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人民币国际化路径研究

人民币国际化路径研究

作者:曹龙骐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11-01
开本: 16开 页数: 284
本类榜单:管理销量榜
中 图 价:¥31.6(7.9折) 定价  ¥4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人民币国际化路径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4976550
  • 条形码:9787504976550 ; 978-7-5049-7655-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人民币国际化路径研究 本书特色

《人民币国际化路径研究》从全球视野和深港视角这一“面”和“点”的结合上,紧扣人民币国际化“路径”这一关键词展开讨论。《人民币国际化路径研究》涉及货币国际化的理论依据和历史经验;人民币国际化的风险和以美元为主权货币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人民币国际化的动力源、战略构想和应树立的新理念;中国实施扩大境外贸易结算、创建离岸市场以及搞好深港金融合作这一人民币国际化的“试验场”等。在此基础上,试图走出一条适应全球形势和符合本国国情的人民币国际化切实有效的新路径,要求:一方面,要重新审视和积极推进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中国力争获取相应的话语权和份额,以确立其应有的地位;另一方面,要牢牢抓住“区域化—离岸化-国际化”的运行线,以深港合作为切入点,以创建“深圳前海-香港”这一现代经贸和服务业合作区,充分利用深港合作优势,为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而努力。

人民币国际化路径研究 内容简介

研究人民币国际化问题,既要放眼全球,   又要立足本国,这有利于在宏观和局部的结合上厘清   人民币国际化的脉络走向及发现其真谛所在。

人民币国际化路径研究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本书主要内容
 1.2 主要观点及其学术价值
  1.2.1 货币国际化的理论与实践
  1.2.2 人民币国际化的意义
  1.2.3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1.2.4 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
  1.2.5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和离岸金融市场
  1.2.6 深港金融合作中的人民币国际化
 1.3 创新之处和待研究的问题
  1.3.1 创新之处
  1.3.2 待研究的问题
 1.4 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若干对策建议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跨境贸易计价货币选择理论
  2.1.2 货币替代理论
  2.1.3 *优货币区理论
  2.1.4 金融深化理论
  2.1.5 坚持以科学的货币理论为指导
 2.2 文献综述
  2.2.1 货币国际化文献综述
  2.2.2 人民币国际化文献综述
  2.2.3 人民币国际化路径研究文献综述
  2.2.4 文献评述

第3章 主要国际化货币发展路径剖析
 3.1 英镑:贸易霸权实现货币国际化
  3.1.1 英镑国际化的推进因素
  3.1.2 英镑国际地位的衰落
 3.2 美元:国家货币独自发展成国际货币
  3.2.1 美元国际化的推进因素
  3.2.2 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代的美元本位
  3.3 德国马克:区域化货币迈向国际化的典范
  3.3.1 德国马克国际化的推进因素
  3.3.2 德国马克到欧元:欧洲货币的统
 3.4 日元:单一功能性货币国际化道路
  3.4.1 日元国际化的推进因素
  3.4.2 日元国际化受阻原因剖析
 3.5 主要货币国际化发展路径启示

第4章 美元作为主权货币的存在和风险所在
 4.1 美元作为主权货币的存在和弊端
  4.1.1 美元作为主权货币的存在与发展
  4.1.2 美元霸权的弊端
  4.2 现阶段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风险
  4.2.1 美元充当计价和结算货币的风险
  4.2.2 美元充当储备货币的风险

第5章 重新审视和积极推进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
 5.1 力促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5.1.1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
……
第6章 人民币国际化的历史机遇、发展现状与战略构想
第7章 人民币国际化的三大动力源
第8章 树立新的理念: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前提
第9章 选择有全球视野并适合中国国情的人民币国际化路径
第10章 跨境人民币业务: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突破口
第11章 离岸金融市场:人民币“区域化-离岸化-国际化”的连接纽带
第12章 深港金融合作:人民币国际化的“试验场”

展开全部

人民币国际化路径研究 作者简介

曹龙骐,1942年8月出生,上海市金山区人,教授,1993年12月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金融学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家政府津贴待遇。1994-1998年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博士生导师。1995年调入深圳大学,1997-2000年任深圳大学经济学院院长,2000-2006年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主任,2003-2011年兼任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博士生导师,现任深圳大学经济学博士生导师:因工作需要,一直延聘至2012年并返聘至今,曾任深圳市科技顾问委员会副主任、深圳市决策咨询委员会成员等。担任过多家大型企业和金融机构的独立董事、监事和学术顾问。   长期从事金融理论和实务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王要研究方向:金融理论与实务、货币政策与宏观调控、深港金融合作与创新,除本科教学外,已参与18届博士研究生计26名和29届硕士研究生百余名的直接指导和培养工作。已发表专著、教材、工具书等共计24部,学术论文160余篇(其中权威刊物60余篇),主持省市级以上重点课题17个,总计获奖科研成粟26项。主编的《金融学》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199年1月被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硕士学位获得者”称号。任学术带头人的深圳大学金融学专业2003年被评为广东省名牌专业。   陈红泉,1976年7月出生,江西省抚州市人,讲师,2002年7月获深圳大学金融学硕士学位,毕业后任职于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主要研究方向为金融理论与实务、特区经济、,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多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和《经济研究参考》转载。主持完成深圳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参加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项和教育部课题2项,获得2009年广东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二等奖,参加编著5部教材和9部著作,主讲货币理论与政策、金融学、证券投资学、国际金融等课程。   李艳丰,1981年出生,经济学博士。湖南工程学院金融学专业教师,主要从事金融学的教学与科研、在《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税务与经济》、《经济与管理》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