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五代十国时期-宋朝(北宋.南宋)时期-中国战争史-第五卷

五代十国时期-宋朝(北宋.南宋)时期-中国战争史-第五卷

作者:武国卿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01-01
开本: 16开 页数: 803
本类榜单:政治军事销量榜
中 图 价:¥73.5(7.0折) 定价  ¥10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五代十国时期-宋朝(北宋.南宋)时期-中国战争史-第五卷 版权信息

  • ISBN:9787010145693
  • 条形码:9787010145693 ; 978-7-01-014569-3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五代十国时期-宋朝(北宋.南宋)时期-中国战争史-第五卷 本书特色

《中国战争史》的作者武国卿曾受叶剑英元帅鼓励,几十年来潜心研究中国战争史,写成了这部有着学术补白意义的中国战争专题研究著作。 《中国战争史》把我国从远古至民国初年各个历史时期的主要战争分卷立册叙述。全书依据历代正史资料和军事典籍,本着忠于历史、古为今用的原则,选取影响深远的战争史实,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力图从中国丰富多采的战争史中发掘有益的精神财富。武国卿所著的《中国战争史(第5卷五代十国时期宋朝北宋南宋时期)》为《中国战争史》第五卷。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五代十国时期总论、后梁建国前的战争、后梁建国后及其灭亡的战争、后唐建国前的战争、后唐建国后及其灭亡的战争、后晋建国后与其灭亡的战争等。

五代十国时期-宋朝(北宋.南宋)时期-中国战争史-第五卷 内容简介

毛泽东主席早在1939年1月给友人的通信中就有撰写《中国战争史》的宏愿,但是由于主席忙于指挥千军万马进行革命战争,其宏愿未能实现。本书作者曾受叶剑英元帅鼓励,几十年来潜心研究中国战争史,写成了这部有着学术补白意义的中国战争专题研究著作。其中,自上古西周时期至东

五代十国时期-宋朝(北宋.南宋)时期-中国战争史-第五卷 目录

第十八编 五代十国时期
**章 五代十国时期总论
**节 五代十国的始末
一、五代
二、十国
附表5-1 五代帝系表
附表5-2 十国帝系表
附图5-1 五代十国时期全图
第二节 五代十国时期的军政建设
一、政权建设
二、军事建设
三、军政官职
第三节 五代十国的经济与战争实力
第四节 五代十国时期的重要战争梗概
一、后梁建国及其灭亡的战争
二、后唐建国及其灭亡的战争
三、后晋建国及其消亡的战争
四、后汉建国及其灭亡的战争
五、后周建国及其消亡的战争
六、南方诸国互相侵掠的战争
第五节 五代十国时期的战争特点和杰出将帅
一、战争特点
二、杰出将帅
第二章 后梁建国前的战争
**节 朱温(朱全忠)的崛起
第二节 朱全忠巩固汴州向其周边地区扩张的作战
一、战前朱全忠面临的基本战略形势
二、朱全忠攻占滑州
三、朱全忠击退秦宗权对汴州的进击
四、朱全忠兼并魏博
五、朱全忠兼并河阳
六、朱全忠兼并蔡州
第三节 朱全忠向东方扩张的作战
一、朱全忠向东方扩张前的基本战略形势
二、朱全忠与东方诸节度使军的作战序列
三、朱全忠的作战策划
四、朱全忠的首次东进
五、朱全忠的二次东进
六、朱全忠攻占徐州
七、朱全忠攻占兖、郓两州
朱全忠向东方扩张的作战评述
附图5-2 朱全忠向东方扩张攻占徐州的作战经过示意图
附图5-3 朱全忠向东方扩张攻占兖、郓两州经过示意图
第四节 朱全忠向河北诸州扩张的作战
一、朱全忠向河北诸州扩张前各方的基本战略形势
二、朱全忠北扩的起因及作战策划
三、朱全忠与河北诸州军的作战序列
四、朱全忠、刘仁恭共击李克用,攻取邢、洺、磁三州
五、朱全忠北击刘仁恭
六、朱全忠进攻幽州
附图5-4 朱全忠向河北诸州扩张的作战经过示意图
第五节 朱全忠向河东地区的扩张
一、朱全忠向河东扩张前面临的基本战略形势
二、朱全忠向河东扩张作战策划
三、双方作战序列
四、朱全忠进兵河中
五、朱全忠军首次进攻晋阳
六、朱全忠再次围攻晋阳
附图5-5 朱全忠向河东地区扩张的作战经过示意图
第六节 朱全忠进占关中的作战
一、朱全忠进兵关中前面临的基本战略形势
二、朱全忠进军关中作战策划
三、朱全忠、李茂贞双方作战序列
四、李茂贞的先行发难
五、朱全忠进占京师长安
六、朱全忠军进击凤翔
七、朱全忠关中战后的动向
附图5-6 朱全忠进占关中的作战经过示意图
第七节 朱全忠击败淄青军阀反扑的作战
一、王师范的起兵
二、朱全忠的东归和反击
三、王师范的*后战败
附图5-7 朱全忠击败淄青军阀反扑的作战经过示意图
第八节 朱全忠反击凤翔李茂贞和淮南杨行密等的作战
一、战前关中的基本战略形势
二、朱全忠攻李茂贞
三、朱全忠反击杨行密
四、朱全忠战后的动向
第九节 朱全忠平定魏博牙军叛乱和反击刘仁恭等的作战
一、战前朱全忠的政治阴谋和面临的基本战略形势
二、平定魏博牙军的叛乱
三、朱全忠反击刘仁恭
四、战后朱全忠的篡唐
后梁建国前的战争评述
附图5-8 五代十国时期后梁辖区略图
第三章 后梁建国后及其灭亡的战争
**节 后梁建国后面临的基本战略形势
第二节 后梁进攻潞州之战
一、潞州之战的诱因
二、后梁与晋双方作战策划
三、后梁与晋双方作战序列
四、潞州之战的经过
附图5-9 后梁进攻潞州之战经过示意图
第三节 后梁进攻幽州之战
一、幽州归属的变迁
二、梁军进攻幽州之战的经过
第四节 后梁巩固周边疆域的作战
一、后梁与吴争夺颍、信二州
二、后梁与岐、蜀、晋争夺大安
三、后梁与吴争夺霍丘
四、后梁与岐争夺延州和盐州
五、后梁与晋争夺晋州
第五节 后梁讨刘知俊叛乱之战
一、刘知俊的叛梁
二、后梁讨刘知俊之战的经过
第六节 后梁与晋赵联军柏乡之战
一、战前后梁面临的基本战略形势
二、柏乡之战的诱因和序战
三、双方作战策划
四、双方作战序列
五、柏乡之战的作战经过
附图5-10 后梁与晋赵联军柏乡之战经过示意图
第七节 后梁与晋魏州会战
一、后梁与晋魏州战前的基本战略形势
二、后梁与晋魏州会战的起因
三、后梁与晋双方作战序列
四、魏州会战的作战经过
后梁与晋魏州会战评述
第八节 后梁与晋胡柳陂之战
一、胡柳陂战前双方的基本战略形势
二、后梁与晋双方作战序列
三、胡柳陂战前梁晋双方的序战和梁军将领的内讧
四、胡柳陂之战的作战经过
后梁与晋胡柳陂之战评述
附图5-11 后梁与晋胡柳陂之战经过示意图
第九节 后梁攻后唐杨刘之战
一、杨刘战前梁晋双方争斗的基本战略形势
二、后梁与后唐双方作战序列
三、后梁与后唐杨刘之战的作战经过
四、后梁军战后的动向
第十节 后唐攻占汴州灭亡后梁之战
一、后梁汴州陷落前的基本战略形势
二、后唐击灭后梁决策的酝酿
三、后唐后梁双方作战序列
四、后唐攻占汴州灭亡后梁之战的作战经过
后唐攻占汴州灭亡后梁之战评述
附图5-12 后唐攻占汴州灭亡后梁之战经过示意图
第四章 后唐建国前的战争
**节 李克用父子的日益壮大
第二节 李克用集团与唐军阴地关之战
一、战前李克用集团面临的基本战略形势
二、阴地关之战的诱因
三、唐廷征讨李克用集团决心的形成
四、李克用与唐军双方作战序列
五、阴地关之战的作战经过
李克用集团与唐军阴地关之战评述
附图5-13 李克用集团与唐军阴地关之战经过示意图
第三节 李克用集团向云、镇、幽诸州扩张的作战
一、战前李克用集团面临的基本战略形势
二、李克用连续进攻云州、镇州
三、李克用进攻幽州
第四节 李克用集团向关中地区扩张的作战
一、战前关中地区和李克用集团的基本战略形势
二、李克用向关中扩张的诱因
三、李克用向关中地区扩张的作战经过
四、李克用军战后的动向
附图5-14 李克用集团向关中地区扩张的作战经过示意图
第五节 李克用集团南下魏州之战
一、魏州之战的起因
二、魏州之战的作战经过
第六节 晋灭燕之战
一、晋灭燕战前的大局形势
二、刘守光的建燕称帝
三、晋灭燕的作战经过
附图5-15 晋灭燕之战经过示意图
第七节 晋抗击契丹的作战
一、晋抗击契丹战前面临的基本战略形势
二、契丹部族的崛起
三、契丹进攻蔚州
四、契丹进攻幽州
五、契丹与晋争夺望都
六、晋抗击契丹战后的动向
附图5-16 晋抗击契丹的作战经过示意图
第五章 后唐建国后及其灭亡的战争
**节 后唐的建国
一、后唐建国前的基本战略形势
二、李存勗的建国
附图5-17 五代十国时期后唐辖区略图
第二节 后唐灭亡前蜀之战
一、前蜀的兴起及其基本战略形势
二、前蜀建国后与周边割据势力的作战
附图5-18 五代十国时期前蜀辖区略图
三、后唐灭前蜀之战的起因
四、后唐、前蜀两军作战序列
五、双方作战策划
六、后唐击灭前蜀的作战经过
七、后唐战后的动向
后唐灭亡前蜀之战评述
附图5-19 后唐灭亡前蜀之战经过示意图
第三节 后唐平定邺都兵变
一、邺都兵变的起因
二、后唐平定邺都兵变的经过
三、李嗣源进入洛阳称帝
四、后唐战后的动向
第四节 后唐平定王都叛乱之战
一、王都的反叛
二、后唐平定王都反叛的作战经过
第五节 后唐攻两川之战
一、两川的叛唐及面临的基本战略形势
二、后唐大举攻蜀
三、后唐两川战后的动向
第六节 后唐灭亡的晋安寨战略决战
一、晋安寨战前后唐王朝的基本战略形势
二、后唐灭亡前周边诸藩镇的概况
三、石敬瑭的起兵
四、后唐与石敬瑭军双方作战序列
五、后唐与石敬瑭军双方作战策划
六、后唐军进围太原
七、契丹军重兵围困晋安寨
八、后唐军的内乱与覆没
后唐灭亡的晋安寨战略决战综述
附图5-20 后唐灭亡的晋安寨战略决战经过示意图
第六章 后晋建国后与其灭亡的战争
**节 后晋建国后面临的基本战略形势
附图5-21 五代十国时期后晋辖区略图
第二节 后晋讨范延光叛乱之战
一、范延光起兵反后晋及面临的基本战略形势
二、后晋讨范延光的作战经过
三、后晋战后的动向
第三节 后晋平定安重荣叛乱之战
一、安重荣的起兵
二、后晋平定安重荣之战的作战经过
第四节 后晋平定安从进叛乱之战
一、安从进的叛后晋
二、后晋平定安从进之战的作战经过
第五节 后晋平定杨光远叛乱之战
一、杨光远的起兵
二、后晋平定杨光远叛乱的作战经过
第六节 后晋抗击契丹进袭的戚城之战
一、契丹袭晋的诱因及后晋的基本战略形势
二、后晋契丹双方作战序列
三、后晋契丹双方作战策划
四、后晋抗击契丹戚城之战的作战经过
后晋抗击契丹戚城之战评述
附图5-22 后晋抗击契丹进袭戚城之战经过示意图
第七节 后晋抗击契丹进袭的相州之战
一、战前双方的基本战略形势
二、契丹军的再次进袭
三、后晋军的顽强抗击
第八节 后晋反击契丹的阳城之战
一、后晋军的北进及面临的基本战略形势
二、阳城之战的作战经过
第九节 后晋再次反击契丹招致灭亡之战
一、后晋与契丹战和形势的演变
二、后晋再次反击契丹的诱因
三、后晋契丹双方作战序列
四、后晋契丹双方作战策划
五、后晋军的北进
六、后晋军的投降
七、后晋的灭亡
八、契丹灭后晋后的动向
后晋再次反击契丹招致灭亡之战评述
附图5-23 后晋再次反击契丹招致灭亡之战经过示意图
第七章 后汉的建国与灭亡的战争
**节 后汉建国前后面临的基本战略形势
一、后汉建国前面临的基本战略形势
二、后汉的建国
第二节 刘知远进占东京的作战
一、各地纷起响应刘知远南进
二、刘知远进军东京的作战经过
刘知远进占东京的作战简评
附图5-24 刘知远进占东京作战经过示意图
附图5-25 五代十国时期后汉辖区略图
第三节 后汉讨杜威叛乱魏州之战
一、战前后汉契丹双方的大局形势
二、后汉讨杜威之战的作战经过
第四节 后汉后蜀关中之战
一、后蜀的扩张与建国及面临的基本战略形势
二、后汉后蜀关中之战的起因
三、关中之战的作战经过
四、双方战后的动向
第五节 后汉平定王景崇叛乱之战
一、王景崇叛乱的起因
二、后汉平定王景崇叛乱的作战经过
第六节 后汉平定李守贞、赵思绾等叛乱之战
一、李守贞的叛汉
二、后汉军作战序列
三、后汉军平定李守贞等决策的酝酿
四、后汉平定李守贞、赵思绾的作战经过
五、郭威代后汉建立后周国
后汉平定李守贞、赵思绾等叛乱之战评述
附图5-26 后汉平定李守贞、赵思绾等叛乱之战经过示意图
第八章 后周推进全国统-及其灭亡的战争
**节 后周建国后的基本形势
一、国内的政治形势
二、后周周边诸藩镇的形势
第二节 后周抗击北汉晋州之战
一、北汉的建国
二、后周抗击北汉契丹联军晋州之战的作战经过
三、后周晋州战后平定慕容彦超的叛乱
附图5-27 五代十国时期北周、北汉辖区略图
第三节 后周抗击北汉辽联军高平之战
一、高平战前后周与北汉军的基本战略形势
二、高平之战的诱因及双方作战序列
三、双方作战策划
四、高平之战的作战经过
五、双方战后的动向
后周抗击北汉辽联军高平之战评述
附图5-28 后周抗击北汉辽联军高平之战经过示意图
第四节 后周进攻北汉晋阳之战
一、北周进攻北汉晋阳的作战部署
二、晋阳之战的作战经过
三、双方战后的动向
第五节 后周进攻后蜀秦、凤二州之战
一、战前后周的基本战略形势
二、后周后蜀双方的调兵遣将
三、后周进攻后蜀秦、凤二州的作战经过
附图5-29 后周进攻后蜀秦、凤二州之战经过示意图
第六节 后周首次进攻南唐统一江淮地区之战
一、南唐建国时的基本战略形势
二、后周南唐两军作战序列
三、后周军作战策划
四、后周世宗首次进攻南唐统一江淮地区之战的作战经过
后周首次进攻南唐统一江淮地区之战评述
附图5-30 后周首次进攻南唐统一江淮地区之战经过示意图
第七节 后周再次进攻南唐统一江淮地区之战
一、战前双方的基本战略形势
二、后周南唐两军作战序列
三、南唐收复江北的失地
四、后周军再次进攻南唐逼降寿州
五、后周*终夺占淮南统一江北地区
六、后周统一江淮地区战后的动向
后周再次进攻南唐统一江淮地区之战评述
附图5-31 北周再次进攻南唐统一江淮地区之战经过示意图
第九章 南方诸国之间互相攻略的战争
**节 吴建国前后开拓疆域之作战
一、吴国建立前面临的基本战略形势
二、杨行密攻占宣州
三、杨行密反击孙儒的进袭
四、杨行密向淮水沿岸地区的扩张
五、杨行密巩固其西南和南部地区的连续作战
六、杨渥争夺岳、洪二州
七、吴进攻吴越国之苏州
八、吴平定危全讽、李遇的反叛
九、吴进攻岳州、江陵
附图5-32 五代十国时期吴辖区略图
第二节 吴抗御周边诸国进袭及其消亡之作战
一、吴越进攻吴常州
二、后梁进攻吴霍丘
三、楚进攻吴黄州
四、吴平定刘崇景、周郊等的叛乱
五、吴消亡前与楚、闽之间的争夺战
第三节 吴越的建国及与周边诸国之作战
一、吴越钱缪的崛起
二、吴越夺占两浙地区
三、吴越与吴的争夺战
四、吴越与南唐的争夺战
第四节 楚国建国前后及其消亡之作战
一、楚王马殷的崛起
二、楚与吴的争夺战
三、楚与荆南和南汉的争夺战
四、楚镇压蛮人的反抗
五、楚与南汉的再次较量
六、楚内乱混战及其消亡
附图5-33 五代十国时期楚辖区略图
第五节 南唐建国后扩张疆域之作战
一、南唐出兵灭闽的基本战略形势
二、南唐与吴越争夺福州
三、南唐吞并楚地
四、南唐南下进攻南汉
附图5-34 五代十国时期南唐辖区略图
第六节 闽建国和消亡之作战
一、闽主王潮的崛起
二、闽地的内乱混战
三、王延政夺占福州
……
第十九编 宋朝时期(上)北宋时期的战争
第二十编 宋朝时期(中)南宋时期的战争
第二十一编 宋朝时期(下)宋代农民起义战争
主要参考书和工具书
展开全部

五代十国时期-宋朝(北宋.南宋)时期-中国战争史-第五卷 节选

  《中国战争史(第五卷)》:  二、柏乡之战的诱因和序战  梁主朱全忠与镇州节度使王镕,乃儿女姻亲,王镕被梁封为赵王。但朱全忠心中却早有吞并赵地之意。  开平四年八月,朱全忠派使者参加王镕之母的葬礼时,发现晋王李存勗的使者也在赵。梁使返回后,即向梁主报称赵王与晋相通,将来一旦势强,定难控制。朱全忠深以为然。当年十一月,梁主乘卢龙节度使刘守光屯兵涞水欲南夺定州之机,遂以帮助王镕抗拒刘守光为名,派供奉官杜廷隐和丁延徽监魏博兵3000人,分别进屯深、冀,图谋兼并成德、义武两镇。赵之深州守将石公立向王镕建议,应拒绝梁军前来。王镕非但不信,反而令开启城门让石公立出城,以避免其与梁军对立。石公立出城后,手指城而泣曰:“朱氏灭唐社稷,三尺童子知其为人。而我主却仗恃与其联姻,以长者期之,此所谓开门揖盗者也。惜乎,此城之人今为虏矣!”果然,梁军入城后尽杀赵兵,王镕悔之莫及,又令石公立率兵反击,未果。  王镕急向燕之刘守光和晋王李存岛求救。当王镕使者至晋阳时,恰遇义武节度使王处直使者亦至,遂欲共同拥立晋王为盟主联军攻梁。李存勗诸将认为,王镕事梁已久,且有婚姻关系,恐有诈,应以静观其变为宜。但李存勗却认为,王镕来求乃权衡利弊的结果,何况王氏从其祖先为唐朝臣时,也时降时叛,现岂肯甘心为朱全忠的臣下?我若疑而不救,恐正中朱氏之计。我今发兵,“晋、赵协力,破梁必矣。”同时,李存晶因早有吞并河北三镇的企图,遂决定乘此机会,以大将蕃汉骑总管周德威率兵出井陉口,进屯赵州。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浏览历史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