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同舟共济:长江流域的引航救助

同舟共济:长江流域的引航救助

出版社:长江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05-01
开本: 24cm 页数: 254
本类榜单:工业技术销量榜
中 图 价:¥61.9(7.2折) 定价  ¥8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同舟共济:长江流域的引航救助 版权信息

同舟共济:长江流域的引航救助 本书特色

长江流域的引航与救助延续了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不仅有充分的史料记载,更有不少相关文物保存至今。周永峰、周裕良编著的《同舟共济:长江流域的引航救助》在参考、吸收前人和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长江流域引航的萌芽、引航从业者的诞生、引航职业的特性、引航的演变等来龙去脉进行了详尽的追溯,对引航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较为深刻的探讨,向读者呈现了长江引航这个职业的丰富内涵。本书还从长江天险导致的著名船难事件说起,通过对涉及水上人命救助的历史事件、著名人物、史料记载、诗词歌赋等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描述了长江流域古代民间救助、官方救助的历史,探索了这些救助方式形成的原因、发挥的作用及其对中国航运的影响: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后长江巡航救助体制的建立、发展与现状的描述,将长江流域水上人命救助的前世今生全景式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同舟共济:长江流域的引航救助 内容简介

  长江流域的引航与救助延续了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不仅有充分的史料记载,更有不少相关文物保存至今。《中华长江文化大系·同舟共济:长江流域的引航救助》在参考、吸收前人和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长江流域引航的萌芽、引航从业者的诞生、引航职业的特性、引航的演变等来龙去脉进行了详尽的追溯,对引航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较为深刻的探讨,向读者呈现了长江引航这个职业的丰富内涵。《中华长江文化大系·同舟共济:长江流域的引航救助》还从长江天险导致的著名船难事件说起,通过对涉及水上人命救助的历史事件、著名人物、史料记载、诗词歌赋等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描述了长江流域古代民间救助、官方救助的历史,探索了这些救助方式形成的原因、发挥的作用及其对中国航运的影响·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后长江巡航救助体制的建立、发展与现状的描述,将长江流域水上人命救助的前世今生全景式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同舟共济:长江流域的引航救助 目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章 南船北马 因水而生的古代航运
**节 以匏济水远古舟楫的发明
第二节 船望风静由船衍生的文化
第三节 引航救助江河险阻的产物
一 长江上游滩险流急船家视为畏途
二 长江中游九曲回肠行船如扭秧歌
三 长江下游江宽水深行船多有风险
四 长江支流汉赣两江险滩困扰舟楫

第二章 人命关天各尽其力的古代救助
**节 悲天悯人的民间救助
一 寺庙救助普度慈航
二 京口救生利济行旅
三 武汉善堂济世渡人
第二节 始于明清的官方救助
一 川江红船护航救生
二 渡口红船护渡救生
三 镇江红船护漕救生

第三章 崇善尚义源远流长的救助文化
**节 救死扶伤的优良传统
第二节 寄托安宁的川江宝塔
第三节 祈望平安的神灵崇拜
一 崇拜河神祈求海晏河清
二 拜祀神女祈求江河安澜
三 祭拜观音祈求风恬浪静
四 拜祀晏公祈求水途安妥
五 供奉杨泗祈求一帆风顺

第四章 从无到有应运而生的古代引航
**节 识水行舟船舶引航的萌芽
一 标识引航船工智慧的结晶
二 看水引航激流放排的高手
三 歌谣引航成功闯滩的秘诀
第二节 历经风雨船舶引航的形成
第三节 新滩古镇川江引水的摇篮

第五章 国门洞开屈辱抗争的近代引航
**节 长江航权的丧失
一 坚船利炮列强轰开长江门户
二 相互倾轧各国争夺航运市场
三 攻城略地外轮深入长江流域
第二节 川江航权的旁落
一 争先恐后洋船纷纷闯入川江
二 鸠占鹊巢华轮被迫悬挂洋旗
第三节 争夺航权的斗争
一 风生水起民众阻挠无济于事
二 分庭抗礼官商联手摆脱挟制
三 针锋相对招商轮船冲破垄断

第六章 步履维艰 回收航权的艰难历程
**节 解聘*后一名外籍引水员
第二节 颁布**部专门引航规章
第三节 强制引航**艘进江外轮

第七章 方兴未艾 曲折前行的当代引航
**节 长江引航体制的嬗变轨迹
第二节 长江引航方式的蜕变过程
一 独树一帜从多家引航到一家引航
二 尊重规律从停航交接到在航交接
三 以人为本从全程引航到分段引航
四 日以继夜从白天引航到昼夜引航
第三节 长江引航涌现的杰出人才
一 首屈一指长江**代船长莫家瑞
二 出类拔萃长江金牌引航员姚泽炎
三 凤毛麟角长江首位女引航员卢萍
第四节 长江引航铸造的辉煌业绩
一 你追我赶引航纪录不断刷新
二 各显神通引航奇迹不断出现
三 日进斗金引航价值不断提升

第八章 今非昔比 日新月异的当代救助
**节 国家形成水上搜救格局
第二节 长江水上救助自成体系
一 独树一帜的水上110联动
二 别具一格的巡航搜救一体
三 与时俱进的救助设施建设
四 别开生面的水上救助演习
第三节 长江社会人道救生风盛

参考文献
后记
总后记
展开全部

同舟共济:长江流域的引航救助 作者简介

  周永峰,1978年出生,湖北武汉市人,中国水运报记者。2001年从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专业本科毕业后分配到中国水运报社工作。任记者、编辑10余年来,发表各类文章(照片)万余篇(幅),累计约70万字。曾派驻上海、青岛记者站工作,并在较短的时间打开上海和山东工作局面。参加了重走长征路、全国“两会”、北京奥运会青岛奥帆赛、2010年世博会、长江黄金水遭等全国性重大采访活动。采写的多篇新闻收入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政府网站和中国水运网。《长江第一渡的变迁》获交通部重大宣传活动“好新闻奖”。有新闻理论文章发表于《中国记者》和《新闻前哨》杂志。多篇稿件荣获湖北省专业报好新闻一、二等奖。    周裕良,男,汉族,1957年出生,湖北武汉人,1980年毕业于武汉河运专科学校(现武汉理工大学航运学院)内河船舶驾驶专业,1997年武汉交通科技大学交通运输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现为武汉理工大学航运学院、内河航运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副教授、高级工程师、远洋船长。中国航海学会会员。 1980年毕业留校任武汉河运专科学校教师,之后转任武汉交通科技大学航运学院教师、武汉理工大学航运学院教师。曾兼任中国航海学会内河船舶驾驶专业委员会办公室秘书、主任。主讲《内河船舶驾驶》、《航海学》、《船舶避碰》、《船舶货运》,协助编写中国航海学会内河船舶驾驶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雾天长江引航》、《大风浪长江引航》、《怎样当好船长》、《桥区船舶引航》等,获得国务院政策发展研究中心二等科技成果奖、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交通部教学研究成果三等奖,撰写《长江雷达引航技术》、《全国内河水运发展研究》《江浙水网地区航运发展研究》、《船舶系固手册》等20多部。获评“湖北青年科技精英”和中国航海学会“青年科技奖”。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