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数据库原理及新技术研究

数据库原理及新技术研究

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07-01
开本: 26cm 页数: 412
中 图 价:¥33.8(3.8折) 定价  ¥8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数据库原理及新技术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7029861
  • 条形码:9787517029861 ; 978-7-5170-2986-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数据库原理及新技术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对数据库理论、方法及新型数据技术等知识进行阐述, 内容涉及数据模型、系统结构、研究领域、关系模型及关系操作、SQL语言基础及数据库操作功能、关系数据的查询优化、关系数据规范化理论等。

数据库原理及新技术研究 目录

前言

第1章 导论
1.1 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1.2 数据描述与数据模型
1.3 数据库系统结构
1.4 数据库技术的研究领域
1.5 数据库技术的未来发展

第2章 关系模型及关系操作
2.1 关系模型及其三要素
2.2 关系代数
2.3 关系演算

第3章 SQL语言基础及数据操纵功能
3.1 SQL语言概述
3.2 数据定义
3.3 数据查询
3.4 数据操纵
3.5 数据控制
3.6 嵌入式SQL

第4章 关系数据的查询优化
4.1 概述
4.2 关系代数表达式的变换
4.3 查询优化的一般策略
4.4 优化的处理过程
4.5 物理优化
4.6 实际应用中的查询优化

第5章 关系数据库规范化理论
5.1 规范化的问题
5.2 函数依赖
5.3 关系规范化
5.4 函数依赖的公理系统简介
5.5 关系模式的分解

第6章 数据库的安全性与完整性
6.1 数据库的安全措施
6.2 存取控制
6.3 其他数据库安全性手段
6.4 SQLServer的安全体系结构
6.5 SQLServer的安全认证模式
6.6 完整性约束条件及完整性控制
6.7 SQLServer的数据完整性及实现

第7章 数据库系统的恢复和并发控制技术
7.1 故障的种类
7.2 数据恢复的实现技术
7.3 SQLServer的数据备份和恢复
7.4 事务处理
7.5 并发控制

第8章 XML数据管理技术
8.1 概述
8.2 XML数据编码技术
8.3 XML数据存储技术
8.4 XML数据索引与查询优化

第9章 实时数据库及其管理技术
9.1 概述
9.2 实时数据库的特征
9.3 实时数据模型分析
9.4 实时数据库管理系统
9.5 实时事务及事务处理
9.6 实时数据库的数据管理
9.7 实时数据库的I/O调度探析
9.8 基于实时数据库的高级数据应用技术

第10章 多媒体数据库及其检索技术
10.1 概述
10.2 多媒体数据模型
10.3 多媒体元数据
10.4 多媒体数据库查询分析
10.5 多媒体数据库的用户接口
10.6 多媒体数据库管理系统
10.7 跨媒体信息检索技术

第11章 移动对象数据库及其索引技术
11.1 概述
11.2 时态数据类型上的操作算法
11.3 数据模型与查询语言
11.4 移动对象索引技术
11.5 轨迹索引

第12章 时态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分析
12.1 概述
12.2 时态数据模型与查询语言
12.3 基于全序TFD集的时态模式规范化
12.4 基于时态ER模型的时态数据库设计
12.5 时态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分析

第13章 空间数据库及其索引技术
13.1 概述
13.2 空间数据模型分析
13.3 空间数据查询处理
13.4 空间数据库索引技术

第14章 主动数据库及其规则分析
14.1 概述
14.2 主动数据库管理系统
14.3 主动规则集终止性静态分析
14.4 基于执行图的汇流性分析
14.5 可观察的确定性

第15章 数据挖掘原理及技术
15.1 概述
15.2 基于关联规则的数据挖掘技术
15.3 时间序列与序列模式挖掘技术
15.4 基于分类规则的数据挖掘技术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数据库原理及新技术研究 节选

  《数据库原理及新技术研究》:  一般来说,冗余结点法结构清晰,允许结点改变存储位置,但是占用存储空间大,有潜在的不一致性;虚拟结点法占用存储空间小,能够避免潜在的不一致问题,但是改变存储位置时可能会引起虚拟结点指针的改变。  在层次模型中,通过指针来实现记录之间的联系,查询效率较高。但是,由于层次数据模型中的从属结点有且仅有一个双亲结点,所以它只能描述1:M联系,且复杂的层次使得数据的查询和更新操作比较复杂。因此,需要使用其他的数据模型来描述实体间更复杂的联系。  层次数据模型的优缺点:  (1)优点  1)层次模型结构简单,层次分明,便于在计算机内实现。  2)在层次数据结构中,从根结点到树中任一结点均存在一条唯 一的层次路径,为有效地进行数据操纵提供了条件。  3)由于层次结构规定除根结点以外所有结点有且仅有一个父亲,故实体集之间的联系可用父结点唯 一地表示,并且层次模型中总是从父记录指向子记录,因此记录型之间的联系名可省略。由于实体集间的联系固定,因此层次模型DBMS对层次结构的数据有较高的处理效率。  4)层次数据模型提供了良好的完整性支持。  (2)缺点  1)层次数据模型缺乏直接表达现实世界中非层次关系实体集间的复杂联系,如多对多(M:N)的联系只能通过引入冗余数据或引入虚拟记录的方法来解决。  2)对插入或删除操作有较多的限制。  3)查询子结点必须通过父结点。  2.网状模型  在现实世界中事物之间的联系更多的是非层次关系,用层次模型表示非树形结构很不直接的,网状数据模型(简称网状模型)则可以克服这一缺点。  网状模型的典型代表是DBTG系统,亦称CODASYL系统,这是20世纪70年代数据系统语言研究会(Conference On Data System Language,CODASYL)下属的数据库任务组(Data Base Task Group,DBTG)提出的一个系统方案。DBTG系统虽然不是实际的软件系统,但是它提出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术具有普遍意义。它对于网状数据库系统的研制和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