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温暖的雪

作者:雷隆隆著
出版社:海洋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05-01
开本: 16开 页数: 360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24.8(5.5折) 定价  ¥4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温暖的雪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2791551
  • 条形码:9787502791551 ; 978-7-5027-9155-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温暖的雪 本书特色

  《温暖的雪》收编作者多年来积蓄下来的散文随笔及小说上百篇。因《温暖的雪》,也是书中的一篇文章,该文曾在《人民日报》副刊上发表,被作者看成众多作品中的代表作,故而《温暖的雪》以《温暖的雪》冠名。纵观全书,内容丰盈宽泛,时间跨度也很大,涉及作者几十年人生经历的方方面面,少年、故乡、工作、生活、人情、世故、游历,无所不及,是一个全景式的自我展示。在体裁上,主要是散文与随笔,其次有小说,其实中间还夹杂着一些带有议论性的文章。

温暖的雪 内容简介

  《温暖的雪》作者长期从事地质勘探专业,在平时的一点一滴中注意积累,收集工作和生活中的素材,*终整理出此文集。文集主要为作者所创作的散文,并收集了一些小说。文稿内容丰富,时间跨度也很大,从书稿中散发浓重的山水气息,可以看到作者的地质情结。整个作品内容积极,贴近社会主旋律,有一定的文学功底,适于文学爱好者。  《温暖的雪》分为散文随笔、小说选编两部分:散文随笔:记录主要行踪履历,笑谈喜怒哀乐情绪,问诘心灵,探究人生意义。皆自情出,随心所欲,一路踏歌而来。小说选编:反映社会生活矛盾,揭示人性善恶之道。激浊扬清,讴歌人间沧桑正气。心有向往,笔之流泻。

温暖的雪 目录

散文随笔
**辑 故乡情思
梧桐树下的故事
酸枣情
家乡柿子
王叔叔·孟叔叔
永不褪色的春联
我的老师
汤营桥
故乡的野菜岁月
再见吧,伏牛山
离开外爷外婆的日子
风雪夜归人
故乡看云
戏楼梦
旧宅老院
少年琐记
第二辑 岗业履痕
值班东山峰
中国高铁的高速度
读《把信送到加西亚》
车陷荔溪河
油茶花时访锡田
啊,那双远去眼睛
冬去春来
《少年毛泽东》读后感
新居进行曲
知青生涯1975
腊尔山旧事
难忘的共青岁月
我在测绘队十六年
读书无隗
吴凡与我
第三辑 三湘风铃
洞庭湖之夜
长沙沙水水无沙
永州访古
岳麓书院
日落芷江
美哉,春雪!
走近老山界
大美湘西
漂流夫夷江
红霞万朵看良山
白云山游趣
贾谊故居怀想
岳麓读枫
洋湖心影
长沙*美数盛夏
第四辑 闲情心语
人与金钱及教育
书斋随笔
“性本善”与“性本恶”
父母今年八十六
温暖的雪
城好乎?乡好乎?
高宅品兰
人在迷途
天天过年
连环画情结
逛书店之乐
年画的史话
酒,这东西!
从日本地震说开去
关于书画文学及其他
铁杆戏迷
第五辑 物象时令
糖油粑粑
南方北方
感念那片油菜花
夏天来了
方言的味道
糊涂面
芒种记事
豫西的年俗
菜园拾趣
走在春天的诗韵里
五月的端午
湖南人的“怕不辣”
火宫殿
南阳烙饼与阜阳烧饼
洛阳牡丹
第六辑 游踪撷英
龙门纪行
风景明珠武陵源
夜上华山
旅欧漫记
红彤彤的镇远
娄山关游记
世博园的况味
灵渠揽古
坝上行
探险美国大峡谷
初识林芝
多彩的云南
壶口观瀑
走赣南
重返西安

小说选编
寻梅记
娆河少年
月夜路上
小雨中的回忆

飞翔的蝴蝶结
冯大年探亲
地质队长
拾麦穗
冬梅花儿开
后记
展开全部

温暖的雪 节选

  《温暖的雪》:  中国之大,不同的美食有千种万种,其中的河南糊涂面,貌不惊人,虽人不了大系,风味却极富特色,食者,绝对会念念不忘。  糊涂面,做法简单,无什高难技巧。白水烧开,放入黄豆或花生米,再输玉米糁或玉米面,下入面条,丢进蔬菜,大部分蔬菜都可人锅。再放入油盐等调料品,出锅即成。虽简约好做,却须注意几个关键点。**,黄豆或花生米是看点,点缀物,不能少;二是需要把握好所下面条的多少,做得不稀不稠。稀了,形不成糊涂,稠了,成为黏疙瘩;三是姜、蒜、葱、油、酱调料,需要*后加热倒入提味,如掺有芫荽更佳。做得好时,亮晶晶的白面条上,青丝游动,黄星点点,满屋飘香,让人不能自已。  糊涂面,到底发轫于哪个朝代,无所考。不过,我在想,糊涂面一定与河南过去的苦难历史有关联。河南自古以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历史悠久,地处中心,位置重要,是大部分朝代问鼎逐鹿中原、政权更替的争夺地。因而,河南历来既是建立政权兴盛期的繁华地,也往往是饱受战争之苦、兵荒马乱、屡建屡毁、民不聊生的贫穷之地。翻开河南近代史,更是深受水早蝗匪之害,仅1938年国民党军队炸开黄河花园口,洪灾肆虐,就造成灾民上千万。纵观中国近代,北方荒灾,大量饥民流落失所,造成了几次大规模的流民迁徙浪潮,其主要迁徙路线,一条是山东、直隶人通过渡海或出塞“闯关东”,去东北谋生;再是山西、陕西北部一代的“走西口”,到河套平原等地安家。其实,河南人除了部分也加入了闯关东、走西口的队伍外,还开辟了自己另一条流亡之路,即河南大量饥民进关中,沿着陇海线、河西走廊一路向西,散居到西北省区各地。话扯了许远,还是为说明河南曾经的贫穷与苦难。这个糊涂面,大底就是在这种艰苦环境下应运而生的。  贫穷,人口又多,不敢想象会有什么奢望,只求果腹。生活没什么讲究,一锅水,烧开后,只要能进口的,什么都往锅里丢。粮食匮乏,大概只有靠水、靠蔬菜来补充,汤汤水水,稀里糊涂,填饱肚子就行。久之,就诞生了“糊涂面”这个难引人注目的特殊品种。糊涂面由贫穷相伴,虽为杜撰,但我想是有几分道理的。  记得,儿时在家乡时,糊涂面就是家常便饭,几乎每天都会排上一餐,家家户户如此,大有不吃糊涂面,不是河南人的气场。一年四季如影随形,即使在百草不生寒冷的冬天,靠储藏的干菜也照样能做出可口的糊涂面。那时真正是遵循了毛主席“闲时吃稀,忙时吃干,不忙不闲半干半稀”的教导。其中糊涂面的做法与习惯,功不可没,它帮助人们度过了艰苦的困难岁月。  久之,糊涂面也修炼成了一种文化,深入老百姓的心里。过去的农村,所用多是粗瓷大碗,吃饭时喜欢端着饭碗聚在一起侃大山。左邻右居的人,特别是青壮年,吃饭时,总会盛上一碗饭,走到家门口,选一个地方,边吃边聊,喝完一碗,回家再舀一碗,捌出来继续聊。天南地北,三皇五帝,无所不谈。开口闭口,咱是草木之人,普通老百姓,我怕谁!人人心绪轻松平淡,说些“不当高官不害怕,不享荣华不担惊”的俗语。或相互嬉笑怒骂,引起一片笑声。让人感觉,这种地域文化,民俗文化,深深侵洇在作为生活主食的糊涂面里,糊涂面里映射着乡亲间的淳朴、情谊与和谐,充盈着对生活的满足感及快乐。  ……

温暖的雪 作者简介

  雷隆隆,曾用名雷龙龙,笔名晓辰,1955年6月生,河南洛阳嵩县人,生于家乡长于家乡。有知青生活经历。长期工作并久居湖南,新闻专业、经济管理专业大学学历,曾任湖南省地矿厅、湖南省地勘局宣传处处长、中国国土资源报湖南记者站站长,工作之需曾发表新闻通讯、评论及论文等文章近千篇,多次获奖。业余时间创作散文随笔及小说、诗歌等文学作品200余篇,其中发表百余篇。略通书画及摄影。系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