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以治理的民主 实现社会民生

以治理的民主 实现社会民生

作者:王浦劬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01-02
开本: 其他 页数: 387
本类榜单:政治军事销量榜
中 图 价:¥49.7(7.2折) 定价  ¥6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以治理的民主 实现社会民生 版权信息

  • ISBN:9787301218778
  • 条形码:9787301218778 ; 978-7-301-21877-8
  • 装帧:平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以治理的民主 实现社会民生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科学发展观与政府管理改革"(项目编号:04&zd015)子课题"以治理民主实现社会民生--行政信访制度研究"成果。行政信访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治理的政治制度。对于行政信访制度的研究,为解析民主与民生及其相互关系的关键性理论命题提供了基础和依据。民主与民生的关系,在社会利益构成和利益关系意义上,是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在法律和政治层面上,则是公共权力民主运行与公民私人权利合理维护、实现和救济之间的关系。通过民主实现民生,是通过公共权力实现公民私人权利的一种方式,而通过治理民主实现社会民生,则是这种方式中的特定路径,我国的行政信访制度,即是这种路径的制度安排。本书正是以行政信访这一治理民主制度为分析对象,探求治理民主与社会民生的相互关系。

以治理的民主 实现社会民生 目录

导论
**章 公民信访选择的动因剖析
一、民意表达的路径选择
二、社会冲突解决的机制选择
三、社会政治信任的价值选择

第二章 行政信访的法律定性和定位
一、信访法律定性和定位的价值
二、行政信访的法律属性
三、行政信访的法律定位
四、信访的定性与定位研究存在的问题
五、对于信访定性和定位问题的思考和对策
六、信访和行政信访定性与定位问题研究的意义

第三章 行政信访政治属性的审视
一、行政信访制度的政治属性的嬗变
二、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视角解读行政信访制度的政治属性
三、行政信访制度的政治属性在民主与民生关系上的体现

第四章 行政信访体制结构的解析
一、新中国信访机构设置的历史沿革
二、当前行政信访的体制结构
三、行政信访体制结构的基本特点与主要问题
四、行政信访体制结构的改革和完善对策

第五章 行政信访运行机制的研究
一、行政信访运行机制的系统环境
二、行政信访的运行机制分析
三、当前行政信访运行机制的基本特征
四、当前行政信访运行机制面临的困境
五、治理民主视角下行政信访运行机制的创新空间

第六章 行政信访基本功能的解读
一、行政信访制度功能定位论争
二、行政信访制度的法定功能及宪法依据
三、行政信访制度的实然功能及其适切性分析
四、行政信访制度的应然功能再定位

第七章 行政信访与公共政策分析
一、信访工作的发展:从信诉问题到公共政策
二、行政信访的政策功能分析
三、行政信访影响公共政策的作用机制分析

第八章 行政信访与行政监督阐释
一、信访制度的行政监督属性
二、信访的行政监督功能
三、信访实施行政监督面临的问题
四、规范和强化行政信访实施行政监督的对策建议
五、合理借鉴申诉专员制度

附录一 行政信访工作调查访谈录
附录二 早期申诉专员的任职情况一览表
展开全部

以治理的民主 实现社会民生 节选

  《以治理的民主实现社会民生:对行政信访的再审视》:  3.治理民主与社会民生的关系  从执政党和政府方面来讲,治理民主包含着优效治理和民主治理的权力要求。就行政信访制度来看,执政党和政府的治理,本质上是公共权力的治权行为和运行过程,是公共权力寻求的公益、秩序、权威和效率等政治价值的社会实现方式。同时,治理民主是以执政党的执政民主和政府的行政民主的方式来设置和运行的,或者说,行政信访制度是以民主管理为政治逻辑起点,在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的环节上,在有效和优效治理的导向下,以党和政府执掌的治权及其运行的民主取向、民主规则和民主方式来实现社会民生要求的。这就是说,治理民主既不是以直接民主方式来实现公民的政治意志和要求,也不是以代议者、执政者或者决策者的选举民主和票决更替的间接民主来实现公民的政治要求,而是以执政民主和行政民主的有机结合,贯彻回应性、协商性、协调性、共识性和责任性原则,采行如下方式来实现其政治权利主张和要求,即公民“对党和政府的工作积极献计献策”“参与国家事务管理”、参与和影响执政党和政府治理和行政过程,影响相关政策方针制定和调整,监督、约束甚至纠正公职人员行为方式和内容。显然,其中,公民的法定政治权利并非作为不可分割的政治逻辑在一次性政治过程中线性地实现的,而是在民主治理的意义上,以相关权项选择性方式予以矛盾结合渐次实现的。具体地说,在行政信访活动中,公民启动和实现的政治权利,是公民依宪拥有的若干特定政治权项,包括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权利。  从公民方面来讲,就其内容而言,公民的社会民生权利主张,基本是公民私人利益和要求,因此,在行政信访活动中,公民主张和启动的权利首先和更多的实际上并非主张公共利益的政治权利,而是主张私人利益的经济社会文化权利。不过,恰恰是这些涉及民生、主张私人利益的权利,触发和伸张着公民关于社会公共生活的政治权利,催发、贯彻、弘扬和实施着治理民主。  行政信访制度的政治属性显示,这一制度典型地体现着以治理民主实现社会民生的要求,从公民权利的角度看,治理民主与社会民生的关系,在这一制度运行中,集中体现为公民运用自己的政治权利,约束或者转换成为公共权力行为,进而实现公民的私人权利和利益。因此,行政信访制度,恰恰是同一主体即公民的两种权利在行政过程和社会治理层面上加以实现的机制。由此可见,在治理民主与社会民生的关系中,公民私人利益的实现、维护和救济,并非通过公民的直接权利主张和履行来实现的,而是通过公民对于政治权力的民主激发、推动、约束、监督、督促、督查来实现的。更加准确地讲,是通过对于公共权力中的治权的民主触发、约束和监督来实现的,它“给政治民主的存活与成长提供了坚实的土壤,也为实现民主的原初价值——*大限度地保障公民权利进行了鲜活的制度尝试和路径探索”。正因为如此,可以认为,行政信访制度是公共权力公民权利化、公民权利公共权力化的转换机制。  在民主政治制度运行和民主政治生活中,民主政治存在于政治运行和政治生活的各环节,“民主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具有本身以外的意义,每一个环节都是全体民众的现实的环节;在民主制中,国家制度本身是人民的自我规定,是人民的国家制度,国家制度是人民存在的环节”。由此可知,国家治理过程和治理制度,同样是民主存在和运行的环节和制度,尤其是现代社会,国家政治和社会管理事务日益繁多、程度日益复杂、价值渐趋多元,民主政治不仅在选举制度、代议制度及其相关机构运行方面存在,也必然会在政府治理和行政制度和环节日益呈现,“民主政治的‘正当性’基础是人民主权,这种理想具有道德的制高点,但是人民主权无法自行,需要在真实世界中落实的方法与能力,也可以说,除非民意被展现与实践,否则民主政治就会沦为空谈,人民需要有能力的‘代理人’来实现民主,因此,民主政治需要另一个以行政管理为出发点的专业价值协助,它包括了专家各种实作知识的提供,以及管理众人之事的‘官吏’或是‘干部’的存在,作为实践民主理想的基础”。正因为如此,在民主政治运行和公民权利实现方面,治理民主合理合法合成其他方面民主,构成彼此相辅相成的价值实现体系。  ……

以治理的民主 实现社会民生 作者简介

  王浦劬,北京大学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所所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主任)、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国家治理协同创新中心”联合主任;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第一批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主持多项国家和教育部研究项目。主要研究方向:政治学理论与方法、当代中国政治与治理,主要编著作品有《政治学基础》《选举的理论与制度》《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研究——中国与全球经验》《政道与治道》等。在《北京大学学报》《政治学研究》《中国行政管理》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兼任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政治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政治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政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部召集人;全国公共管理专业硕士学位(MPA)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政治与行政学会会长。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