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中国傩戏剧本集成:川渝阳戏

中国傩戏剧本集成:川渝阳戏

出版社:上海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01-01
开本: 24cm 页数: 420
本类榜单:艺术销量榜
中 图 价:¥57.0(6.7折) 定价  ¥8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傩戏剧本集成:川渝阳戏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7120907
  • 条形码:9787567120907 ; 978-7-5671-2090-7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傩戏剧本集成:川渝阳戏 本书特色

傩戏是一种从原始傩祭活动中蜕变而成的戏剧形式,是原始宗教文化与戏剧文化相结合的孪生子。它既有祭祀的功能,又有审美的功能;它和世俗的戏剧演出不同,能将一个或数个村庄当成表演的场地,而在这地域中的乡民往往既是表演者,又是观众。 《中国傩戏剧本集成》蕴藏着大量的民间艺术、原始宗教、伦理、宗法制度、民俗等信息,是我们透视原始戏剧、了解中国乡村社会与草根阶层文化的一个重要渠道。它至少有着四个方面的价值: 一是它们为戏剧的“活化石”,通过它们,能把握戏剧发生时的形态和形成戏剧的要素。因此它们是研究戏剧发生学的极其宝贵的资料。 二是它表现了下层民众的宗教观、伦理观、政治观、历史观,融入了底层百姓对人生、社会、天地的观念,表现了他们对生活的态度,以及在叙述故事时对民俗画面所作的丰富生动的描述,能为宗教学、伦理学、历史学、民俗学、方言学等学科提供在一般文献中难以见到的资料。 三是它用极其俚俗的语言活生生地表现了地域文化,一个地方的傩戏剧本能够让人们了解到该地区的文化精神。 四是化表演的灵活性、内容的包容性、表演场地的广泛性和观念演员的同一性能为今日的戏剧演出提供具有借鉴价值的经验。 《中国傩戏剧本集成》,从收集到整理,历时20余年,倾注了朱恒夫教授等人大量的心血。它具有三个特点: 一是完整。许多傩戏剧目的内容从傩祭开始一直到整个演出活动的结束。 二是原始。保持文献的原始性质,明显的讹错之处也只是以校注的形式来说明。 三是完备。今日留存的傩戏剧本基本收集殆尽。 作为一个曾经遍及各地至今仍活跃在许多地方的宗教与艺术的现象,对于认识民族的过去尤其是底层社会的生活状态,无疑是一个重要的窗口;而它的剧本——包容着民族、宗教、经济、宗法、语言、历史、风俗、 伦理、医学等丰富信息的物质存在,其巨大的学术价值是毋庸置疑的,并将与时俱增。 《中国傩戏剧本集成》为整理、保存、弘扬中华各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推进各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重大出版项目,到目前为止,国内尚未出版某一个种类的傩戏剧本,更遑论对全国的傩戏剧本进行整理了。傩戏被今日之学界称之为戏曲的“活化石”,视为原始戏剧的遗存。作者从20世纪80年代初就从事于傩戏的研究,在全国有傩戏的地方,都做过田野调查,收集了约五百部傩戏剧本。其中有的傩戏没有剧本,则先进行录音、录像,然后根据录音、录像的内容,做文字记录,形成剧本。将这些宝贵的剧本资料整理出来,将为学术界提供一份原始戏剧的资料,为我国的文化宝藏增添一份新的独特的藏品。 《中国傩戏剧本集成》的出版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学术价值、艺术价值和重大文化积累价值,对于整理、保存、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和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阳戏概述 阳戏是傩戏的一个品种,指流行于我国西南地区的以“阳(或阳字的同音字扬、杨、羊等)戏”为名称的一种祭祀性戏剧。 崇奉“三圣”是阳戏的重要标志。在傩戏三教中,川主、土主、药王“三圣”主神属“下三教”。西南地区阳戏坛普遍崇奉“三圣”,各地戏班会根据演出地点或设“三圣”神位,或挂“三圣”神图①。每坛阳戏活动都是以“三圣”为核心而展开,或演请“三圣”、送“三圣”,或演诸路神祇受“三圣”差遣奉命履行神职。阳戏坛奉“三圣”历史久远,清道光年间《遵义府志》载:“歌舞祀三圣曰阳戏。三圣川主、土主、药王也。”② 类似记载在西南地区方志中屡见不鲜③。 民众演出阳戏的目的是祈福纳吉,演出场面一般是吉祥喜庆的。虽然早期阳戏班也还阴愿、做道场、荐亡灵,不过那是为还先祖生前所许愿望,使其先祖魂灵升天,也属喜庆之举。现在阳戏班有时也做道场、荐亡灵,不过这种场合不唱阳戏。 阳戏可谓是以驱鬼逐疫、祈福禳灾、酬神娱人为本质,以崇奉“三圣”为重要标志,以吉祥喜庆为表象特征,广泛流行于我国西南地区的一种祭祀性戏剧。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现阶段湘西地区阳戏已无仪式,也不见奉“三圣”主神,主要原因在于湘西地区的阳戏超过了仪式性阳戏的发展阶段,已成为民间小戏形式。 ……

中国傩戏剧本集成:川渝阳戏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 戏门启白坛前仪 ; 戏门断愿启语 ; 上太伯察善 ; 上功曹 ; 上祖师 ; 上统兵元帅 ; 目连僧游六殿 ; **折 开坛 ; 第二折 放兵 ; 第三折 出土地 ; 第四折 请神 ; 第五折 出裸裸 ; 第六折 童子搬仙娘等。

中国傩戏剧本集成:川渝阳戏 目录

阳戏概述1四川阳戏梓潼县马鸣乡红寨村阳戏坛仪式21戏门启白坛前仪22天戏29戏门断愿启语29地戏38上太伯察善38正戏40上功曹40上祖师41上统兵元帅50出钟馗52目连僧游六殿53芦山县清源乡“芦山庆坛”56**折开坛57第二折放兵60第三折出土地65第四折请神74第五折出裸裸81第六折童子搬仙娘84第七折出二郎94第八折立九州101第十折劝坛(收兵扎坛)106重庆阳戏巴南区接龙镇阳戏坛道光年间仪式111上卷112撒帐一宗112扫棚土地119开路一宗122纠察灵官一坛124请神一宗127领牲一坛133走马二郎138点棚一139下卷142百花诗142催愿一宗144碓磨夫人146上熟跪案饯驾147敲枷脱锁150田郭二位152六位国王153赏杨大口156勾愿一宗156送神一宗159钟馗161梅花一段163巴南区接龙镇柏杨村阳戏坛仪式173二十四戏174开棚175造棚178扫棚180正请183点棚190碓磨193走马195催愿197工兵牢子198接神199敲枷204饯驾206六位国主209綦江县羊叉乡徐鸿禧阳戏坛仪式212开场、撒帐213造盆216请神222点盆229催愿233陪神237勾销243开路247领牲257下察265开坛274发牒283酉阳县兴隆乡小岗阳戏坛仪式290开坛291正请296领牲303中镇宅310中开路(一)315中开路(二)319灵官镇台327煊斧332勾愿338画梁347借五台359过关366
展开全部

中国傩戏剧本集成:川渝阳戏 相关资料

中国戏剧家协会研究室研究员曲六乙推荐: 今日,傩文化已经得到了社会的高度关注,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傩舞傩戏就有南丰傩舞、婺源傩舞、乐安傩舞、广昌傩舞、藏戏、彝族撮泰吉、徽州目连戏、辰州目连戏、武安傩戏、池州傩戏、侗族傩戏、沅陵辰州傩戏、德江傩堂戏、安顺地戏、山西赛戏、江淮僮子戏、泉州打城戏等三十多种,然而迄今为止,学术界还没有将这些傩戏的剧本进行整理、出版。上海大学出版社拟出版由朱恒夫教授等人搜集整理的《中国傩戏剧本集成》,这是学术界的磊事,也是中国文化界的幸事。 朱恒夫教授是中国傩戏研究会的副会长,在傩文化研究领域成绩斐然。他曾经和江苏的同仁花费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在乡村、山区收集了二百多万字的傩歌《江淮神书》。2011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后,在国内外引起了积极的反响,对于保存民族的原始文献、推动文化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毫无疑问,《中国傩戏剧本集成》的出版,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学术价值、艺术价值和重大文化积累价值,对于整理、保存、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和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研所研究员刘祯推荐: 我国是一个文化大邦,现存的古代文献可谓浩如烟海,但是所庋藏的图书中没有一部像《中国傩戏剧本集成》这样的图书,因此,将它整理出版,说它是海内外内容唯一的图书,一点也不为过。 一般人认为,支配我国社会的文化,是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与释家文化,其实还有对底层社会影响甚大的就是巫师们传布的傩文化,而傩戏就是傩文化原态的呈现。通过它们,我们可以直接触摸到旧时底层社会的脉搏。《中国傩戏集成》蕴藏着大量的民间艺术、原始宗教、伦理、宗法制度、民俗等信息,是我们透视原始戏剧、了解中国乡村社会与草根阶层文化的一个重要渠道。目前它至少有着四个方面的价值: 一是它们为戏剧的“活化石”,通过它们,能把握戏剧发生时的形态和形成戏剧的要素。因此,它们是研究戏剧发生学的极其宝贵的资料。 二是它表现了下层民众的宗教观、伦理观、政治观、历史观,融入了底层百姓对人生、社会、天地的观念,表现了他们对生活的态度,以及在叙述故事时对民俗画面所作的丰富生动的描述,能为宗教学、伦理学、历史学、民俗学、方言学等学科提供在一般文献中难以见到的资料。 三是它用极其俚俗的语言活生生地表现了地域文化,一个地方的傩戏剧本能够让人们了解到该地区的文化精神。 四是它表演的灵活性、内容的包容性、表演场地的广泛性和观众演员的同一性能为今日的戏剧演出提供具有借鉴价值的经验。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越来越高和我们离乡村文化越来越远,这套书的资料价值将会越来越大。

中国傩戏剧本集成:川渝阳戏 作者简介

朱恒夫,二级教授。在南京大学先后获得学士、硕士与博士学位。现为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博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华艺术论丛》主编、中国傩戏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戏曲学会常务理事。长期致力于戏曲学、文献学、傩文化研究,主持过多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古委会项目、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获得过国家民间文艺著作奖“山花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一等奖等多种奖项。出版有《目连戏研究》、《江淮神书》、《昆曲美学》、《城市化进程中戏曲传承与发展研究》、《后六十种曲》等十多部,发表长篇论文一百三十多篇。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