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国有银行制度变迁:适应性效率与功能演进

中国国有银行制度变迁:适应性效率与功能演进

作者:郭梅亮著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01-01
开本: 16开 页数: 228
本类榜单:管理销量榜
中 图 价:¥26.4(5.5折) 定价  ¥4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国有银行制度变迁:适应性效率与功能演进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3636063
  • 条形码:9787513636063 ; 978-7-5136-3606-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国有银行制度变迁:适应性效率与功能演进 本书特色

对于国有银行制度研究,国内已经有不少成果。《中国国有银行制度变迁:适应性效率与功能演进》则是用一个统一的框架来解释中国国有银行制度变迁的“故事”,其特色是从一个新的角度出发,对诺思提出的“适应性效率”概念做进一步拓展,构建了符合中国背景的银行适应性效率分析框架,即在“制度结构—银行功能演进—银行长期绩效”的框架下,从内生、长期和整体演进的视角研究国有银行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

中国国有银行制度变迁:适应性效率与功能演进 内容简介

对于国有银行制度研究,国内已经有不少成果。全书则是用一个统一的框架来解释中国国有银行制度变迁的“故事”,其特色是从一个新的角度出发,对诺思提出的“适应性效率”概念做进一步拓展,构建了符合中国背景的银行适应性效率分析框架,即在“制度结构—银行功能演进—银行长期绩效”的框架下,从内生、长期和整体演进的视角研究国有银行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

中国国有银行制度变迁:适应性效率与功能演进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的研究基础
1.2.1 制度、制度变迁与制度变迁方式
1.2.2 银行制度变迁研究
1.2.3 国有银行效率测算的既有研究
1.3 思路与主要内容
1.3.1 简要评述与思路
1.3.2 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中国国有银行制度变迁:进程与争论
2.1 国有银行制度变迁:一个历史进程描述
2.1.1 国有专业银行恢复与企业化改革:1978-1992年
2.1.2 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1993-2001年
2.1.3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2002年至今
2.2 国有银行改革思路之争:市场竞争还是产权结构
2.2.1 市场竞争理论
2.2.2 产权结构理论
2.2.3 对产权理论的挑战
2.3 国有银行效率:既有的研究与矛盾
2.3.1 微观层面计算
2.3.2 宏观效率分析
2.3.3 微观与宏观效率的不一致性
2.4 国有银行效率差异与银行功能结构
2.4.1 银行的存在:金融功能观的解释
2.4.2 中国国有银行的存在:功能财政化与内生性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国有银行制度变迁与适应性效率:一个初步框架
3.1 经济学中效率理论研究的演进
3.1.1 配置效率与帕累托*优
3.1.2 分工专业化与经济组织变迁
3.1.3 经济组织与x效率
3.2 适应性效率:分析与拓展
3.2.1 适应性效率:提出与意义
3.2.2 适应性效率概念及内涵分析
3.2.3 适应性效率下的制度变迁:制度结构、适应能力与长期绩效
3.3 银行适应性效率:理解国有银行制度变迁的新视角
3.3.1 对银行制度的理解
3.3.2 银行适应性效率与银行功能演进
3.4 银行适应性效率视角下的国有银行改革思路再分析
3.4.1 再论两种改革思路的关系
3.4.2 初始条件的重要性
3.4.3 政府因素:一个被主流长期忽视的因素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二重结构、政府介入与中国国有银行功能财政化
4.1二 重结构下的中国金融制度强制性变迁路径选择分析
4.1.1 国有银行制度变迁的特征:渐进式、滞后性与强制性
4.1.2 二重结构社会:一个简要性描述
4.1.3 国家能力、意识形态与强制性变迁的路径选择
4.2 国有银行制度变迁中的国家效用函数结构及偏好变化
4.2.1 政府与金融:发展型还是政治型
4.2.2 国有银行制度变迁中的国家效用函数结构及其变化
4.3 财政能力下的国有银行功能分析
4.3.1 弱财政与强金融格局
4.3.2 货币财政化:一个更早期的观察
4.3.3 国有银行财政性替代功能具体表现
4.3.4 国有银行金融支持与经济增长:协整与granger因果检验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制度结构调整、适应性效率与国有银行功能演进
5.1 国家风险偏好转移与银行功能财政化削弱:适应性效率的另一面
5.1.1 金融控制成本
5.1.2 软预算约束与不良资产:机理与表现
5.2 市场力量成长下的银行金融功能内生性
5.2.1 负债结构变化:金融资源禀赋调整与金融利益诉求
5.2.2 经济结构调整:资金借方的市场因素
5.2.3 银行市场结构调整:竞争的“鲶鱼效应”
5.3 适应性效率与国有银行制度调整
5.3.1 国有银行功能“去财政化”的正式制度安排
5.3.2 国有银行功能调整与组织收缩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适应性效率视角下的国有银行市场化改革分析
6.1 国有银行资本市场化改革及其绩效
6.1.1 声誉成本、资本替换与注资行为
6.1.2 资本市场化改革下的微观绩效考察
6.2 国有银行微观绩效提高的另一面:资本市场化是唯一重要的吗
6.2.1 国有银行存差持续扩大
6.2.2 国有银行债权结构“失衡”
6.3 国有银行功能转型:资本市场化还是资产市场化
6.4 国有银行资产结构如何市场化
6.4.1 “双重理性人”约束下的国有银行信贷行为分析
6.4.2 异质性竞争与国有银行资产结构市场化
6.4.3 新的银行组织进入:两种方式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本结论及政策含义
7.1 基本结论
7.2 政策含义
7.3 尚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索引
致谢

展开全部

中国国有银行制度变迁:适应性效率与功能演进 作者简介

郭梅亮,经济学博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现供职于兴业银行总行,兼任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曾在《金融评论》《金融监管研究》《人民日报》《中国金融》《国际金融研究》等期刊和报纸发表论文近20篇,参与国家科技部、教育部等多项课题研究,并先后荣获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福建省金融学会优秀成果二等奖等奖项。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