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无机及分析化学

作者:吕述萍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暂无
开本: 16开 页数: 342
本类榜单:教材销量榜
中 图 价:¥20.6(4.9折) 定价  ¥42.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微信公众号

无机及分析化学 版权信息

无机及分析化学 内容简介

吕述萍主编的《无机及分析化学》是面向“十二五”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是根据高职院校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编写而成的。主要内容包括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分析化学概论、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沉淀滴定法、氧化还原反应和氧化还原滴定法、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化学键与物质结构、配位平衡和配位滴定法、金属元素及非金属元素等。本书将无机化学及分析化学课程内容合并,既继承了无机化学理论知识的基础性和科学性,又突出了分析化学实验技能的应用性;本书减少教学中的重复和脱节现象,不过分强调化学学科知识的系统性;本书适当降低理论难度,强化实践技能的培养,使教学内容简捷、自然、流畅,更利于教与学,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 《无机及分析化学》适合作为高职院校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滴定分析等技术科研人员的参考用书。

无机及分析化学 目录

**章 化学基本概念与基本计算 **节 物质的分类及相互反应 一、无机物的分类 二、无机反应类型 三、无机物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和气体摩尔体积及有关计算 一、基本概念 二、有关离子方程式的计算 本章小结 习题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节 化学反应速率 一、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 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第二节 化学平衡 一、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 二、化学平衡常数 三、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 四、多重平衡的平衡常数 第三节 化学平衡的移动 一、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二、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综合利用 本章小结 习题第三章 分析化学基础知识 **节 分析化学的任务和方法 一、分析化学的任务 二、分析化学方法的分类 三、定量分析结果的表示 四、定量分析过程 第二节 定量分析的误差 一、误差的表示方法 二、误差的分类和来源 三、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第三节 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 一、有效数字及运算法则 二、有效数字修约规则 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 四、有效数字运算规则在分析测试中的应用 五、异常值的检验与取舍 第四节 滴定分析概述 一、滴定分析的基本术语 二、滴定分析法 三、滴定分析法对化学反应的要求及滴定方式 四、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浓度表示 五、标准溶液的配制 六、滴定分析计算 本章小结 习题第四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 **节 酸碱理论 一、酸碱电离理论 二、酸碱质子理论 第二节 酸碱平衡与酸碱的相对强度 一、酸碱解离平衡与解离平衡常数 二、影响酸碱解离平衡的主要因素 三、溶液酸度的计算 第三节 缓冲溶液 一、酸碱缓冲溶液的作用原理 二、缓冲能力与缓冲范围 三、酸碱缓冲溶液的分类及选择 四、缓冲溶液的计算与配制 第四节 酸碱指示剂 一、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原理 二、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及其影响因素 三、混合指示剂与pH试纸 第五节 酸碱滴定法 一、强碱滴定强酸或强酸滴定强碱 二、强碱滴定一元弱酸或强酸滴定一元弱碱 三、多元酸(或多元碱)、混酸的滴定 四、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本章小结 习题第五章 沉淀溶解平衡和沉淀滴定法 **节 沉淀溶解平衡 一、沉淀溶解平衡的概念 二、溶度积常数 三、溶度积和溶解度的相互换算 第二节 溶度积规则及其应用 一、溶度积规则 二、溶度积规则的应用 第三节 沉淀滴定法 本章小结 习题第六章 氧化还原平衡与氧化还原滴定法 **节 氧化还原反应 一、基本概念 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第二节 原电池与电极电势 一、原电池 二、电极电势 三、条件电极电势 四、电极电势的应用 第三节 氧化还原滴定法 一、氧化还原滴定概述 二、氧化还原滴定曲线 三、氧化还原滴定中的指示剂 四、氧化还原滴定前的预处理 第四节 常见的氧化还原滴定法 一、高锰酸钾法 二、重铬酸钾法 三、碘量法 四、其他氧化还原滴定法简介 第五节 氧化还原滴定计算示例 本章小结 习题第七章 物质结构 **节 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一、原子组成 二、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 三、量子数 四、多电子原子轨道能级 第二节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与元素周期律 一、原子中电子的排布规律 二、元素周期律 第三节 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一、原子半径 二、电离能 三、电负性 四、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 第四节 化学键 一、离子键 二、共价键 三、杂化轨道的理论 第五节 分子间作用力与氢键 一、分子的极性 二、分子间力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三、氢键的形成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本章小结 习题第八章 配位化合物与配位滴定 **节 配位化合物 一、配合物的概念 二、配合物的组成 三、配合物的命名 第二节 配位平衡 一、配位平衡常数 二、配位平衡移动 第三节 螯合物 一、螯合物的组成 二、螯合物的特性 三、EDTA及其配合物 第四节 配位滴定法 一、配位滴定的基本原理 二、配位滴定的方法 第五节 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方法 一、选择合适的酸度 二、使用掩蔽的方法 三、解蔽法 四、其他滴定剂的应用 第六节 配位滴定法的应用 一、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二、水中钙、镁离子总含量的测定 三、铝盐中Al3+含量的测定 四、配位滴定的计算示例 本章小结 习题第九章 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 **节 非金属元素 一、非金属元素的通性 二、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 第二节 金属元素 一、金属元素的分类 二、金属元素的通性 三、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 本章小结 习题附录 附录1 常见弱电解质的标准解离平衡常数(298.15K) 附录2 常见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298.15K) 附录3 相对分子质量 附录4 常用的基准物质 附录5 原子量相对质量表(1995年国际原子量) 附录6 常用酸碱溶液的浓度(15℃) 附录7 氧化还原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298.15K) 附录8 部分氧化还原电对的条件电极电势(298.15K) 附录9 一些配离子的标准稳定常数(298.15K) 附录10 化学元素周期表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