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剧本与写作

作者:雨辰编著
出版社: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04-01
开本: 16开 页数: 154
读者评分:5分1条评论
中 图 价:¥6.8(3.4折) 定价  ¥2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剧本与写作 版权信息

  • ISBN:9787546960456
  • 条形码:9787546960456 ; 978-7-5469-6045-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剧本与写作 本书特色

所谓台词,主要指剧中人物的话语。台词这种要素是文学剧本所独有的,也可以说它是文学剧本的一种标志性要素。雨辰编著的《剧本与写作》共分**章剧本创作,基本要素;第二章剧本核心,人物塑造;第三章剧本结构,如法炮制;第四章剧本情节,编织情感;第五章影视剧本,忠实改编;第六章编剧素养,真诚勤奋等六章内容。

剧本与写作 内容简介

  所谓台词,主要指剧中人物的话语。台词这种要素是文学剧本所独有的,也可以说它是文学剧本的一种标志性要素。  《青少年实用写作丛书:剧本与写作》共分**章剧本创作,基本要素;第二章剧本核心,人物塑造;第三章剧本结构,如法炮制;第四章剧本情节,编织情感;第五章影视剧本,忠实改编;第六章编剧素养,真诚勤奋等六章内容。

剧本与写作 目录

**章 剧本创作,基本要素
台词是剧本的标志性要素
剧情由人物活动或行为构成
场景就是剧中的场面环境
剧本的可视性和画面感
人物和情节靠台词和动作
剧本必须重视表现矛盾冲突
雅俗共赏,追求严肃性与通俗性
剧本可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
戏剧文学剧本要讲究集中
电影文学剧本的多种样式
电视文学剧本篇幅长,容量大

第二章 剧本核心,人物塑造
剧本的表现手段以对白为主
矛盾冲突由事件直接引发
搭建能形成冲突的人物关系
剧本的结构必须完整统一
剧本结构要服从主题需要
剧本结构为展开矛盾冲突服务
将剧情安排得引人人胜
剧本结构要精练,不拖沓

第三章 剧本结构,如法炮制
人物主导型故事的典型
剧本的基本布局和四大要素
戏剧结构的其他要素简析
剧本开头要知道故事的结尾
剧本开头要厘清一些重要关节点
剧本开头要说明情况,构建冲突
剧本的情节点的设置技巧
效果完美的对抗情节的条件
主人公要有明确的终极目标
立即行动,确保戏的流畅
人物之间的行动和性格配合
挖掘人物形象的精神气质
写事不是目的,真正目的是写人
为一个个精彩故事预设戏剧性
终极较量却是价值观的较量

第四章 剧本情节,编织情感
探索剧本情节的基本特征
情节之“情”:情绪的铺陈
情节之“节”:节奏的安排
以“细节”编织情节之经线
有价值的细节:尊重生活逻辑
有美感的细节:体现生活况味
百转千遇,细节中体现情节修辞
以“节奏”串联情节之纬线
喜剧作品自反式的节奏模式
正剧作品上升式的情节模式
下降式节奏安排的作品并不多
为人熟知的平行式节奏作品
散文式模式迎合大众趣味

第五章 影视剧本,忠实改编
寻求好的影视文学剧本
选择适合改编的小说底本
改编务必围绕主题进行
搭建矛盾、对立的人物关系
人物“到位”关乎改编成功与否
剧本改编体现影视的可视性

第六章 编剧素养,真诚勤奋
成为编剧的人需具备哪些潜质
建立秩序编排剧作结构的能力
将艺术与生活经验相联系的能力
从多个角度来观察生活的能力
客观展示生活本来面貌的能力
真诚地描写事物本身的能力
长久磨炼,勤奋至关重要
展开全部

剧本与写作 节选

  《青少年实用写作丛书:剧本与写作》:  文学剧本结构,又称布局,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剧情安排。  剧本结构俨然剧本的骨架,这副骨架合适不合适,往往决定剧本成功与否。如果结构安排得很糟糕,即便剧本的选材和立意再新,写出来的剧本也不会成样,充其量是一堆软肉。所以,对一部剧来说,结构安排务必要高度重视。  这里所说的完整、统一,主要是指构成剧本情节的事件(或人物的命运)有一个比较完整的发展过程,即有起因有结果。  怎样做到剧本结构完整、统一?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  **种,采用线形结构,即从故事的起因开始写起,遵照生活的逻辑,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将故事的发展以及结局有条不紊地写出来,其矛盾冲突是逐步展开的;而且人物关系和情节主要通过台词和具体的动作及表情直接呈现在舞台(荧屏)上。比如曹禺的《雷雨》、莎士比亚的悲剧《麦克白》等剧本都采用这种写法。这种按事件的自然发展来写的剧本,其结构一般都比较完整、统一。  第二种,采用截面结构,即截取某个社会一角(譬如大众休闲场所茶馆、咖啡馆、夜总会等),通过这个社会一角中的一系列人物的活动,反映人们的生存状况,折射带有普遍意义的社会本质。但是这种截取社会一角的生活横断面,以人物带动故事的结构方式,容易给人一种松散的感觉。为了克服这个缺陷,在具体结构时,必须有一个贯穿全剧的中心人物,而且这个中心人物的性格命运要有一个比较清晰的发展史,这样才能使剧本达到完整、统一。老舍的《茶馆》和曹禺的《日出》在这方面就堪称典范。  《茶馆》截取了三个时代(“戊戌政变”后的清朝末期、辛亥革命失败后的民国初年和抗战结束后的国民党统治时期)的茶馆风貌,出场人物有70多个,有姓有名的就超过了50个,表面看来人多事杂,但它有一条主线,那就是茶馆老板王利发的人生遭际。王利发一辈子苦心经营茶馆,到*后茶馆要被流氓特务强占,他被逼悬梁自尽,结局很凄惨。曹禺的《日出》同《茶馆》一样,写的虽是“多人多事”,但有一个贯穿剧本始终的中心人物——交际花陈白露,这个剧也是以陈白露的悲剧人生为主线展开剧情的。  第三种,采用截“点”结构,既不按照事件自然发展的顺序安排剧情,也不采用多人多事的截面结构,而是选择从矛盾冲突比较尖锐的某个具体事件(我们姑且称为“点”)人手,推进情节的进一步发展,至于事件的起因,则在情节发展中适当予以回顾交代。这种结构,从总体来说,也比较完整。它还有一大长处,就是能使剧本一开幕就接近高潮,容易吸引人。如古希腊悲剧家索福克勒斯的悲剧《奥狄浦斯王》采用的就是这种结构。  《奥狄浦斯王》取材于古希腊神话,写奥狄浦斯王竭力摆脱命运的安排而又无法抗拒命运,犯下“杀父娶母”的滔天大罪,*后受到严厉的惩罚。剧本没有按照事件自然发展的方式去写,而是从一开幕,‘就直接挑明尖锐的矛盾冲突,制造紧张气氛:神谕称特拜城将降瘟疫,只有找出杀死老王的元凶并加以严厉惩处,才能避免灾难。接下来剧情在充满冲突中继续发展:**场和第二场,为了追查凶手,奥狄浦斯先后和特拜城的先知特瑞西阿斯以及王后伊奥卡斯特的兄弟克瑞昂发生争吵。第三场和第四场,从科任托斯来了一个信使,告知王后:奥狄浦斯就是当年被老王遗弃的亲生儿子。这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王后肝肠寸断,走上了自杀的绝途。而奥狄浦斯在获悉真相之后,感到罪孽深重,用金别针刺瞎自己的双眼,带着无限哀怨,要外出流亡。  第四种,采用“聚焦”结构,选取一桩能将众多人物和众多情节都贯串起来的大事件,这样有头有尾,前后照应,能取得结构上的完整、统一。比如郭沫若的话剧《武则天》就采用这种结构方式。剧本并没有按时间发展的顺序,将武则天的一生所经历的大小事件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人写个遍,而是只选取武则天平定裴炎等人的叛乱这桩大事。围绕“平叛”,集中笔墨来写武则天,突出一代女皇的睿智和干练。这种聚焦结构,给人一种紧凑感。  ……

商品评论(1条)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