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西藏地区生态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西藏地区生态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出版社:中国环境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03-01
开本: 16开 页数: 217
本类榜单:工业技术销量榜
中 图 价:¥53.9(5.5折) 定价  ¥9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西藏地区生态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版权信息

西藏地区生态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本书特色

沈渭寿、赵卫、王小丹、徐琳瑜所著的《西藏地区生态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精)》系统展示了沈渭寿研究员带领的研究团队历时十余年在西藏地区生态承载力及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的成果。他们从生态系统的自身特性和保护需求出发,建立了基于遥感与空间技术的生态承载力评价技术体系,以及重点资源开发利用生态适宜性评价技术体系,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和示范效应,同时也为加强对各类开发活动空间、规模的环境监管提供了科学依据;他们既明确了草地畜牧业、种植业、矿产资源开发、水资源开发等的适宜区域,也从重点产业、重点区域和整个西藏地区三个层面提出了以协调人地关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等为目标的优化调控方案,这对西藏地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西藏地区生态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内容简介

研究期内,西藏草地生长季NDVI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上升速率仅为0.009·(10a)—1,累计增长率为15.24%;西藏草地生长季NDVI在空间上呈现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其高值区位于东北部的那曲—昌都一线。与1982年相比,2010年西藏草地生长季NDVI升高的面积占草地总面积的71.77%,其中位于西藏南部的东喜马拉雅山南翼地区增幅*为显著;而降幅则以雅鲁藏布江中下游部分地区*为显著。因此,近30年间,人类对该地区草地植被覆盖尚未造成破坏性影响。中部地区气候条件逐渐向不利于植被生长方向转变,西藏中北部和西北地区植被则是响应气候变化的敏感区。

西藏地区生态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目录

**篇 西藏地区自然生态系统支持能力研究第1章 西藏自治区概况1.1自然地理1.2气候变化1.3生态系统1.4自然资源第2章 西藏地区草地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及其时空变化2.1研究方法2.2现状评估2.3动态分析2.4结论与建议第3章 西藏地区农田生态系统生产能力及其开发潜力3.1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3.2西藏地区耕地资源现状及其生产能力3.3西藏地区后备耕地资源总量及分布3.4西藏地区农田生态系统生产潜力及其支持能力评估第4章 雅鲁藏布大峡谷森林生态系统生态安全保障能力4.1研究区域4.2数据预处理与方法4.3雅鲁藏布大峡谷森林生态系统面积结构变化研究4.4雅鲁藏布大峡谷森林生态系统植被盖度变化研究4.5雅鲁藏布大峡谷森林生态系统生态安全保障能力研究4.6主要结论与讨论第二篇 西藏地区重点资源适度开发利用研究第5章 高寒脆弱区矿产资源开发生态适宜性评价5.1研究区域5.2矿产资源及其开发状况5.3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效应5.4矿产资源开发生态适宜性评价5.5建议措施第6章 雅江源区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及其生态补偿研究6.1研究区域6.2雅江源区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6.3雅江源区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补偿研究6.4结论与建议第7章 拉萨河流域水资源适度开发及其调控研究7.1研究区域7.2研究方法7.3结果分析7.4结论与讨论第三篇 西藏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第8章 西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优化与调控8.1研究方法8.2中央关于西藏工作的基本目标8.3西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情景方案设计8.4发展情景生态效应模拟8.5西藏地区可持续发展模式分析第9章 西藏地区重点产业发展优化研究9.1草地生态系统与畜牧业发展总体态势9.2畜牧业产业发展牧户行为研究9.3典型区畜牧业生态系统功能评价9.4西藏自治区畜牧业发展多目标优化方案9.5主要结论第10章 西藏地区重点地区优化调控研究10.1西藏经济密集区人口与就业10.2经济密集区政策与农牧民收入增加10.3本地劳动力供给与区域经济发展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