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旱区名特优作物气候生态适应性与资源利用

旱区名特优作物气候生态适应性与资源利用

出版社:气象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10-01
开本: 16开 页数: 249
本类榜单:自然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25.3(5.5折) 定价  ¥4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旱区名特优作物气候生态适应性与资源利用 版权信息

旱区名特优作物气候生态适应性与资源利用 本书特色

王润元、邓振镛、姚玉璧编著的《旱区名特优作物气候生态适应性与资源利用》系统介绍了西北干旱半干旱区6种特色作物(油橄榄、花椒、百合、黄花菜、啤酒大麦和啤酒花),7种瓜果作物(白兰瓜、酿酒葡萄、大樱桃、苹果、苹果梨、桃和板栗),5种中药材(甘草、当归、党参、黄芪和枸杞)的基本生产概况、作用与用途、种植历史变迁、特点与优势、种植区域与面积、产量与品质和发展前景;分析了名特优作物的气候生态适应性、生理生态特点与气象指标、物候特征与资源利用、产量及品质与气象、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气候生态适生种植区域;栽培管理技术;提高气候生态资源利用途径和趋利避害的减灾技术。

旱区名特优作物气候生态适应性与资源利用 内容简介

  《旱区名特优作物生态适应性与资源利用》共分四篇二十一章。第1篇特色作物分为油橄榄、花椒、百合、黄花菜、啤酒大麦和啤酒花等六章;第2篇瓜果作物分为白兰瓜、酿酒葡萄、大樱桃、苹果、苹果梨、桃和板栗等七章;第3篇中药材分为甘草、当归、党参、黄芪和枸杞等五章;第4篇气候变化对旱区名特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与适应技术对策分为我国水资源与旱区气候变化的基本特征、气候变化对我国旱区名特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和提高名特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技术对策等三章。  本书系统介绍了旱区18种名特优作物的气候生态适应性,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栽培管理技术以及提高气候生态资源利用途径;同时介绍了气候变化对旱区名特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适应技术对策等方面的新研究成果。  本书可为广大基层气象工作者开展名特优作物农业气象、农业气候和气象科技服务工作提供技术支撑;为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种植业多元化和产业化服务提供科学依据;为提高农田水资源利用提供技术对策;为农民朋友发展特色产业、增产增收、提高品质和扩大效益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可供气象、农业、林业、果品业、中药材、水科学、经济等方面从事科学研究和业务部门专业人员以及政府部门决策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供大专院校师生参考使用。

旱区名特优作物气候生态适应性与资源利用 目录

前言第1篇 特色作物第1章 油橄榄 1.1 基本生产概况 1.2 作物与气象 1.3 栽培管理技术 1.4 提高气候生态资源利用率的途径第2章 花椒 2.1 基本生产概况 2.2 作物与气象 2.3 栽培管理技术 2.4 提高气候生态资源利用率的途径第3章 百合 3.1 基本生产概况 3.2 作物与气象 3.3 栽培管理技术 3.4 提高气候生态资源利用率的途径第4章 黄花菜 4.1 基本生产概况 4.2 作物与气象 4.3 栽培管理技术 4.4 提高气候生态资源利用率的途径第5章 啤酒大麦 5.1 基本生产概况 5.2 作物与气象 5.3 栽培管理技术 5.4 提高气候生态资源利用率的途径第6章 啤酒花 6.1 基本生产概况 6.2 作物与气象 6.3 栽培管理技术 6.4 提高气候生态资源利用率的途径第2篇 瓜果作物第7章 白兰瓜 7.1 基本生产概况 7.2 作物与气象 7.3 栽培管理技术 7.4 提高气候生态资源利用率的途径 笫8章 酿酒葡萄 8.1 基本生产概况 8.2 作物与气象 8.3 栽培管理技术 8.4 提高气候生态资源利用率的途径第9章 大樱桃 9.1 基本生产概况 9.2 作物与气象 9.3 栽培管理技术 9.4 提高气候生态资源利用率的途径第10章 苹果 10.1 基本生产概况 10.2 作物与气象 10.3 栽培管理技术 10.4 提高气候生态资源利用率的途径第11章 苹果梨 11.1 基本生产概况 11.2 作物与气象 11.3 栽培管理技术 11.4 提高气候生态资源利用率的途径第12章 桃 12.1 基本生产概况 12.2 作物与气象 12.3 栽培管理技术 12.4 提高气候生态资源利用率的途径第13章 板栗 13.1 基本生产概况 13.2 作物与气象 13.3 栽培管理技术 13.4 提高气候生态资源利用率的途径第3篇 中药材第14章 甘草 14.1 基本生产概况 14.2 作物与气象 14.3 栽培管理技术 14.4 提高气候生态资源利用率的途径第15章 当归 15.1 基本生产概况 15.2 作物与气象 15.3 栽培管理技术 15.4 提高气候生态资源利用率的途径第16章 党参 16.1 基本生产概况 16.2 作物与气象 16.3 栽培管理技术 16.4 提高气候生态资源利用率的途径第17章 黄芪 17.1 基本生产概况 17.2 作物与气象 17.3 栽培管理技术 17.4 提高气候生态资源利用率的途径第18章 枸杞 18.1 基本生产概况 18.2 作物与气象 18.3 栽培管理技术 18.4 提高气候生态资源利用率的途径第4篇 气候变化对旱区名物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与适应技术对策第19章 我国水资源与旱区气候变化的基本特征 19.1 我国水资源现状与利用 19.2 旱区气候变化及其对水资源的影响第20章 气候变化对我国旱区名特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20.1 作物水分利用效率与我国旱区农业用水现状 20.2 气候变化对旱区主要粮食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20.3 气候变化对旱区名特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第21章 提高名特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技术对策 21.1 保护性耕作技术 21.2 集雨蓄水节灌技术 21.3 农田覆盖技术 21.4 田间微集水技术 21.5 节水灌溉技术 21.6 栽培管理技术 21.7 适应气候变化对策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旱区名特优作物气候生态适应性与资源利用 作者简介

王润元: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研究员,1965年2月生,副所长。主持的科研项目主要有科技部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西北农作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评价方法等,参加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半干旱雨养农业区地气相互作用观测试验研究”?、“西北干旱荒漠区大气边界层厚度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研究”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