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现代复合材料的无损检测技术

现代复合材料的无损检测技术

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01-01
开本: 16开 页数: 411
本类榜单:工业技术销量榜
中 图 价:¥97.3(7.0折) 定价  ¥13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现代复合材料的无损检测技术 版权信息

  • ISBN:9787118107364
  • 条形码:9787118107364 ; 978-7-118-10736-4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现代复合材料的无损检测技术 本书特色

由沈建中和林俊明共同编著的《现代复合材料的无损检测技术》一书中四大主要部分的内容分别为:第2章,现代复合材料;第3章,复合材料的典型缺陷;第4章,复合材料无损检测技术;附录,相关的标准和规范。第2章,主要介绍了现代复合材料及其制造工艺和应用领域。第3章讲述了复合材料中常见的缺陷,其中详细论述了复合材料中缺陷的形态、性质和特点、来源和形成以及适用的无损检测手段等内容,同时介绍了人们对复合材料中缺陷的*新认识。第4章讲述了复合材料的无损检测技术。该章尽可能多地收集了当前关于现代复合材料无损检测的各种方法和技术,包括成熟无损检测技术和新提出的有待发展开拓的无损检测新技术。这些无损检测技术多达30多种。对于每一种复合材料无损检测技术,基本上按照基本原理、主要方法和技术、常用仪器器材、应用对象、优缺点等的框架来叙述,并依据检测方法的自身特点在此基础上有所增补或删节。特别地,附录内容是复合材料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参考文献包括了编著本书过程中使用到的参考资料和提供给读者的指导性参考资料。由于书中涉及的知识范围极其广阔,本书编著中引用了许多文献和互联网匕的材料。

现代复合材料的无损检测技术 内容简介

本书对现代复合材料无损检测技术的现状和发展给出了全面综合的介绍,主要内容有:现代复合材料简介;复合材料的命名和种类;复合材料中典型的缺陷;复合材料无损检测技术;每种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方法、优缺点、应用对象、常用仪器器材、相关标准和规范等。

现代复合材料的无损检测技术 目录

第1章 概论 1.1 现代复合材料简介 1.1.1 什么是复合材料 1.1.2 复合材料的命名和种类 1.1.3 复合材料的应用 1.2 复合材料的若干术语 1.2.1 复合材料 1.2.2 比强度和比模量 1.3 现代无损检测简介 1.3.1 什么是无损检测 1.3.2 无损检测方法的种类 1.3.3 无损检测的交叉学科特点 1.3.4 数字技术和图像技术 1.3.5 标准规范和资格鉴定与认证 1.3.6 现代无损检测的重要作用 1.4 缺陷的定位、定性和定量 1.5 缺陷检出概率和置信度 1.5.1 缺陷检出概率 1.5.2 缺陷检出概率的置信度 1.5.3 无损检测的可靠性 1.6 无损检测的管理 1.7 无损检测的若干术语 1.7.1 无损检测 1.7.2 无损云检测 1.7.3 缺陷 1.7.4 当量 1.7.5 指示长度 1.7.6 声压和声应力 1.7.7 信号和信息第2章 现代复合材料 2.1 概述 2.1.1 现代复合材料简介 2.1.2 结构复合材料 2.1.3 功能复合材料 2.1.4 先进复合材料 2.1.5 普通复合材料 2.1.6 蜂窝结构和蜂窝复合材料 2.2 复合材料的制造 2.2.1 树脂基复合材料 2.2.2 金属基复合材料 2.2.3 陶瓷基复合材料 2.2.4 层合型复合材料 2.3 复合材料的应用 2.4 复合材料的失效 2.5 复合材料的检测要求 2.5.1 复合材料的特点 2.5.2 复合材料缺陷的特点 2.5.3 检测技术第3章 复合材料的典型缺陷 3.1 概述 3.2 宏观缺陷和材料性质退化性缺陷 3.3 面积型缺陷 3.3.1 分层 3.3.2 脱粘 3.3.3 裂纹 3.3.4 吻接 3.4 体积型缺陷 3.4.1 气孔 3.4.2 夹杂 3.5 弥散型缺陷 3.5.1 密集微气孔和孔隙率 3.5.2 侵蚀 3.6 制造中产生的缺陷 3.6.1 芯材拼接缺陷 3.6.2 纤维错位和铺层错位 3.6.3 树脂多余 3.6.4 纤维多余 3.6.5 纤维波纹状起皱 3.6.6 不恰当固化 3.7 服役中发生的缺陷 3.7.1 冲击损伤 3.7.2 芯材脱粘 3.7.3 芯材破碎 3.7.4 基体开裂 3.7.5 纤维断裂 3.7.6 老化第4章 复合材料无损检测技术 4.1 概述 4.1.1 复合材料无损检测的特点 4.1.2 关于叙述的一点说明 4.1.3 复合材料的无损检测技术和方法 4.2 声振技术 4.2.1 声振检测原理 4.2.2 敲击检测 4.2.3 机械阻抗法 4.2.4 声谐振检测 4.2.5 定距测声速评价检测法 4.2.6 声频谱检测 4.3 超声波检测技术 4.3.1 超声波检测原理 4.3.2 超声波理论简介 4.3.3 超声波脉冲回波法和透射法 4.3.4 超声背散射 4.3.5 声成像 4.3.6 兰姆波和声导波检测 4.3.7 衍射时差检测 4.3.8 激光超声 4.3.9 超声声速测量检测 4.3.10 空气耦合超声检测 4.4 声发射检测技术 4.4.1 概述 4.4.2 声发射检测 4.4.3 声-超声检测 4.5 光学检测技术 4.5.1 目视检测 4.5.2 激光错位散斑干涉 4.5.3 激光全息照相检测 4.6 电磁检测技术 4.6.1 涡流检测技术 4.6.2 电介质介电性质 4.6.3 微波检测 4.6.4 带电粒子检测 4.7 射线检测技术 4.7.1 射线检测技术简介 4.7.2 X射线照相无损检测技术 4.7.3 射线实时成像无损检测技术 4.7.4 X射线层析扫描成像无损检测技术 4.7.5 γ射线照相无损检测技术 4.7.6 X射线背散射无损检测技术 4.7.7 CR无损检测技术 4.7.8 DR无损检测技术 4.7.9 射线检测的发展趋势4.8 热学检测技术 4.8.1 热学无损检测技术简介 4.8.2 经典传热学简介 4.8.3 热图法检测 4.8.4 脉冲红外热成像检测 4.8.5 锁相热成像检测 4.8.6 振动热图检测 4.8.7 其他热学检测技术 4.9 数字信号处理和数字图像处理 4.9.1 概述 4.9.2 数字信号处理 4.9.3 数字图像处理 4.10 检测方法述评第5章 检测方法的选择和无损检测管理 5.1 无损检测方法的选择 5.2 无损检测方法的适用性 5.2.1 复合材料的类别 5.2.2 热学方法 5.2.3 声学方法 5.2.4 射线方法 5.2.5 光学方法 5.2.6 电磁方法 5.3 无损检测管理的一般原则 5.4 复合材料无损检测管理的实施 5.4.1 人员培训和资格认证 5.4.2 验收标准 5.4.3 档案管理第6章 展望 6.1 检测方法和技术 6.1.1 理念 6.1.2 硬件 6.1.3 软件 6.2 无损云检测技术 6.2.1 背景介绍 6.2.2 无损云检测技术介绍 6.2.3 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参考文献附录 复合材料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