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农村金融与山区新型城镇化建设

农村金融与山区新型城镇化建设

作者:何景伟著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11-01
开本: 24cm 页数: 220
本类榜单:管理销量榜
中 图 价:¥32.4(7.2折) 定价  ¥4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农村金融与山区新型城镇化建设 版权信息

  • ISBN:9787307144958
  • 条形码:9787307144958 ; 978-7-307-14495-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农村金融与山区新型城镇化建设 本书特色

何景伟所著《农村金融与山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农村金融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进行论述,分析通过推行政府与企业共建、设立城镇化专项建设基金、投融资偿债保障机制,降低市场金融资本投资风险,吸引市场资金进入低风险、低收益公益项目的农村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模式。

农村金融与山区新型城镇化建设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绪论、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农村金融理论、农村金融需求分析、农村金融供给分析、农村金融改革历程、国外农村金融经验借鉴及启示、农村金融内生发展机制、农村金融支持山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等十一章, 对农村金融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进行论述。

农村金融与山区新型城镇化建设 目录

**章 绪论
**节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述评
第三节 本书的构思和结构安排

第二章 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农村金融理论
**节 新型城镇化建设评述
第二节 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农村金融发展的要求
第三节 我国山区分布现状
第四节 浙江山区城镇化建设

第三章 农村金融需求分析
**节 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
第二节 我国农村金融需求的现状
第三节 山区农村金融需求特点
第四节 山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农村金融需求
第五节 农户信贷需求实证分析
第六节 欠发达地区农业企业金融需求特点

第四章 农村金融供给分析
**节 农村金融的供给方式
第二节 浙江欠发达山区农村金融供给状况
第三节 农村金融供给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五章 农村金融改革历程及成果
**节 国外的农村金融理论
第二节 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历程
第三节 浙江省农村金融发展的历史轨迹

第六章 国外农村金融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节 德国的合作农村金融模式
第二节 法国合作农村金融模式
第三节 美国农村金融的多元复合型模式
第四节 日本在政府扶持下的农村合作金融模式
第五节 印度政府干预下的多层次农村金融模式
第六节 韩国农村金融的政府引导模式
第七节 孟加拉国乡村银行与小额信用贷款模式
第八节 国际经验对我国农村金融的借鉴与启示

第七章 农村金融内生发展机制
**节 农村金融内生发展机制现状
第二节 农村金融内生发展机制的培育

第八章 农村金融支持山区新型城镇化建设
**节 加强金融教育,促进金融公平
第二节 明确政府与市场职责界限,各司其职
第三节 加强农村金融生态建设,建立资金良性循环机制
第四节 推动农村金融组织发展
第五节 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金融支持新思路
第六节 推进农村金融组织创新

第九章 农村金融风险防范
**节 农村金融风险研究综述
第二节 农村金融风险产生环境
第三节 农村金融风险化解、分担及补偿机制
第四节 强化农村金融监管

第十章 农村金融改革实践
**节 温州金融改革试验区设立
第二节 丽水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第三节 丽水农村金融改革试点

第十一章 构建适应山区新型城市化建设的农村金融体系
**节 山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特点
第二节 农村金融的发展趋势
第三节 建立适应山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农村金融体系
第四节 农村金融支持山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策

附录: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农村金融与山区新型城镇化建设 节选

  《农村金融与山区新型城镇化建设》:  三、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涵  关于城镇化的内涵,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观点。**种观点强调农村城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转变,是从农村的生活方式向城市逐步靠近的一个过程,该过程不是一步到位的,而是循序渐进的,包括人口转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第二种观点认为,农村城镇化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一种经济形式,它的基本原则要求生产技术的效率*高化、农村生产要素的效益*优化以及就业方式的收益*大化。第三种观点认为,农村城镇化具体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是产业结构升级和社会结构转变,城镇化使得农村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人口、资本等生产要素从**产业转移到第二、三产业,带动农村的经济发展,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转变;二是体现在人口分布结构的变化,农村人口越来越少,城镇人口逐渐增多,城镇的数量在递增,规模在扩大;三是体现在居民的意识形态方面,城镇的生活方式和价值理念逐渐扩散到农村,影响了农村地区的意识流,使得农民的意识发生显著改变;四是生产要素聚集方式的变化,这主要表现为人口、资本等生产要素在城市和农村之间高效率的流动和重组;五是城镇空间形态发生变化,即城镇建成区扩大.城镇基础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是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表现为城镇数目的增多和各城市人口增加;六是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下降、非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步上升,也包括既有城市经济社会的进一步社会化、现代化和集约化。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要真正把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在城镇安居乐业,而不只是建高楼、建广场,是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新型城镇化是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  新型城市化的主要特征体现为五个方面:一是把新型城市化与新型工业化结合起来,走集约高效的城市化道路;二是把新型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集群化结合起来,走城市功能完善的城市化道路;三是把新型城市化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结合起来,走社会和谐的城市化道路;四是把新型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结合起来,走环境友好的城市化道路;五是把新型城市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走城乡统筹的城市化道路。  ……

农村金融与山区新型城镇化建设 作者简介

  何景伟,男,汉族,浙江丽水人,1966年出生,民建会员。毕业于浙江大学经济学专业,丽水学院教师,金融学副教授,浙江省农业经济学会理事,民建浙江省委员会财政金融委员会委员。主讲国际金融、证券投资学专业。主要从事区域金融与经济、农村金融等研究。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浏览历史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