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金融市场与金融体制改革

金融市场与金融体制改革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11-01
开本: 24cm 页数: 408
本类榜单:管理销量榜
中 图 价:¥54.6(7.0折) 定价  ¥7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金融市场与金融体制改革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1728340
  • 条形码:9787511728340 ; 978-7-5117-2834-0
  • 装帧:8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金融市场与金融体制改革 本书特色

本书属于中央编译局“《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杂志创刊30周年纪念丛书”之一。这一杂志30年来倡导比较的方法,开创出各种独特的视角去研究变革中的经济、社会、政府、制度等各方面问题,因此,在这一纪念丛书中,从方法论和研究视域的角度提炼了杂志六大方面的内容成为一个学术体系,本书汇编了《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创刊30年来在金融市场与金融体制改革问题进行讨论的经典文献。 精选入编的25篇文献主要涉及“通货膨胀与金融监管”、“证券管理与金融稳定”、“金融市场与企业融资”、“金融改革与金融深化”等议题。入选文章的作者均是国内外金融领域的权威人士,文章在发表后产生了较大社会影响,尤其是推动了具体的金融政策改革和实践,例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罗纳德.麦金农,本刊创刊主编之一吴敬琏,尼古拉斯.拉迪,以及青木昌彦等等均是国际权威的经济学家。本书坚持中外制度比较的视角,既收入原创性文章,也收入译文,力图反映出全球金融市场与金融体制改革在过去30年的主要发展脉络。本书值得广大理论工作者和政策实践者参考,有助于开阔广大读者的视野,更好地服务于当前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需要。

金融市场与金融体制改革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四辑, 主要内容包括: 通货膨胀与金融监管、证券管理与金融稳定、金融市场与企业融资、金融改革与金融深化。

金融市场与金融体制改革 目录

序一:《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创刊回顾 荣敬本/ 1 序二:比较经济学的过去与未来 [匈牙利]雅诺什·科尔奈序张定淮译 / 7 前言 丁开杰/ 1 **辑 通货膨胀与金融监管 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停滞膨胀问题 比奇托尔德 通货膨胀对不发达国家的影响 刘易斯 关系型融资制度及其在竞争中的可行性 青木昌彦 金融市场中的披露管制:现代金融理论与信号传递理论的意义 斯蒂芬·罗斯 金融自由化的利弊、 格·卡普里奥 法律、执法与金融监管 许成钢 第二辑 证券管理与金融稳定 各国证券管理体制比较 高西庆 证券市场失败的教训:私有化、少数股东权利保护和投资者信心 小约翰·科菲 美国证券市场的强制披露与投资者保护 伊斯特布鲁克 金融稳健与亚洲的可持续发展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 东亚美元本位、浮动恐惧和原罪 麦金农 金融自由化、危机和救助:拉美和东亚对中国的启示 第三辑 金融市场与企业融资 我国金融市场形成的两个问题:金融抑制与经济气泡 吴敬琏 中国的通货膨胀和经济改革 贝瑞·诺顿 论中国的“经济过热”与通货膨胀 小宫隆太郎 中国国有银行的坏账及其处置办法 约翰·伯宁 中国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 尼尔·格雷戈里 入世后中国应对国际资本流动的政策选择 张晓朴 第四辑 金融改革与金融深化 中国的金融体系何时能满足其需要 尼古拉斯·拉迪 中国的金融深化:顺序性与难题 麦金农 国家目标、政府信用、市场运作 李扬 关于中国的银行与企业财务改革的建议  刘遵义 关于设置货币政策委员会的构想与建议 魏加宁 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评价与体制机制优势的比较 胡鞍钢 进一步加强中国金融系统的稳定性 黄海洲
展开全部

金融市场与金融体制改革 相关资料

杂志在创刊之初目标就很明确,不搞“主义”的比较,不去评论社会主义好还是资本主义好,而是要作体制的比较研究,通过各个体制的比较来吸取经验,探索中国如何从计划经济走向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也就是说怎样从原来的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 ——荣敬本(中央编译局世界发展战略部研究员,《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杂志创刊主编之一)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杂志在中国过去几十年发生的伟大变革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对精神生活的复兴,以及源自全球社会科学新思想的传播都作出了贡献。……且让我用两句话总结我给《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杂志的作者和读者发出的信息:后社会主义经济的“转型”(从该词的原义来看)已经完结;从事“比较社会研究”的必要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来得更加迫切。                  ——[美]雅诺什·科尔奈(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

金融市场与金融体制改革 作者简介

周红云,社会学博士,研究员。中央编译局世界发展战略研究部副主任,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社会创新研究室主任,《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杂志主编。“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项目核心成员,“中国社会创新奖”组委会主任。南京大学社会学学士,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硕士,清华大学社会学博士。曾经在德国杜伊斯堡大学、美国杜克大学、德国全球与区域研究所等做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政治社会学,研究领域包括社会资本、公民社会、社会治理、社会创新与政府创新。出版专著《社会资本与社会治理:政府与公民社会的伙伴关系》和《社会资本与中国农村治理改革》,编著《社会资本与民主》、《社会管理创新》、《中国地方政府创新案例集粹》、《中国社会管理创新案例集粹》,译著《失控的世界——全球化如何重塑我们的生活》([英]安东尼吉登斯著)、《为社会学辩护》([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社会企业家的战略工具》([美]格利高里·迪斯等),发表学术论文百篇。 本书主编丁开杰,经济学博士,研究员,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英国剑桥大学应用经济学系访问学者。曾任《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杂志执行主编,现任中央编译局世界发展战略研究部国外理论研究处处长、《国外理论动态》杂志常务副主编。兼任中央编译局比较经济与政治研究中心主任助理,东北财经大学特聘研究员,贵州理工学院客座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涉及城乡发展、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社会企业和社会创新、政府创新。在中外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论著10多部,参与和主持中央调研课题、国家级课题和部委课题25项,其中个人主持课题8项。专著《社会排斥与体面劳动问题研究》获中央编译局社科成果专著类二等奖。曾获中央编译局首届“何锡麟青年人才奖”、中央编译局优秀中青年专家等奖励。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