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西部大开发-十三五总体思路研究

西部大开发-十三五总体思路研究

作者:魏后凯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01-01
开本: 16开 页数: 229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33.1(5.7折) 定价  ¥5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西部大开发-十三五总体思路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9640357
  • 条形码:9787509640357 ; 978-7-5096-4035-7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西部大开发-十三五总体思路研究 内容简介

  “十三五”时期是西部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全国能否共同实现全面小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西部地区。经过15年的发展,“十三五”时期西部大开发存在着如何实现战略深化的迫切问题。针对西部地区新的发展形势、阶段特征和战略目标,《西部大开发“十三五”总体思路研究》对西部大开发“十三五”规划的总体思路进行了深入探讨。《西部大开发“十三五”总体思路研究》以确保到2020年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为逻辑起点,提出“围绕一条发展主线、遵循五项基本原则、拓展四种发展思路、强化五类开发重点”的发展构想,从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产业转型升级、公共服务完善、空间格局优化、扩大开放合作六个方面对“十三五”时期西部大开发的重点任务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提出了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的相关政策措施和建议。

西部大开发-十三五总体思路研究 目录

**章 西部大开发的成效与面临的发展形势
一、西部地区发展阶段判断
二、西部地区内不同类型区划分
三、西部地区的发展成效
四、西部地区发展面临的问题
五、西部地区面临的发展形势
六、西部地区发展潜力分析

第二章 “十三五”时期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总体思路
一、“十三五”时期西部大开发的阶段特征
二、“十三五”时期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思路
三、“十三五”时期西部大开发的发展目标

第三章 进一步深化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一、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进展
二、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问题
三、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思路
四、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任务

第四章 加强西部地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一、西部地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进展分析
二、西部地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西部地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思路和主要任务
四、加强西部地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措施

第五章 积极推动西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
一、西部地区产业发展的成效
二、西部地区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三、西部地区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
四、西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任务

第六章 切实提高西部地区公共服务水平和能力
一、西部基本公共服务发展现状
二、西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进程分析
三、“十三五”时期西部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建设总体思路及重点建设任务
四、完善西部基本公共服务的政策措施

第七章 着力推进西部地区城镇化与空间格局优化
一、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及其地域格局现状
二、西部地区城镇化与空间格局存在的问题
三、“十三五”时期西部地区推进城镇化的思路
四、“十三五”时期西部地区空间发展格局优化

第八章 着力构建西部地区新型开放格局
一、西部地区开放合作取得的进展
二、西部地区开放合作面临的问题
三、促进西部地区开放合作的总体思路
四、西部地区开放合作的重点任务

第九章 “十三五”时期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措施
一、转移支付延续
二、重大工程资金保障制度
三、税收特惠制
四、资本西进政策
五、传统产业升级政策
六、新型城镇化政策
七、技术西移政策
八、物流减负政策
九、国际产业合作带政策
十、沿边自由贸易区政策
十一、地区援助法
十二、反贫困政策创新
十三、行政绩效考核制度创新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西部大开发-十三五总体思路研究 节选

  (一)西部地区发展面临的有利形势  1.国家战略新布局为西部增长提供新动力  进入“十二五”时期以来,中央实施了几项重大空间战略措施,包括丝绸之路经济带、长江经济带、珠江一西江经济带以及沿边地区开发开放规划。以往,区域政策更多是对西部地区内部的扶持,而中央新的战略布局更充分地体现了区域联动性和国际开放性的特点。具体而言,这些战略布局考虑到了东中西发展的梯度差距,考虑到了要素禀赋的优势互补和资源的共享。例如,长江经济带和珠江一西江经济带的建设,将比较发达的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与比较落后的长江上游和西江上游地区联系在一起。通过交通通道的建设,发达地区的资本、技术和企业能够转移到欠发达地区。国际开放性也是当前战略布局的新特点。实际上,区域本来就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特别是在当前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从思维意识中破除行政区划边界,利用区域外甚至是国际要素资源为己所用,才能以*小的成本实现*大的经济效益。丝绸之路经济带就很好地体现大开放的思路。它涵盖了中国境内西部全部省区,国外部分包括中亚、南亚和东南亚区域众多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必然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从而降低产品运输成本。西部地区凭借眦邻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区位,反而获得了在运输成本上的优势,成为国家向西开放格局中的前沿阵地。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构建区域合作机制,将改善西部地区和周边国家经贸往来的软环境。近年来,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格局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包括知识、技术和金融服务贸易活动对贸易的影响日益扩大。这些非物质要素的贸易对国家间关税体制、知识产权等经济制度对接提出了很高要求。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为契机,如果能够促使各国降低关税、服务贸易的壁垒,加速形成一体化的区域市场,这将成为西部企业拓展市场空间的大好时机。  2.东部产业转移强化了西部发展的产业支撑  东部地区即将进入工业化后期,要素投入边际收益递减效应已日渐显现,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提高很快。在这种背景下,东部地区产业向外转移推力加大,企业加速了寻找新的投资机会和投资重新布局的活动。西部地区还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与东部地区相比,存在近十年发展差距。特别是东、西部产业在技术、管理经验、企业文化以及消费市场成熟度上存在差距,东部企业在西部投资布局能够利用这种差距获得一定的利润。另外,随着西部地区基础设施、产业配套、市场制度的完善,企业综合运营成本有效下降,提高了西部地区的吸引力。  产业加速转移无疑对西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大有裨益。从产业结构看,从事农业劳动和其他劳动人员的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工业内部轻重工业比例不协调,仍以重化工业为主,产业结构调整任务还十分艰巨。东部向西部的产业转移,无疑为西部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创造了契机。目前,东部向西部转移产业,一般是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初级加工工业和资源型产业,能吸收西部大量农村劳动力,改善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例。通过有针对性的产业转移,主动吸纳轻加工产业,直接进入规模生产,有利于及早地解决西部轻重工业的比例失调问题。同时东部通过利用西部产业区位优势,主动向西部转移具有优势和强关联效应的产业,与西部地区原有的冶金、化工和机械产业相结合,有助于西部地区形成新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产业转移加速也将有利于提高西部产业技术水平。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西部地区科技综合实力相对较弱,尤其是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较低。西部的科技进步平均水平和科技进步贡献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还有加大的趋势。西部地区要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振兴和发展地区经济,必须紧紧依靠科学技术。东部向西部转移产业一般具有相当的科技含量,与西部占较大份额的传统产业相比,能够提高西部产业的科技总水平。国家产业政策扶持下的产业转移一般含有较先进的科学技术,如军工、机械等行业,能够减少东部和西部的技术级差。同时,在产业转移投资过程中,东部会给西部培养更多的人力资源,为西部未来接纳科技产业准备更为扎实的人力资本条件。从产业规模和企业规模角度看,西部的产业大都没有形成规模经济,只有冶金、化工、能源等少数产业和企业形成相当规模。  ……

西部大开发-十三五总体思路研究 作者简介

  魏后凯,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主任、所长助理,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候任理事长,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国际区域研究协会中国分会副理事长,民政部、国家民委、北京市、山西省等决策咨询委员,10多所大学兼职教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产业经济、资源与环境经济研究。近年来负责主持70多项国家重大(重点)、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重点)以及各部委和地方委托研究项目,公开出版独合著学术专著14部,主编学术著作20多部,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等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400多篇,主持或参与完成的科研成果获20多项国家和省部级奖项。2001年享受国务院颁布的政府特殊津贴,所领导的“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与政策研究”课题组2010年获“国家西部大开发突出贡献集体荣誉称号”。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