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资本市场投资策略研究2003-2009

中国资本市场投资策略研究2003-2009

作者:鲍银胜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07-01
开本: 16开 页数: 253
本类榜单:管理销量榜
中 图 价:¥37.4(5.5折) 定价  ¥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资本市场投资策略研究2003-2009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4158403
  • 条形码:9787514158403 ; 978-7-5141-5840-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资本市场投资策略研究2003-2009 本书特色

《中国资本市场投资策略研究(2003-2009年)》一书,是笔者鲍银胜在证券公司和中央财经大学工作和学习期间,在公开媒体所发表的关于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方面的文章,其主要包括了2003~2009年中国证券市场投资策略等内容。 从该书所收录的文章内容来看,虽然其基本上包含了一些时过境迁的东西,但是,如果对当初的写作思路做一些细致的梳理,那些年笔者在分析资本市场运行趋势时所遵循的一些思维脉络对于证券投资爱好者是具有一定借鉴意义的。

中国资本市场投资策略研究2003-2009 内容简介

  《中国资本市场投资策略研究(2003-2009)》是作者2003—2009年投资策略报告的汇总。涵盖作者历年发表的投资策略报告,包括市场营销、投资机会、投资价格分析、个股走势分析等。对金融证券从业者及相关研究机构、研究人员掌握市场行情、把握股市走势,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中国资本市场投资策略研究2003-2009 目录

**篇 2003年投资策略报告
“量价涨升系数”决定个股走势

第二篇 2004年投资策略报告
一、部分消费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二、运用“业绩、股价动态波动趋向模型”相对规避市场系统性风险
三、商业行业并购重组分析及后市投资机会
四、大盘蓝筹股——股指企稳上攻的基石论宏观调控与机构博弈并存时代蓝筹股演绎趋势

第三篇 2005年投资策略报告
一、2005年市场展望及投资策略分析
二、股权分置改革近期市场影响、投资策略及机会
三、宏观经济调控进入中后期阶段投资策略
四、G股板块有望在预期稳定后迎来行情
五、全流通价值中枢确立以后市场投资法则及部分行业投资价值分析
六、规避“新老划断”风险需要借助于价值投资
七、上证50ETF后市仍有机会
八、学会“扬弃”

第四篇 2006年投资策略报告
一、也谈预期对虚拟市场的影响
二、全流通背景下商业板块资产重置估值空间较大
三、2006年5月投资策略
四、2006年6月投资策略
五、2006年7月投资策略
六、2006年8月投资策略
七、2006年9月投资策略
八、2006年10月投资策略
九、2006年11月投资策略
十、2006年12月投资策略
附表 2006年年度投资策略荐股回顾

第五篇 2007年投资策略报告
一、2007年年度投资策略
二、2007年4月投资策略
三、2007年5月投资策略——侧重成长、重组,兼顾蓝筹防御
四、个股高位震荡中关注蓝筹股估值洼地
五、2007年8月投资策略
六、2007年9月投资策略
七、流动性泛滥推动个股普涨
八、2007年10月投资策略
九、2007年11月投资策略
十、2007年12月投资策略

第六篇 2008年投资策略报告
一、2007年年度及月度投资策略回顾及2008年一季度投资策略概要
二、弱市筑底过程中“轻指数、重个股”的投资策略

第七篇 2009年A股市场投资研究
一、A股市场运行目前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分析
二、A股市场运行目前所面临的内部环境分析
三、2009年A股市场走势前瞻
后记
展开全部

中国资本市场投资策略研究2003-2009 节选

  《中国资本市场投资策略研究(2003-2009)》:  (二)股改初期阶段系统性风险集中释放过程中的投资策略  虽然目前股权分置改革第二批试点正在进行中,但在6月底管理层有关股改即将全面推进的消息公布之后,股改初期阶段的系统性风险已经开始释放,在此阶段的投资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关注上述六大影响因素中的不可控因素,规避两类板块的系统性风险。**,坚决规避绩差股的中报风险和静态估值风险。如果说在股权分置没有解决的前提下,倡导股价国际接轨是一种“试错”行为,那么,在股权结构实现与国际接轨之后,个股估值必将走向国际接轨。从前期走势来看,一些绩差股在6月27日以后,短期跌幅巨大,近期受政策面利好刺激,盘中出现反弹,建议对一些行业前景不佳、市盈率过高、上市公司治理混乱的绩差股在反弹过程中以逢高减磅为主;第二,规避目前流通股持股集中度较高且持续时间较长的历史庄股。鉴于在未来股权分置改革中,个股“对价”的不确定性及流通股股东与非流通股东持股成本的不对称,一些市盈率不低、流通股持股度较高的庄股会选择退出观望的方式来规避这种风险,建议规避此类个股的下跌风险。  (2)股权分置改革初期系统性风险集中释放过程中的被动防守型策略。**,关注静态市盈率较低的蓝筹品种,重点是那些不受宏观调控影响或宏观调控风险已得到很大程度释放的蓝筹品种,将之作为规避股改系统性风险及中报风险的主要手段。鉴于宏观调控的时滞性影响,短期来看,蓝筹股群体经过前期下跌以后,宏观调控风险及中报风险得到一定程度释放,预计在中报披露期间,其继续下跌空间相对有限。中报披露之后,在价格逆向传导机制作用下,一些受宏观调控影响较大的蓝筹股业绩将会继续下滑,由此会给部分蓝筹股带来新一轮股价下跌风险,因此,建议在低市盈率蓝筹股群体中继续关注受宏观调控影响不大的蓝筹股群体;第二,关注股权分置改革进程中按国际估值衡量标准,存在较大静态估值溢价的上市公司。考虑到中国新兴市场及现实国情差异,若按静态国际估值标准,在国际分工中具有民族品牌的上市公司及在国内经济中居于行业垄断地位、产品(服务)具有不可复制的公司有望获得静态估值溢价,建议对饮食(含酒类等)、旅游、机场、港口、高速、水务行业中前期涨幅不大且静态市盈率低于25倍的上市公司予以关注,作为规避估值系统性风险的防御品种。  ……

中国资本市场投资策略研究2003-2009 作者简介

  鲍银胜,男,安徽人,经济学博士,高级会计师。中央财经大学博士。目前为独立的经济理论研究工作室。目前已出版个人专著两部,参编书籍三部。在杂志、报刊发表文章200余篇。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