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奥秘世界

奥秘世界

作者:刘晓菲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01-01
开本: 16开 页数: 429
本类榜单:科普读物销量榜
中 图 价:¥24.9(4.3折) 定价  ¥5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奥秘世界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1345042
  • 条形码:9787511345042 ; 978-7-5113-4504-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奥秘世界 内容简介

  《奥秘世界(超值典藏)》汇集了几百个蕴涵科学知识的世界奥秘,内容包括宇宙、海洋、地球、自然、生命、动物、植物、科技、医学、军事、建筑等方面的科学奥秘知识,涵盖面广、信息丰富。以生动的文字、缜密的思维、精彩的图片,多角度地向读者展示这个神奇世界的无穷奥秘,探索种种扑朔迷离的科学谜题。

奥秘世界 目录

**章 宇宙奥秘
宇宙是大爆炸产生的吗
宇宙为什么在不断地膨胀
宇宙中真的存在反物质吗
宇宙的边际在哪里
宇宙的颜色为何经常变
宇宙到底有几个
宇宙的中心在什么地方
宇宙的*终归宿在何处
银河系是如何被发现的
银河系究竟有多大
银河系的结构是什么样的
脉冲星的发现与中子星的奥秘
什么是黑洞
黑洞里有什么
月球是撞出来的吗
月球是由什么构成的
月球上的陨石是否经过高温处理
月球的背面是怎样的
月球正在脱离地球的吸引力而去吗
月球是外星人的宇宙站吗
太阳系是怎样起源的
太阳是如何形成的,它会衰老消亡吗
太阳自旋吗
怎样测定太阳的温度
天上为何会出现两个太阳
在太阳系之外,还有其他“太阳系”吗
太阳能照亮八大行星吗
小行星会不会与地球相撞
木星上有生命吗
木星会将太阳取而代之吗
令人神往的火星
火星上有生命存在吗
火星上为何有河床而没有流水
行星会聚的现象是如何产生的
金星探奇
水星为何无水
水星上有什么
土星与神奇的土星光环
探究天体运行的规律
探寻彗星活动的周期
哈雷彗星和奇异鸡蛋同期出现之谜

第二章 海洋奥秘
海水是怎样形成的
探秘美丽的海底“花园”
“海上坟地”马尾藻海
怎样掌握海洋中的气候变化
海水是什么颜色的
海水为什么是咸的
如何让海水变成淡水
潮汐是怎样形成的
如何让海洋潮汐造福人类
为什么海洋相互连通却没有统一的海平面
为什么海水会每天涨落两次
海啸是怎么产生的
冰冷的海水会把喷涌的海底火山扑灭吗
海洋为何会五光十色
红海是怎样形成的
骷髅海岸之谜
通向大海的四万个台阶
百慕大海底的“魔鬼”是谁
南海船只失踪与百慕大三角有关吗
死海真的只有50年的寿命了吗
渤海湾内的异常影像是怎么形成的
挪威海底为何成“公墓”
海上怪火之谜
神奇的南极威德尔海
海洋里到底有没有美人鱼
“海底人”真的存在吗
海洋巨蟒真相如何
“巨人岛”真能让人成为巨人吗
海底的珊瑚还能活多久
印尼科摩多岛的巨龙之谜
鲸鱼集体自杀之谜
海洋生物为何能预报海啸和地震
海豚为什么与人类如此亲近
食人鲨鱼为什么会救人
深海鱼类为何喜欢成群游动
“食肉之王”——“魔鬼巨鳄”生存之谜
海龟长寿之谜
海龟为什么要“自埋”

第三章 地球奥秘
地球是如何形成的
地球是怎样“漂浮”在空中的
地球内部的结构是怎样的
科学家是如何计算地球年龄的
地球被陨石毁灭过吗
地球是完全球状的吗
地球的大小怎样测定
地球有多重
什么力量在驱使地球运动
地心非常热吗
地球之水来自何方
地球存在“温室效应”吗
如何保护臭氧层
地球上的氧气会不会被耗尽
地球磁场为什么会“翻跟头”
地球*危险的“敌人”是谁
大陨石撞击地球会发生什么
地球未来的命运如何
板块构造是怎么回事
大陆漂移之谜
地震是怎样发生的
地震为何多在夜间发生
山崩是因为地核在运动吗
火山为什么会喷发
火山爆发有规律吗
火山持续喷发之谜
火焰山之谜
地球上的煤是怎样形成的
地球上的岩石是怎样形成的
地球上的石油是怎样形成的
恐龙足印与地质新发现

第四章 自然奥秘
青藏高原的“本来面目”
探寻黄土高原的成因
撒哈拉沙漠曾经是绿洲吗
月牙泉为何不会干涸
沙子为什么会唱歌
沙漠是怎样形成的
沙漠为热带雨林“施肥”
扑朔迷离的太湖成因
难识庐山真面目
“死水”怎样变成“活水”
水存在着一种新的形态吗
干旱的塔里木盆地下面有天然水库吗
渤海古陆大平原可否再现
神奇的尼亚加拉大瀑布
地下森林是怎样形成的
中国云南石林形成之谜
溶洞形成之谜
诡秘幽灵岛
日本龙三角揭秘
神奇的双层湖
风动石之谜
中国神农架为何如此神秘
沙漠中的“魔鬼城”
中国地温异常带“冷热颠倒”之谜
昆仑山“地狱之门”之谜
美洲“黄泉大道”之谜
阿苏伊尔幽谷中的谜团
能“报时”的澳大利亚怪石
海市蜃楼是怎样产生的
神秘莫测的间歇泉
“厄尔尼诺”形成之谜
神奇的极光是怎样形成的
雪花是如何形成的
冰雹是怎样形成的
龙卷风为什么有如此神奇的威力
解开闪电之谜
冰川和冰山是怎样形成的
从来历不明的石头中发现冰川运动的历史
南极“无雪干谷”中的秘密
鱼龙化石中隐藏的信息
……

第五章 生命奥秘
第六章 动物奥秘
第七章 植物奥秘
第八章 科技奥秘
第九章 医学奥秘
第十章 军事奥秘
第十一章 建筑奥秘
展开全部

奥秘世界 节选

  《奥秘世界(超值典藏)》:   据说在1682年的一天夜里,突然有一颗明亮的大彗星划过欧洲的夜空。许多人被这一奇特的自然现象吓坏了,以为世界末日就要来到,每天心惊胆战地过日子。当时英国有一位天文学家也看到了这颗彗星,他就是哈雷,当然他没有像世人那样惊慌失措。   哈雷从小就对天文现象感兴趣,他曾亲眼目睹过1664年和1665年出现的彗星。当时的人都十分迷信,大多数人都认为这两颗彗星的出现是不祥之兆,因为当年欧洲发生了黑死病瘟疫和伦敦大火。在父亲的帮助下,哈雷自己买了一架望远镜来观测天象。17岁时,他进入牛津大学王后学院学习。入学的第二年,哈雷就写信给格林尼治天文台台长、皇家天文学家弗兰提斯德,指出了他绘制的木星图和土星图中的计算错误。弗兰提斯德并没有不高兴,而是虚心接受了哈雷的观测记录。哈雷20岁的时候,依靠印度公司的资助前往圣勒拿岛,他在那里建立了南半球**座天文台。通过长时间的观测,他编制出了**个包含341颗南天恒星黄道坐标的南天星表。   哈雷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他不仅勤于观测,而且还善于思考,这些良好品质为他后来研究彗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著名的天文学家开普勒当年曾不辞辛苦地研究火星运动,终于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这件事给了哈雷很大启发。他想,既然行星都按照一定的轨道有规律地运行,那么,彗星运行是否也有什么轨道呢?其中是不是也有某种规律性呢?一想到这些,哈雷就决心解开这个难题。他花了大量时间搜集有关彗星出现的历史记载,并且编制了一张表,把彗星出现的时间、运行路线和在天空中的位置详细地列在表中。由于种种原因,搜集到的资料都很不完整,所以哈雷对每一颗星的记录都要加以整理计算,以便分析研究。   经过反复地计算分析,哈雷发现1682年的彗星的轨道很像1607年、1531年出现的彗星的轨道,而且前后出现的时间间隔也比较接近,大约都是76年。他根据自己的研究分析,认为这3颗彗星很可能是同一颗彗星在不同时间里出现了3次。1704年,哈雷升任为牛津大学教授,第二年他就发表了《彗星天文学论说》,书中详细记述了1337~1698年间天文学家观测到的24颗彗星及其轨道。他在书中指出1531年、1607年、1682年出现的3颗大彗星的轨道十分相似,由此推断它们是同一颗彗星每隔75-76年飞临地球一次。他甚至预言:1758年底或1759年初这颗彗星将再度回归近日点。令人遗憾的是,哈雷没有等到亲眼目睹这一天文奇观。1742年,哈雷病逝于格林尼治,享年86岁。   哈雷虽然去世了,但他的研究事业还在继续,哈雷彗星开始向世人展示它的秘密。   1743年,一位名叫克雷洛的法国数学家根据哈雷的预言,运用万有引力定律,进一步计算了遥远的木星和土星对这颗彗星的引力效应。*后他得出结论,说该彗星届时会在土星和木星的引力作用下,稍微偏离原来的轨道,这样它回归时出现的时间要迟于哈雷原先预测的时间:它很有可能是在1759年4月出现。   1759年3月,这颗人们期待已久的明亮的大彗星终于如期而至。它比哈雷所预报的时间晚了一些。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可靠性也再一次得到有力证明。后人为了纪念哈雷在彗星轨道计算方面的伟大贡献,就把这颗彗星以他的名字命名。   彗星的中心部分是彗核,呈固体状,构成彗核的冰冻团块、尘埃在彗星绕太阳运动时都有一部分物质会损失掉。因为在彗星高速行进中,从彗核蒸发出来的气体、尘埃等被吹离彗核,进入到行星际空间。这样一来,彗星总有一天也会“寿终正寝”。彗核中所有的尘埃、气体一次次地蒸发,彗核的结构越来越松散,直到有一天它支离破碎,整个地被瓦解,彗星的生命也就终结了。   彗星的外观很庞大,其实它徒有其表,它的密度极小,整个就是虚空的。据说1000亿颗彗星的质量合起来才等于地球的质量,由此可见,它是多么轻了。彗核瓦解崩溃后,一部分物质可能成为很小的小行星;另一部分物质变成流星群,游荡在太阳系中。观测表明,地球上常见的流星雨现象和彗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由于彗星经常游荡在远离太阳的太空中,太阳很少影响到它的活动,许多早期太阳系的信息都保留在它身上,因此彗星在研究天体演化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据史料记载,中国人*早观测到哈雷彗星。中国有一部古书名叫《春秋》,里面清楚地记载着,鲁文公十四年(即公元前613年),“秋七月,有星孛人于北斗”,这里的“星孛”就是指哈雷彗星。这是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次确切文字记载。中国的另一部史书——西汉的《淮南子》中也有对哈雷彗星的文字记载:“武王伐纣……彗星出,而授殷人其柄。”中国现代著名天文学家张钰哲先生经过推算指出,自公元前240年起,中国的史书记载了每次哈雷彗星的出现,无论是次数还是详细程度,在世界上都是*完备的。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浏览历史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