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心理学之书

心理学之书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02-09
开本: 16开 页数: 266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50.2(5.7折) 定价  ¥8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心理学之书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2494669
  • 条形码:9787562494669 ; 978-7-5624-9466-9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心理学之书 本书特色

谁是历史上*著名的神经病患者? 什么是鸡尾酒会效应? 哪种药物在投入市场三年内, 就成为精神科医生开具处方药中的**位?   这些只是这本插图精美的书中涉及到众多引人深思的问题的一小部分。作者韦德 •e. 皮克伦探讨了心理学发展历史上 250 个令人着迷的里程碑事件,从史前期到 21 世纪。从古老而奇特的孟乔森综合征、到“人面失认症”,各个条目涵盖广泛的主题,诸如体液说、荣格心理学、脑成像技术、a 型人格与接触治疗等等。同时,这些里程碑所涉及到的著名人物也是本书的特色,包括托马斯 • 威利斯、西格蒙德 • 弗洛伊德、伊万 • 巴甫洛夫、马克思 • 韦特海默、凯伦 • 霍尼、亚伯拉罕 • 马斯洛、罗伯特 •怀特、菲利普 • 津巴多等等。   本书采用编年体结构,每个条目包含一篇简要的文字和精美的彩色插图。在“注释与延伸阅读”部分列出每个条目下可以进一步深入学习的资源。

心理学之书 内容简介

世界上*杰出的心理学家之一,美国心理协会主席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作序并鼎力推荐   “《心理学之书》提供了一个个生动的历史情境,帮助我们去理解人性的各个侧面。” ——菲利普•津巴多   “心理学中的理论与发现是人类*令人着迷的现象之一,我们对自己永远保有好奇心。《心理学之书》的目标是让我们更多地了解我们自己、朋友及所处的世界。” ——韦德·e.皮克伦 

心理学之书 目录

序言 绪论 约公元前1万年/萨满教 约公元前6500年/环锯术 约公元前5000年/手相术 约公元前700年/星座心理学 公元前528年/佛陀的四圣谛 约公元前500年/儒家心理学 约公元前350年/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 约公元前350年/阿斯克勒庇俄斯与治疗的艺术 约公元前200年/薄伽梵歌 约公元160年/体液说 约公元900年/身体与灵魂的家园 公元1025年/医典 公元1357年/疯人院 公元1489年/达?芬奇的神经科学 公元1506年/术语“心理学” 公元1517年/新教徒的自我 公元1538年/论灵魂与死 公元1580 年/蒙田随笔 公元1621年/忧郁的解剖 公元1637年/身心二元论 公元1651年/利维坦 公元1664年/脑解剖学 公元1690年/白板说 公元1719年/家信与小说 公元1747年/人是机器 公元1759年/道德情操论 公元1762 年/卢梭的自然儿童 公元1766年/催眠术 公元1775年/面相学 公元1781年/康德:心理学是科学吗? 公元1788年/道德疗法 公元1801年/阿韦龙野人维克多 公元1811年/贝尔-马戎弟定律 公元1832年/美国的颅相学 公元1834年/*小可觉差 公元1835年/悖德狂(精神变态) 公元1838年/孟乔森综合征 公元1840年/幼儿园 公元1843年/机器能思考吗? 公元1848年/奇特的盖奇案例 公元1851年/循环性精神病 公元1859年/心灵治疗 公元1859年/物种起源 公元1861年/脑机能定位说 公元1866年/唐氏综合征 公元1867年/人面失认症 公元1867年/感觉生理学 公元1871年/联觉 公元1872年/幻肢痛 公元1874年/天性VS教养 公元1874年/实验心理学 公元1877年/婴儿传记 公元1879年/心理时间测量 公元1880年/欧安娜 公元1885年/抽动污语综合征 公元1885年/多重人格障碍 公元1886年/歇斯底里症 公元1886年/催眠实验 公元1886年/性心理障碍 公元1890年/心理学原理 公元1890年/心理测验 公元1892年/美国心理学会 公元1896年/机能主义心理学 公元1897年/俄狄浦斯情结 公元1898年/托雷斯海峡考察队 公元1898年/迷箱 公元1899年/佩尔曼记忆训练法 公元1899年/精神分析 公元1900年/梦的解析 公元1902年/证言心理学 公元1903年/心理技术学 公元1903年/经典条件反射 公元1904年/青春期 公元1904年/文化依存症候群 公元1905年/性心理发展 公元1905年/比奈-西蒙智力量表 公元1906年/伊曼纽尔运动 公元1907年/出生次序 公元1907年/自卑情结 公元1907年/儿童之家 公元1908年/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公元1908年/精神分裂症 公元1909年/猿类与语言 公元1911年/音乐心理学 公元1912年/格式塔心理学 公元1912年/实验性神经症 公元1912年/优生学与智力 公元1913年/荣格心理学 公元1913年/测试仪 公元1913年/行为主义 公元1914年/变异性假设 公元1915年/弹震症 公元1915年/印度的当代心理学 公元1918年/美国精神疾病分类系统(DSM) 公元1921年/军人智力测验与种族主义 公元1921年/投射测验(罗夏墨迹测验) 公元1921年/神经递质 公元1922年/女性心理学 公元1923年/替身综合症 公元1924年/儿女一箩筐 公元1924年/脑成像技术 公元1925年/体质类型 公元1926年/发生认识论 公元1927年/成长研究 公元1927年/霍商效应 公元1927年/蔡加尼克效应 公元1928年/文化相对主义 公元1929年/小白鼠的心理学(新行为主义) 公元1930年/操作条件反射装置(斯金纳箱) 公元1931年/味敏者 公元1932年/记忆与遗忘 公元1933年/玛瑞萨镇研究 公元1934年/原型 公元1934年/*近发展区 公元1935年/主题统觉测验 公元1935年/精神外科 公元1935年/心理生活空间 公元1936年/防御机制 公元1936年/[B = f(P, E)] =生活空间 公元1937年/感觉剥夺 公元1937年/图灵机 公元1938年/艾姆斯屋 公元1938年/电休克疗法 公元1939年/心身医学 公元1939年/《有机论》(精神和肉体) 公元1939年/韦氏智力量表 公元1939年/挫折和攻击 公元1940年/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 公元1941年/心理排放(皮层刺激) 公元1942年/行为遗传学 公元1943年/控制论 公元1943年/玩具娃娃实验 公元1943年/需要层次理论 公元1943年/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MBTI) 公元1943年/孤独症 公元1944年/人格与行为障碍 公元1944年/性别角色 公元1945年/发育迟缓 公元1946年/存在分析治疗 公元1947年/来访者中心疗法 公元1948年/自我实现预言 公元1948年/神经可塑性 公元1948–1953年/金赛报告 公元1949年/大五人格因素 公元1949年/千面英雄 公元1950年/ 压力 公元1950年/抗焦虑药物 公元1950年/同一性危机 公元1950年/权威人格 公元1950年/家庭治疗 公元1950年/洗脑术 公元1951年/格式塔疗法 公元1951年/从众行为和非从众行为 公元1952年/所罗门王的指环 公元1952年/抗精神病药 公元1952年/前进中的生命 公元1953年/H.M.案例 公元1953年/鸡尾酒会效应 公元1953年/快速眼动睡眠 公元1954年/快乐中枢和痛苦中枢 公元1954年/接触假设 公元1954年/罗伯斯山洞实验(团体冲突) 公元1954年/教学机器 公元1955年/认知疗法 公元1955年/安慰剂效应 公元1956年/短期记忆 公元1956年/双重约束理论 公元1956年/逻辑理论 公元1957年/抗抑郁药物 公元1957年/认知失调 公元1957年/心理学的时代 公元1957年/阈下知觉 公元1957年/同性恋不是一种疾病 公元1958年/基本归因错误 公元1958年/(代理)母亲的爱 公元1958年/道德发展 公元1958年/航天员心理选拔 公元1958年/系统脱敏疗法 公元1959年/ A型人格 公元1959年/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现 公元1960年/职业倦怠 公元1960年/视觉悬崖 公元1960年/认知研究中心 公元1961年/丰富环境 公元1961年/代币经济 公元1961年/生物反馈 公元1961年/波波玩偶(观察学习) 公元1961年/人本主义心理学 公元1962年/裂脑研究 公元1963年/女性的奥秘 公元1963年/性别认同 公元1963年/顺从 公元1964年/旁观者效应 公元1965年/ 开端计划 公元1965年/语言习得机制 公元1966年/人类的性反应 公元1967年/心理学和社会公平 公元1968年/超个人心理学 公元1969年/依附理论 公元1969年/陌生情境 公元1969年/悲伤的五个阶段 公元1969年/成功恐惧 公元1970年/黑人心理学 公元1970年/黑人文化同性智力测验 公元1970年/发现无意识 公元1971年/斯坦福监狱实验 公元1971年/情绪表达 公元1971年/超越自由与尊严 公元1972年/记忆加工层次模型 公元1972年/女性与疯狂 公元1972年/当正常人在不正常的地方 公元1973年/恢复力 公元1974年/不确定状况下的判断 公元1974年/双性化的测量 公元1975年/心理神经免疫学 公元1975年/习得性无助 公元1975年/菲律宾心理学 公元1977年/健康的生理-心理-社会交互模式 公元1977年/成人认知阶段 公元1978年/生命的季节 公元1978年/金色牢笼 公元1978年/心智理论 公元1979年/生态系统理论 公元1979年/社会认同理论 公元1979年/意志力 公元1980年/领导力培养-任务模型 公元1980年/DSM-III 公元1980年/创伤后应激障碍 公元1981年/信仰的阶段 公元1982年/一个不一样的声音 公元1983年/多元智力 公元1984年/弗林效应 公元1986年/触摸治疗 公元1986年/爱情三元论 公元1989年/解放心理学 公元1990年/动物辅助治疗 公元1990年/福流 公元1992年/镜像神经元 公元1992年/社会个体发育 公元1993年/身心医学 公元1994年/误导信息效应 公元1995年/人类种类的循环影响 公元1995年/成见威胁 公元1996年/自主-关系型自我 公元1996年/脑中有情 公元2000年/结盟与友好 公元2000年/积极心理学 公元2004年/成人初显期 公元2008年/性向流动性 公元2013年/脑计划
展开全部

心理学之书 作者简介

韦德·E.皮克伦(Wade E. Pickren),佛罗里达大学心理学、科学史博士,当前任伊萨卡学院卓越教师培训中心主任,兼任《心理学史》期刊主编。1998—2012年,担任美国心理学协会主管历史研究事务方面的主管,最近刚卸任美国心理协会普通心理学分会主席一职。此外,他还曾担任威利- 布莱克威尔百科全书心理学史分册的总编辑和美国心理协会心理学史分会主席。他与许多国际知名的心理学家交往甚密,是纽约科学院、喀戎:社会与行为科学史国际协会、美国东部心理协会、心理科学协会等学术机构的成员。   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世界上最杰出的心理学家之一,曾担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与美国公共电视网合作,设计并导演了26集《探索心理学》节目。他还出版了50多本书与400多篇文章或书籍章节,包括《害羞》(Shyness)、《路西法效应》(The Lucifer Effect)、《时间治疗》(The Time Cure)与《时间悖论》(The Time Paradox),等等。他是斯坦福名誉退休教授,在耶鲁大学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以开展“斯坦福监狱实验”而著称。该实验强调学生在情境与系统因素的影响下,很容易跨越善恶之间的红线。当前,津巴多任教于帕洛阿尔托大学的一个心理学博士项目,并时常在全世界范围内做讲座。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