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计算机病毒原理与防范-(第2版)

计算机病毒原理与防范-(第2版)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02-01
开本: 16开 页数: 339
本类榜单:教材销量榜
中 图 价:¥34.9(7.0折) 定价  ¥49.8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计算机病毒原理与防范-(第2版) 版权信息

计算机病毒原理与防范-(第2版) 本书特色

随着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伴随而来的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书在第1版的基础上,增加了网络病毒相关的理论和技术内容,全面介绍了计算机病毒的工作机制与原理以及检测和防治各种计算机病毒的方法。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病毒的工作机制和发作表现,新型计算机病毒的主要特点和技术,计算机病毒检测技术,典型计算机病毒的原理、清除和防治,网络安全,系统漏洞攻击和网络钓鱼概述、即时通信病毒和移动通信病毒分析、常用反病毒软件的使用技巧,以及6个综合实验。

计算机病毒原理与防范-(第2版) 内容简介

1.剖析*新病毒原理 系统漏洞攻击分析、网络钓鱼分析、pe文件格式的分析和构造、木马机制分析和木马线程注入技术、脚本病毒的分析、蠕虫病毒的分析 2.即时通信病毒分析、移动通信病毒分析 3.设计病毒防范软件 计算机病毒检测技术,典型计算机病毒的原理、防范和清除,反病毒软件的功能和性能分析 4.*新反病毒软件介绍

计算机病毒原理与防范-(第2版) 目录

目 录

第1章 计算机病毒概述 1

1.1 计算机病毒的产生与发展 1

1.1.1 计算机病毒的起源 1

1.1.2 计算机病毒发展背景 2

1.1.3 计算机病毒发展历史 4

1.4 计算机病毒的演化 7

1.2 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概念 8

1.2.1 计算机病毒的生物特征 8

1.2.2 计算机病毒的生命周期 9

1.2.3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 10

1.2.4 计算机病毒发作的一般症状 10

1.3 计算机病毒的分类 11

1.3.1 计算机病毒的基本分类--一般分类方法 11

1.3.2 按照计算机病毒攻击的系统分类 12

1.3.3 按照计算机病毒的寄生部位或传染对象分类 13

1.3.4 按照计算机病毒的攻击机型分类 13

1.3.5 按照计算机病毒的链接方式分类 14

1.3.6 按照计算机病毒的破坏情况分类 14

1.3.7 按照计算机病毒的寄生方式分类 15

1.3.8 按照计算机病毒激活的时间分类 15

1.3.9 按照计算机病毒的传播媒介分类 15

1.3.10 按照计算机病毒特有的算法分类 16

1.3.11 按照计算机病毒的传染途径分类 16

1.3.12 按照计算机病毒的破坏行为分类 17

1.3.13 按照计算机病毒的“作案”方式分类 18

1.3.14 linux平台下的病毒分类 19

1.4 互联网环境下病毒的多样化 20

1.4.1 网络病毒的特点 20

1.4.2 即时通讯病毒 22

1.4.3 手机病毒 22

1.4.4 流氓软件 23

习 题 24

第2章 传统计算机病毒的工作机制及发作表现 25

2.1 病毒的工作步骤分析 25

2.1.1 计算机病毒的引导模块 26

2.1.2 计算机病毒的感染模块 26

2.1.3 计算机病毒的表现模块 26

2.2 计算机病毒的引导机制 27

2.2.1 计算机病毒的寄生对象 27

2.2.2 计算机病毒的寄生方式 28

2.2.3 计算机病毒的引导过程 29

2.3 计算机病毒的传染机制 30

2.3.1 计算机病毒的传染方式 30

2.3.2 计算机病毒的传染过程 30

2.3.3 系统型计算机病毒传染机理 31

2.3.4 文件型计算机病毒传染机理 32

2.4 计算机病毒的触发机制
展开全部

计算机病毒原理与防范-(第2版) 作者简介

秦志光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共党员。现任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示范性软件学院)院长,四川省新型计算机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议评审专家,国家科技部、教育部同行评议专家,四川省科技厅电子信息技术专家组成员,四川省软件行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四川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 张凤荔 电子科技大学 教授、博导。1986年研究生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原成都电讯工程学院)计算机软件专业研究生,2000年至2002年美国依理诺大学芝加哥分校计算机系高级访问学者,在OuriWolfson教授的指导下,从事时间空间数据库移动数据库系统的开发和研究。2003年至2007年在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在职攻读博士,2007年获得计算机应用技术工学博士学位。1986年以来主要在电子科技大学从事计算机教学和科研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或主研完成多项“六五”、“**”、“八五”和“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并先后参加、组织、设计和实施了多个应用项目如企业MIS系统、基于广域网环境的高速公路收费与监控系统、高速公路收费与清分系统、不停车收费系统应用软件等,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三等奖各一次。2002以来,作为技术负责人参与多项863项目“战略预警与监管技术研究”等、四川省科技厅项目有“网络信息防护技术研究---快速反映融灾难恢复”等,作为项目负责人,负责多项电子发展基金、四川省基金包括基于GIS的移动数据的智能管理等、国家网络安全中心基金如网络安全态势感知与趋势分析系统等、应用项目“计算机辅助装配管理系统”的研究和实施。主要研究领域网络安全及其应用、移动数据管理和数据库系统及其安全。目前的研究方向是宏观网络安全和移动数据管理。承担863、电子信息发展基金等多项科研任务。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