渝东南民族地区生态旅游规划与生态设计    **节  渝东南民族地区生态旅游规划的原理与方法    第二节  渝东南民族地区生态旅游景观结构与线路设计    第三节  渝东南民族地区生态旅游景观设计与布局  第十三章  渝东南民族地区生态旅游管理与营销    **节  渝东南民族地区生态旅游管理    第二节  渝东南民族地区生态旅游营销结论参考文献后记
展开全部

美美与共:渝东南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作者简介

田阡,人类学博士,教授。l973年出生于湖北荆州。曾先后就读于武汉大学、中南民族大学、中山大学。现任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人类学与民族学系主任、西南大学城乡统筹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信访与统筹城乡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重庆国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所所长。 入选教育部2012年度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兼任教育部民族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理事。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中山大学移民与族群研究中心研究员、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特聘教授、西南大学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子课题、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多项课题。获省部级人文社科奖励二等奖一项。担任《华人应用人类学学刊》执行编辑,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Anthropology和Chinese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编委。 在《人民日报·理论版》《新华文摘》等专业学术刊物以及人民出版社等出版有关于族群与区域文化、家族与社会组织、流域研究等方面的论文和专*。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