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激荡的旋律

出版社:新世纪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08-01
开本: 32开 页数: 152
本类榜单:少儿销量榜
中 图 价:¥6.5(4.3折) 定价  ¥1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激荡的旋律 版权信息

激荡的旋律 本书特色

喻季欣编著的《东江纵队抗日英雄传奇系列》共十册,主要讲述华南抗日劲旅东江纵队中的少年英雄的传奇故事。写作过程中邀请了东江纵队研究会的相关专家以及东江纵队前辈的后代作为顾问,所有故事创作均基于史实,旨在帮助青少年读者深入了解那段烽火燃烧的抗日岁月。先烈们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战的历史故事,可以培养当今青少年的爱国情怀,宣扬“牢记历史、珍惜和平”的理念。 本书为其中一册之《激荡的旋律》,由焦娇、付婧青、蒋婕编著。

激荡的旋律 内容简介

  《激荡的旋律/东江纵队抗日英雄传奇系列》讲述了:在中国的抗战历史中,有一支孤悬华南敌后的抗日游击队——东江游击队,曾经创下了辉煌战绩。这支队伍中有一群特殊的战士,他们把游击队的一个个英勇的战斗故事传递到了四面八方。  他们并没有战斗在抗日的一线,但他们的一台戏就是一场仗,每次成功的演出都是打了一场胜仗;他们的一首歌就是一声集结号,每一句嘹亮的歌声都能汇聚人心。他们就是东江纵队的政工战士。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故事,听听那些永远激荡心头的旋律……

激荡的旋律 目录

引子
赤子丹心欧巾雄
亲爱的祖国,我回来了
在游周队的日子
当了“小鬼头”
穿上武装上战场
“拖拉机”队驰骋原野上
挺进粤北山区
“婢女”何祈
“婢女”的悲惨生活
春天来了
二借乞丐服
敌人来了?
婢女演“婢女”

投笔从戎的中大学子
广州沦陷了
迁校粤北
永远的歌声
”下辈子,你就是我姐姐!”

小小文艺兵
贪玩的小文艺兵
小二胡手龙培

和敌人做朋友
要和敌人“做朋友”?
当了俘虏还不恩悔?
国际性由文艺晚?

前进吧!《前进报》!
《前进报》历硷记
是谁帮了他?
小石铃成长?

小小经历动人心
大头佛奇遇记
惊心之旅
泥泞路上的秧歌队
《东江礼赞》与交通王

后记
展开全部

激荡的旋律 节选

  《激荡的旋律/东江纵队抗日英雄传奇系列》:  亲爱的祖,我回来了 1939年5月5日的马来西亚巴生港风平浪静,湛蓝的天空下几艘货轮静静地停靠在码头边。海鸟不时啄食着甲板上的食物残渣。穿过马六甲海峡的微风轻轻拂动着海面,一切似往日般宁静安逸。  与往日不同的是,人们或前或后地到了码头聚集,他们面露喜色,手拿鲜花,原本安静的码头很快便人声鼎沸。大家都热络地打着招呼,粤语、客家话和潮汕话交杂在了一起,原来他们都是马来西亚的华侨人士。  突然,人群中传来欢呼声,紧接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也响了起来。人们挥动着手中的鲜花,个子不高的还踮起了脚,一脸急切地伸长脖子望向呼声处。  不多时,只见七个剪着短短的男士头、穿着中山装和西裤的姑娘在人们的簇拥中缓缓而来,她们衣着整洁朴素,看起来也就十六七岁的样子,为首的姑娘举着一面红底白字的大旗,旗上大大的几个字“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文森队”随风飘扬。七个人中,站在*右边个子高高、皮肤黝黑的女孩子便是欧巾雄。  欧巾雄出生在马来西亚一个比较富裕的华侨家庭,是家中唯一的孩子,父母都十分疼爱她。此时的马来西亚还未遭受战火的侵袭,但是祖国传来的消息却无一不牵动着海外华侨的心。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件爆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随即全面爆发。马来西亚的华人主动聚集在一起为祖国捐钱捐物,欧巾雄的家庭也不例外,父亲主动捐出了家中大部分财物:“巾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爸爸能为祖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欧巾雄看着一脸憔悴的父亲,心里仿佛明白了什么。  不久,在一次音乐课上,祖籍广州的余老师教了班上的同学唱《长城谣》:“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高粱肥,大豆香,遍地黄金少灾殃。自从大难平地起,奸淫掳掠苦难当。苦难当,奔他方,骨肉离散父母丧……” 欧巾雄和同学们一起大声唱着,略带稚嫩的歌声却显得苍凉悲壮。她心想,美丽的神州大地、亲爱的祖国母亲在遭受着敌人铁蹄的践踏,血脉相连的同胞兄弟被迫妻离子散,而自己却无能为力。  不觉间,欧巾雄的眼眶湿润了。“没齿难忘仇和恨,日夜只想回家乡……”她想起了父母亲说起家乡清远的神情,说起了他们对记忆里那绵延的山脉、幽深的林壑和郁郁葱葱的森林的怀念,可惜的是这些自己还一次都没见到过。而一想到日军的铁蹄正在中国大陆上践踏,她的心便重重地沉了下去。“兆华,我想回国。我们虽然在马来西亚,可是根却在中国啊!一想到日本鬼子在家乡土地上肆虐,我心里真的很难过。我想回去,去帮助我的同胞们!”回家路上,欧巾雄把自己在课上的想法告诉了好朋友李兆华,李兆华也十分赞同:“巾雄,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回国呢?”她们陷入了苦苦的思索,但那颗回国的种子已经埋在了欧巾雄的心里。  没过几天,高年级的学生组织抗日募捐活动,欧巾雄便毫不犹豫地捐出了自己刚刚拿到的全部零花钱。“为什么不给自己留一点?高年级的学生也没你捐得多啊!”同行的同学十分不解。欧巾雄淡淡地笑了笑,不爱说话的她并没有做过多解释,她心想,比起那些在抗日前线奋战的同胞,自己捐的这点钱又算得了什么呢?如果自己可以回国,也许可以做得更多吧!欧巾雄心中那颗返回故土的种子再次萌芽。  1938年10月,日军的铁蹄踏上了大亚湾,惠阳、广州地区相继沦陷。消息传到东南亚,华侨同胞们心如刀绞,大家纷纷出钱出力。  这次,欧巾雄和李兆华也加入了宣传抗日救亡的队伍。她们在吉隆坡走街串巷,挨家挨户地向侨胞宣传救亡运动和募捐钱、药品等。“巾雄,你看!”李兆华远远地挥着一张传单叫着欧巾雄,一路小跑到了欧巾雄身边:“给,你肯定感兴趣!”欧巾雄拿过传单,仔细看了起来。原来是华侨领袖官文森要出资组织一个女青年回乡抗日服务队,回国进行慰问宣传工作,半年后返回马来西亚。“巾雄,你去吗?”“当然!”两个小姑娘望着彼此笑了,她们终于有机会可以回去了,只要参加文森队就可以回到故土去守护祖国了。在马来西亚温热的海风中,欧巾雄那颗回国抗日的种子彻底发芽。  回到家中,她告诉了爸妈这个决定。“巾雄,为国抗敌是好事,可是爸爸妈妈只有你一个孩子,你妈妈身体也不好,我们担心你啊!”爸爸忧心忡忡地说,而一旁的妈妈早已泪眼婆娑。欧巾雄背过身去,微微仰起了头,努力不让泪水掉下来:“不,爸爸妈妈,我还没亲眼见过我们的老家……我不能不去!”欧巾雄的态度非常坚决。两天后,欧巾雄报名参加了服务团。  不久,她便成功加入了东江华侨服务团文森队,和她一起的还有她的好朋友——15岁的李少华。刚过及笄之年的她们便要离开家人,踏上回国之路。前路等待着她们的将是未知和艰难,可她们还是选择了回去,回到那方故土。  轮船启航了,码头上的人影越来越小,爸爸妈妈的面容逐渐模糊,欧巾雄用手背轻轻揩去眼角的泪痕。她和同行的六个小姑娘一起高声唱起《再会吧,南洋!》:“再会吧,南洋!你海波绿,海云长,你是我们的第二故乡……再会吧,南洋!你不见尸横着太白山,血流着黑龙江,这是中华民族的存亡……”歌声激昂,盘旋在海面上久久不曾消散。  ……

激荡的旋律 作者简介

  喻季欣,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广州市重大行政决策论证专家,原人民日报高级记者、军队二级作家。已出版文学和理论著作12部:《逐梦世界》获广东省第九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作品奖。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