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公众史学通论

中国公众史学通论

作者:钱茂伟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11-01
开本: 16开 页数: 403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62.3(7.0折) 定价  ¥8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公众史学通论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6171004
  • 条形码:9787516171004 ; 978-7-5161-7100-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公众史学通论 本书特色

钱茂伟编著的《中国公众史学通论》的总体构思是按公众史学六大分支来设计,每个分支设计一至几个专题。1—3章谈公众史学理论与学科建设,4—12章谈公众史学分支学科,其中4—7章谈公众历史书写(个人史、家族史、社区史),8—11章谈公众口述史学、公众影像史学、公众历史档案、公众文化遗产,12一15章为通俗普及史学。

中国公众史学通论 内容简介

  《中国公众史学通论》的总体构思是按公众史学六大分支来设计,每个分支设计一至几个专题。1—3章谈公众史学理论与学科建设,4—12章谈公众史学分支学科,其中4—7章谈公众历史书写(个人史、家族史、社区史),8—11章谈公众口述史学、公众影像史学、公众历史档案、公众文化遗产,12一15章为通俗普及史学。

中国公众史学通论 目录

**章 公众史学的学科建设
一 公众史学优于公共史学
二 公众史学框架及其分支
三 公众史学的中国本土性
四 学科建设意义及其现状
第二章 人人的历史都是历史
一 国家而社会:民间史
二 民史的产生:国民史
三 民史的转型:人民史
四 民史的新生:公众史
五 公众时代要公众史学
第三章 人人都是历史的记录者
一 文本之外无可传历史
二 人人要参与历史记录
第四章 由传记到个人史学
一 精英个人史的轨迹
二 由传记到传记史学
三 个人史概念的提出
四 个人史书写的特征
五 个人史学研究意义
第五章 公众个人史书写
一 公众个人史现状
二 公众个人史形态
三 公众个人史价值
四 公众个人史发展
第六章 公众家族史的编纂
一 大家谱前世今生
二 新修小家谱意义
三 小家谱原则、体例
四 小家谱编纂发展
第七章 公众社区史的编写
一 村史与村志的异同
二 公众社区史的旨趣
三 公众社区史的体例
四 公众社区史的操作
第八章 公众口述史学
一 口述史性质
二 口述史意义
三 采访的流程
四 公共故事亭
五 公众口述史
第九章 公众影像史学
一 历史影像再现
二 影像的大众化
三 公众影像建构
第十章公众历史档案
一 公众档案的提出
二 公众档案的做法
三 公众档案的用处
四 公众史写作基石
第十一章 公众文化遗产
一 殊途的公众考古学
二 走向广阔的博物馆
三 深入社区的博物馆
四 个人经营的博物馆
五 博物馆的公众参与
第十二章 史学的通俗再现
一 宋元的讲史传统
二 明清的演义创作
三 当代的通俗史学
四 普及与娱乐并行
第十三章 历史的影视艺术再现
一 史与戏的双重约束
二 娱乐历史拒绝对号入座
三 历史剧发展的几点思考
第十四章 专家电视通俗讲史
一 专家电视讲史及出现背景
二 专家电视讲史问题与对策
三 专家电视讲史的社会影响
第十五章 公众通俗写史
一 历史写手群体的崛起
二 通俗写史特征及类型
三 公众通俗写史的意义
四 公众通俗写史的未来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中国公众史学通论 作者简介

钱茂伟,1962年生于浙江省杭州市。现为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历史系教授、硕士生导师、史学史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史学理论及史学史、浙江历史文化、明清史研究。发表专业论文200多篇。专著10余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