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研究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研究

作者:朱占峰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06-01
开本: 26cm 页数: 189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33.8(7.5折) 定价  ¥4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307133679
  • 条形码:9787307133679 ; 978-7-307-13367-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以劳动经济学理论、职业教育学理论、就业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等为其论述的理论基础,通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的建模分析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分析的典型案例,从规范研究和实证分析两个角度深度探索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问题。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是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领域的专著。本书以劳动经济学理论、职业教育学理论、就业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等为其论述的理论基础,通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的建模分析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分析的典型案例,从规范研究和实证分析两个角度深度探索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问题。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研究 目录

1 导论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1.1 研究背景1.1.2 研究意义1.2 研究现状1.2.1 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实效相关概念的界定1.2.2 国外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其培训实效的相关研究1.2.3 国內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的相关研究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1.3.1 研究思路1.3.2 研究內容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研究的理论基础2.1 劳动经济学理论2.1.1 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2.1.2 劳动力再生产2.1.3 劳动的效率2.2 职业教育学理论2.2.1 职业教育的功能2.2.2 职业教育的价值2.2.3 职业教育的发展战略2.3 就业理论2.3.1 就业结构2.3.2 就业质量2.3.3 就业培训 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的建模分析3.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关联度分析3.1.1 灰色关联度分析原理3.1.2 灰色关联度实证模型的构建3.1.3 灰色关联度分析3.1.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灰色预测3.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与产业结构升级的适配度分析3.2.1 适配度分析原理3.2.2 适配度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3.2.3 适配度评价结果分析3.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培训的工作契合度分析3.3.1 契合度分析原理3.3.2 几种常见的契合度分析模型3.3.3 契合度评价分析3.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投入产出分析3.4.1 投入产出分析原理3.4.2 投入产出效益模型3.4.3 投入产出效益分析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典型案例的实证分析4.1 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实证分析4.1.1 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4.1.2 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趋势4.1.3 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供求分析4.2 山东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实证分析4.2.1 山东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4.2.2 山东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趋势4.2.3 山东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供求分析4.3 浙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实证分析4.3.1 浙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4.3.2 浙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趋势4.3.3 浙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供求分析4.4 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实证分析4.4.1 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4.4.2 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趋势4.4.3 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供求分析5 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的主要障碍5.1 体制与机制的障碍5.1.1 政出多门的领导体制5.1.2 政绩导向的运行机制5.1.3 政府主导的监管体系5.2 区域分布的障碍5.2.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供需分布不均衡5.2.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条件不一致5.2.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评价的体系不统一5.3 供需单位的障碍5.3.1 供需双方利益的博弈5.3.2 信息不对称增加的成本5.3.3 师资不匹配造成的浪费5.4 劳动力个体的障碍5.4.1 农民“小富即安”5.4.2 劳动力个体“过早辍学”5.4.3 劳动力个体“特长缺失”6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有关要素的整合6.1 培训政策的整合6.1.1 培训政策整合的基础6.1.2 培训政策整合的思路6.1.3 培训政策整合的方略6.2 培训方式的整合6.2.1 培训方式整合的基础6.2.2 培训方式整合的路径6.2.3 培训方式整合的措施6.3 培训内容的整合6.3.1 培训内容整合的基础6.3.2 培训内容整合的方法6.3.3 培训內容整合的对策6.4 绩效评价体系的整合6.4.1 绩效评价体系整合的基础6.4.2 绩效评价体系整合的方式6.4.3 绩效评价体系整合的战略7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增效的特色模式7.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增效的瓶颈7.1.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新情况7.1.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绩效提升的制约瓶颈7.1.3 破解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绩效提升制约瓶颈的应对策略7.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内在机理7.2.1 个体层面的作用7.2.2 企业层面的作用7.2.3 政府层面的作用7.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评估模型7.3.1 既有模型原理7.3.2 应用优劣分析7.3.3 特色模式构建7.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利益*大化的路径7.4.1 放大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获利的动力源7.4.2 抑制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博弈的失策点7.4.3 拓展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增效的协同圈 8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增效的政策性建议8.1 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法制化8.1.1 转移培训主体的法制化8.1.2 转移培训客体的法制化8.1.3 转移培训过程的法制化8.2 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常态化8.2.1 转移培训任务的常态化8.2.2 转移培训管理的常态化8.2.3 转移培训评估的常态化8.3 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国际化8.3.1 培训理念的国际化8.3.2 培训体系的国际化8.3.3 转移保障的国际化9 主要结论、政策建议及应用展望9.1 主要研究结论9.1.1 理论研究结论9.1.2 实证研究结论9.2 政策建议9.2.1 基层政府层面9.2.2 企业层面9.2.3 培训机构层面9.2.4 中介机构层面9.2.5 劳动力个人层面9.3 本研究成果的创新点及应用展望9.3.1 本研究成果的创新点9.3.2 本研究成果的应用展望附录
展开全部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研究 作者简介

朱占峰,河南虞城人,1962年9月出生,经济学教授、管理学(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方向)博士、城市一区域综合发展方向博士后、高级物流管理师、注册高级咨询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为宁波工程学院特聘教授,并兼任教育部物流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物流学会常务理事、国家示范性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资源库建设项目组副主任、全国经管类专业教学资源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物联网技术应用人才培养认证项目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联网技术与应用专业委员会专家、中国电子商务专家、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员、中国物流学会产学研基地负责人、《物流技术》编委会委员、河南省物流学会副会长、河南省高等学校高职财经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兼物流与电子商务分委会主任、商丘市物流研究所所长、宁波中小企业发展研究所所长、宁波智慧企业研究所所长、宁波物流产业产学研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宁波国际港口与物流中心副主任、宁波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宁波市职业经理人协会常务理事。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